回國雜記之 寫與不寫的困惑
文章來源: 平凡往事12015-09-11 18:36:36
 
現在想寫點東西很難,不是沒有時間,而是時間太多;也不是寫無可寫,而是要寫的東西豐富多彩。這樣的心理一直長草似的在時間中搖擺,在蹉跎中消失。
 
 
想來想去,是人變得浮躁了,還有對事物的分寸感越來越不好把握。過去的信馬由韁,天馬行空畢竟不適合現實環境。其實我對許多事情都感到困惑,是那種不可能靠一己之力就可以扭轉乾坤的無奈和看到了齷齪卻回天無力的有所作為的糾結。有時真感到自己很孤獨,很可笑,就像堂吉柯德般的孤軍奮戰,勢單力薄。也想豎起一杆大旗,大幹一番,但時勢造英雄,沒有時勢罩著的英雄隻能算是末路英雄。即便有些作為,也是強弩之末,時過境遷而已。
 
 
我在寫作之初就給自己立下不涉政治,隻寫風花雪月的清規戒律,因為我生來就不是一個複雜的人,卻沉浮於世間最複雜的社會關係中,而單純的我會讓性格使然的慣性拖累終身,一輩子的宿命。在幾千個日子裏,我的一支筆雖然縱橫風月,時而也遊走於政治的邊緣那些灰色的地帶中,但即便涉獵也隻是輕描淡寫,就像微風拂麵,去不複返。
 
 
貌似我寫出的都是心得,其實不然,許多不過是隨波逐流的敷衍。人生中許多過往積怨,在經曆了若幹年的生活沉澱後都可釋懷,但有些卻不能,比如一些堅持。而沒有堅持的人一定沒有原則,做人也一定缺乏責任感。或許你會因此失去一些東西,但對於做人的意義卻不可或缺。有些人根本沒有底線,活得行屍走肉一般,卻以所謂吃得開為榮,真是可憐。
 
 
人也隻有活出自我,真我,才不枉為人生,才會精彩紛呈。有人以擁有朋友的數量為傲,卻不論品質和德行,而酒肉朋友再多,還不到了患難時就做鳥獸散。現實中誘惑太多,欲望不止,理想和機會共存就是中國現狀。人可以越走越黑,卻很難出汙泥不染,其實後者我也很難做到,而能獨善其身,不因虧心而寢食難安就好。
 
 
我熱愛講台,因為由此可以將知識和高尚純粹的思想傳授與人,就像寫東西一樣,無一不是把你的思想傳播出去。古代先賢,如孔子,老子,上帝都偏愛講經論道,都是以教化育人為己任。每次講課我都會精益求精,無論是編寫教材,做課件,出考題,輔導等都是如此,我也是這樣要求屬下和學生們的。
 
 
過去我沒來時,5000多學生考試不及格率占10%,這種現象持續了若幹年了。現在同樣是5000學生卻隻有5人不及格,這就是負責任的結果。我當以沒有誤人子弟為榮了。
 
 
生活的過程就是得失的累積,也是人生必經之路。所以不必在意得失,做人一輩子能問心無愧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