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溫尼伯
文章來源: 北美君子2014-01-08 09:46:42



溫尼伯不是一位洋人大叔,那是一個城市名。

今年冬天美國的寒冷,使我想起了曾居住在加拿大曼尼托巴(Manitoba)省的省會溫尼伯(Winnipeg ) 市那五年的時光。 

溫尼伯是加拿大第八大城市,人口近80萬,地理上位於加拿大中部,在美國的北達科他州北麵。這個以冬天寒冷著稱的城市卻有著大都市所有的特征。這個城市由於早年多法國移民,所以溫尼伯是除蒙特利爾之外加拿大第二大說法語的城市。這裏有加拿大著名的芭蕾舞團,享有盛名的原Winnipeg Jets 冰球隊就起源於這個城市。位於溫尼伯的曼尼托巴大學規模在加拿大排列第五。令人驚奇的是,這個極度寒冷的城市還有加拿大為數不多的大動物園和一個有各種語言包括中文文字圖書雜誌的綜合性多功能大圖書館。

除冬季外,溫尼伯的春夏秋三個季節也呈現出鮮明的特點。

到了五月中旬開始的春季,過了一夜之後的哪一天你會突然發現原來光禿禿的枝椏出現了綠色。草木的發芽可用日新日異來形容,肉眼即可觀察到今天的樹芽可以在一夜間比昨天的明顯大出許多,這或許是大自然中的生物適應外界環境而作出自身調整的一個典型例子。春季的時間隻有約區區二至三周,以至於可以忽略不計。

到了六月開始的夏天,15-20 C是最舒服的室外溫度,相當於這兒的70-75F25 C75 F 以上)時大家已熱得汗流浹背,人們開始抱怨太熱懷念那冬天的寒冷。30 C 大概是我在溫尼伯夏天所遭遇的最高溫度,在這個溫度下,人們已熱得喘著粗氣不想說話,走在室外如行走在火爐之中。 所幸的是這樣的熱天隻有幾天,溫尼伯的大部分夏季時間都非常涼爽舒服。

到了九月上旬,溫尼伯的秋天景象已很明顯,樹葉開始變黃掉落,涼颼颼的西北風開始吹過樹梢。 僅過了一個月不到五顏六色的樹葉就全部掉光,預告著秋天的結束和冬天的來臨。

溫尼伯在冬季可能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城市了。這個城市再往北邊幾百公裏就進入了北極地區。溫尼伯的秋季很短,疏忽一下幾乎察覺不到。每年從十月份開始,你就會感到進入了冬季。一夜之間夾雜著綠色的樹葉會全部掉光 ,十月中旬就開始飄起了雪花直至明年的五月初,所以在溫尼伯每年約有長達六 - 七個月的冬季時間。

美國的中部和東部每年經受的寒流就是從北極起源,沿曼尼托巴和鄰接省份廣褒的平原南下,一馬平川毫無阻擋地橫掃南麵的美國各州所造成的。

溫尼伯每年的1-3月份是全年最冷的月份,溫度最低可達零下40度(C),是冰箱冷凍層的雙倍冷。冬天的溫尼伯,最冷的時候在外5分鍾皮膚就可能被凍傷。據說有人在外麵撒尿,尿液剛出來就變成了冰柱。

溫尼伯的北部有無數個大小不一的湖泊。每到冬天,一些人就開著車去結著厚厚冰層的湖麵鑿洞釣魚。那兒的魚都是高品質的冷水魚類。

然而在寒冷的溫尼伯清晨或深夜,有時會看到這樣痛心的畫麵。 一個土著印第安人仰麵躺在馬路邊,身旁有一空酒瓶。再留心看一下,有時那空酒瓶上貼著“紹興花雕酒”的招牌。有一些印第安人拿著政府發給他們的食品券到中國超市買燒菜用的料酒喝,因為加拿大煙酒專賣店不接受食品券。盡管當地的土著印第安人非常耐寒,醉酒後會被巡邏的警察發現救起,但仍有時會發生躺在角落暗處的醉酒人未被發現凍死的悲劇。這或許是加拿大高社會福利副作用的一個體現。

那兒的雪也下得特別大。有一年冬天,一個下夜班的人因為雪太大無法開車,房屋被雪埋掉了一半,也將所有街道覆蓋得無影無蹤以至失去了地標,行走在雪地裏找不到家最後被活活凍死。事後發現其實他離家並不遠。

和加拿大其他城市一樣,在溫尼伯行駛的所有車輛前保險杠上都可見一電插頭連接於發動機,那是在冬天連接電源保持發動機溫暖用的。要是不插電,一夜過後第二天早晨你的汽車會發動不起來。每到上下班高峰時的大街上,在寒冷空氣中形成的一片片白色的車尾氣夾雜著鮮紅刺眼的車尾燈形成了一幅甚為壯觀的景象。大街兩旁時常會看見因道路雪厚冰滑而出現故障事故的停著的車輛和後麵閃爍著警燈的警車。

盡管冬季如此寒冷,和夏天相比,溫尼伯的居民其實更喜歡冬季,就像生活在冰天雪地中的北極熊和企鵝那樣,喜冷不喜熱。用當地居民的話說,簡直不能想象沒有冬天的Winnipeg。我在溫尼伯住了五年後已能完全理解冬天的含義在當地民眾心中的重要性。對於他們,嚴寒的冬天就像一種生活方式甚至一種當地文化。

在溫尼伯生活的五年,是我人生中的一段不尋常經曆。這次遇到的多年不見的寒冷其實對我這個有過如此經曆的人來說真的不算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