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無人入眠
文章來源: 北美君子2014-01-30 10:58:09

好笑的是,當我第一次看到“今夜無人入眠這六個字,第一次聽到帕瓦羅蒂演唱的這首歌時,腦子裏出現的竟是小時候大年三十晚上守歲的情景。

兒時就盼著過年
三十,反而對年初一倒不是那麽向往。每到年三十的晚上吃過豐盛的年夜飯後,外麵傳進來的劈裏啪啦的爆竹聲和孩子們的喧鬧聲,屋裏彌漫著各種好聞的香味,桌子上放滿了用來招待明天來拜年客人的糖果瓜子花生,廚房裏奶奶媽媽忙碌的身影她們在準備明天早晨的元宵,初一和爸爸媽媽到親朋好友家拜年,當然還有明早出現在枕頭下麵的壓歲錢,所有這些對於我來說太使我興奮快樂了,以至於整個晚上都睡不著覺。

孟浩然的《歲除夜有懷》:“守歲家家夜未臥,相思那得夢魂來。”描繪了一千多年前民間守歲風俗的真實寫照。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裏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
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曆,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太古時期,有一種凶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凶殘,專食飛禽走獸甚至大活 人,一天換一種口味,讓人談色變。後來,人們掌握了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嚐一次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 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 

守歲是春節最重要儀式。守歲的說法,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
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 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以前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 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現在中國人的守歲,已經漸漸為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取代,全家人一起守在電視機前看節目,其樂融融。

年三十的夜晚,是孩提時代最迫切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