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也燒元青花?
文章來源: 上林紅葉2015-04-27 23:46:31

上林紅葉

眾所周知,日本的文化藝術,最初源自中國。中國的文化藝術,給了日本文化最廣博的基礎與藍本。站在中國修練了幾千年的文化藝術的積累上,日本從一開始,就很輕鬆地站在一個高點上,開始了文化藝術的學習與發展,並以此為起點,逐漸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文化特色。

在我以前以印象中,日本不僅學習中國文化,而且是保留傳承著中國文化中,最為純粹的漢文化的部分。比如京都、奈良的建築,是完全按照唐長安城的樣式仿製的,並一直保留至今。中國戰亂頻仍,古代建築一茬一茬地毀於戰火,現在要看原汁原味的唐式建築,還得去日本。

再比如,日本飲食文化中使用的餐具,也有著多麽直白的,不加掩飾的中國漢文化的形象。那用來裝日式套餐的漢代漆盒,那喝茶,或是吃烏冬麵用的宋代兔毫盞,以及各類具有宋代瓷器的特征的餐具。都讓我們中國人,在又愛又恨中,無奈地尋找著中國古代漢文化的影子。

也正因為日本後來所發展成型的典型文化特征,幾乎全部是中國從秦漢至宋明期間的漢文化的形象,所以,我一直以為,對於中國曆史上兩個受遊牧民族統治的時代,以及受遊牧民族審美影響所產生的文化藝術,日本是毫無興趣關注,且從未關注過。

我相信,不單是我這樣認為,大多數的中國人對日本文化藝術,也很可能有這樣的印象,以至中國尋常說法中中也存在著唐風看日本的觀點。

但是,今天在斯坦福大學藝術博物館的參觀,卻令我有了驚奇並意外的收獲。

因為展品有限的原因,也是獨具特色,這家博物館的亞洲藝術展廳裏,並未以國家區分展品,而是將同一門類的藝術品放在一起,比如將中國與印度的佛像,就放在相距不遠處。
 
但是,當我遠遠看到展櫃裏的高低錯落的青花瓷,與清粉彩瓷器時,我根本未做任何出中國範圍生產可能性的猜測,更不要說聯想到保留著素淨淡雅漢文化特征的日本那裏去。

然而,恕我以前對瓷器知識了解的不夠專業,當我湊近展櫃時,我不隻看到了朝鮮、越南燒製的青花瓷器。而且,那些元青花與清粉彩瓷器,居然有幾件出自日本。

這一所見,的確打破並且擴大了我以往對日本文化的固有印象。也使我認識到,在兩千多年的時間裏,日本對中國的學習,是多麽地亦步亦趨,每一步都沒有落下。中國有什麽,日本就先山寨什麽,隨後再思索著,從中選出自己感興趣的,並漸漸發展出自己的風格。

中國在兩個遊牧民族統治的時期,在文化中摻入了與以往不同的審美特點,這對於曾經純粹的漢文化來說,也恰如硬幣的兩麵,既是豐富,也是幹擾。

而日本,孤懸海外一隅,不必受任何強迫與幹擾,自由自在地在中華這位師長的家中翻翻揀揀,選取最合自己心意的部分來予以保留,最終竟成了中國古代漢文化的活樣本,這對於中國來說,真是難免有莫感淒涼的意味了。


(請勿轉貼,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