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如何蛻變成“鹽荒”子孫?
文章來源: 阿留2023-08-25 09:08:41

昨天有朋友轉了個針砭時下的妙對:

上聯:東瀛大核民族

下聯:華夏鹽荒子孫

橫批:有碘意思

哈哈哈,真是妙極!對實事描述如此精當,還基本符合平仄。應該好好反省一下,五千年文明的“炎黃”怎麽就退化成了21世紀的“鹽荒”?

關於日本東電核汙染廢水處理的方案討論和曆史,已經有多篇網文討論,不再贅述。這是一個經過充分討論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審核的方案。各種嚴重的核汙染物質已經被過濾,餘下的是氫的同位素氚。這位氚兄,估計大家高中化學都學過,氫家三兄弟,讀音“撇”“刀””川“嘛。它的輻射主要來自相對比較弱的貝塔衰變,產生的電子能量也不高,甚至不能穿過人類皮膚的最表層,在水中的穿透距離也隻有6微米(見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520184942/http://www.ehso.emory.edu/content-forms/3anuclidedatasafetysheets.pdf),因此除非攝入超大劑量的含氚淡水,否則不會有健康風險。(見加拿大原子能與健康機構網站:https://nuclearsafety.gc.ca/eng/resources/fact-sheets/tritium.cfm#:~:text=Tritium%20consumed%20in%20food%20(organically,of%20damage%20on%20its%20own. )

具體到這次排放,可以做一個比較。加拿大飲用水的輻射標準是低於每升7000貝克勒爾。貝克勒爾這個名字,念過大學物理的網友應該熟悉,這裏是輻射單位,簡稱貝克。對核電站的要求則嚴格很多,不得超過每升18貝克勒爾。而根據今年五月國際原子能機構對福島廢水的測試結果,未稀釋的狀態下,輻射是每升210貝克。具體排放過程中會稀釋100倍,即比加拿大的排放標準還低一個量級。這就是為什麽國際原子能機構認為可以接受,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也沒有提出異議。媒體關注也是好事,隻要密切監督執行這一標準,並檢測環境,就可以實現很好的安全控製。

再對比一下某朝的核電站液態排放標準(國標):https://www.mee.gov.cn/gkml/zj/bgth/200910/W020080310476221074447.pdf 

“對於濱海廠址,係統排放口處除氚外其它放射性核素的排放濃度限值為 3700 Bq/L

請您注意,這個濱海廠址每升3700貝克的排放標準還是不包括氚的!而且整篇國標,提到“氚”的詞語都是“除氚外”,根本就不計入!

退一百步說,即使沒有比較過這些數據,也應該知道等海鹽進入超市的時候,那氚早已隨水分蒸發了吧?囤積鹽做甚呢?

再退一百步,就算這些科學知識完全都不懂,從情理和邏輯上說,最愛吃生魚片的日本人難道都是傻子,汙染家門口的海域,自己把自己毒死?

這樣的”鴕鳥“國標,這樣不講邏輯情理不懂科學就信忽悠的態度,可以很好的解釋為何禮儀之邦的“炎黃”,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方式退化成21世紀的“鹽荒”了吧?

周末魚塊(愉快),本博不缺好鹽(言)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