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點滴 (七)天價建窯盌“油滴天目“背後的故事
文章來源: yinny自拍2016-09-21 21:54:10

九月初,雖已入秋,但夏日的炎熱似乎仍然戀戀不舍,徘徊在美東。我有幸抽空去紐約看秋拍預展,本以為要帶夾克皮靴,卻不想紐約有達34度高溫。一落地,一股濕悶的熱浪就把我卷了進去。盡管如此,排得滿滿的行程裏,歡快的事此起彼伏,整個人一直處在極其興奮之中,好爽!

 

幾天裏,最亮點是佳士得臨宇山人高古瓷的預展會。展會的房間不是很大,落地式的展台櫃零星地設置在展會裏,像是很隨意,但又很有秩序地陳列著,使人的眼光不由自主地隨著展品一個個地挪動。大致一掃,我就被放在一進門最中間位置的建窯“油滴天目”茶盌給吸引住了。這是一件隻有12厘米出頭直徑的小盌,手感滑潤,微微地有些壓手。盌口包銀,從上到下像瀑布般流淌下來的油滴,使我感到震撼,我不禁“啊”了一聲,把同桌的正在看鈞窯鼓釘洗的鮑先生給驚動了。他抬起頭,微笑地說:“沒見過這麽美的盌吧?”的確,它的線條太美了。我不禁問:“古代工匠做這盌的時候,難道真的是在想美人嗎?”“做成這隻盌,就真的像是談完一場戀愛?”“它真的是很美的!”隨著聲音我們轉身一瞧,原來是一位個子小小的但顯精幹的女人笑盈盈地與我們搭訕。鮑先生立刻站起身來與她打招呼,然後向我介紹,這就是擁有這場專拍的主人,千秋女士。鮑先生是位中國資深收藏家,與她相識已十多年了。

 

千秋女士熱情洋溢地向我介紹,她說這隻盌是很早以前就傳進日本了,在幾代家族人手中流轉,不像那件白定刻蓮紋盤是拍來的。那個盤子,是被仇炎之先生珍藏過的,我的爺爺看不清盤子上刻的花紋,我就把花紋畫出來,爺爺看後就把它買下來了。而這隻油滴天目盌是黑田家傳下來的,這裏有原配的包裝布包,一個為冬天,一個為夏天。後來配了托,又給盌和托各做了木匣,清代的時候又做了一隻漆盒,在漆盒外麵又弄了一個大木箱,就這樣一層層地包裝,保護這隻盌。千秋女士用日語,英文和中文與我們交流,談話中充滿了對中國瓷器的熱愛。今天佳士得的拍賣會上,這隻盌終於由一位華人用11,701,000美元創紀錄的高價買回,也算是對前人愛護此盌的報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