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樂無窮聖路行】D2 葡萄牙的妹紙、風車和玉米田
文章來源: XQQ2023-09-30 14:04:41

【“騎”樂無窮聖路行】D2 一手聖經 一手利劍

葡萄牙西班牙海岸線聖路騎行第二日:孔迪鎮 (Vila do Conde) 至維亞納(Viana do Castelo)。全長:49公裏 (30.4英裏); 總爬高:479米

開啟第二日的兩牙海濱之路騎行時,已近正午,首日逗留地孔迪鎮(Vila do Conde)的那些讓人流連的景致還真是耽擱了我們的行程。

第二天的旅行經曆,可以用“劇情突變”來高度概括。前30公裏路程,你可以悠哉遊哉,那怕開開心心地扮演一回豬八戒;而後20公裏,你最好能把自己變成超漫畫裏的肌肉猛男。

剛一上路我就注意到,聖路上的步行者被安排走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騎行者則行兩條直邊。路雖長些,但我們能在毗鄰大西洋的紅色自行車專線上飛馳,也是很爽。一路經過的大大小小的小鎮和村莊,大部分都叫不出名字了,比較有地方特色的,我把它們記下來。

Povoa de Varzim的妹紙

在小鎮Povoa de Varzim,海濱大道旁的一座紀念碑Homenagem às Mulheres do Mar(向海洋女性致敬)甚有喜感,它讓我想起了美國的宣傳畫【We can do it】和中國的【婦女能頂半邊天】。這是在頌揚堅強進取的當地女漢子們,除了當好母親和家庭主婦外,她們還要賣魚、修補漁網……

騎行或步行的兩路朝聖者(the Camino)是在小鎮的一堵瓷磚畫牆前會師的。精美絕倫的瓷磚畫是葡萄牙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象征之一,它們講述著聖人的人生,描繪著世俗的主題,歌頌著英雄的業績,展現著自然的美景,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下了單車,躑躅在藍白基調的瓷磚畫前仔細欣賞,不由得被這幅漁村寫實長卷深深地感染了。藝術家沒有直接勾勒漁民們駕船出海、撒網收網的捕撈畫麵,而是以真實細膩的手筆,采擷了漁業社區生活的一些片段。

-衣著傳統服飾的美麗女子,靜靜地坐在海灘旁停泊的小船邊,深情地眺望著遠方,等待著情人捕魚歸來。她的手裏攥著將要給他戴的十字架項鏈,她的腳邊是一隻蓋著手帕的藤籃,一個酒瓶子傾斜著探出脖頸……

-這幅畫像的正麵是一群麵容焦慮,衣飾簡樸的漁婦,她們手裏端著當日捕獲的各種海鮮,竭力地祈求著背對我們的一眾買主。客戶們妝容精致,衣飾華麗,他們的一舉一動,將影響著漁民一家的溫飽和生計。

要是在這兒住幾日,我也要從賣魚大媽這兒買點沙丁魚。

裏斯本有個我心心念念想著去拜訪的博物館-國家瓷磚畫博物館 (Museu Nacional do Azulejo),因行程匆匆,終被錯過。不過,這也不要緊,因為葡萄牙舉國就是一個鮮活的瓷磚畫博物館。從舊時的教堂、修道院及王宮貴族的宅邸,到現今的街巷路牌花壇噴泉、及百姓廚房中墊鐵鍋的底襯,葡萄牙人用瓷磚裝點著國家。

Agucadoura的風車

我們一麵讓車輪飛,一麵不住感慨,葡萄牙的海灘真多呀!在Agucadoura一帶,這種感覺依然是那麽強烈。放眼望去-棕櫚樹、彩色房屋、船隻、衝浪者、老建築……沙灘上的人們躺在浴巾上,吃著冰激淩,聽著海浪聲,讓維生素D狠狠地滲透到皮膚裏。

下圖:過了眼前這節跨越在幹涸的Barranha河道上的小橋,前麵就是7公裏長的沙地和沙丘係統。步行朝聖者向前進;騎行朝聖者向右轉。Again,木板路一般是謝絕任何帶輪子的車輛的。圖片右前方,有沒有留意到海灘上一個錐頂圓柱體的建築物?那就是這一帶鄉村的獨特名片-風車了,它們是由花崗岩和片岩建成,已有數百年的曆史了。

凡是有風車的地方,就會有穀物磨粉的轉動音響,就會有麵包出爐的沁人芳香,就會有煙火氣,就會有好日子。如今,這些利用自然風力的古老風車或者作為風景的一部分,光榮退休;或者轉型為避暑別墅或餐廳,發揮餘熱。

今天離風車比較遠,借網圖看得清楚些。

Apulia的玉米田

告別Agucadoura海灘所有Camino朝聖的人馬都要在內陸完成各自接下來的路程。十九世紀葡萄牙本土作家José Augusto Vieira曾這樣謳歌他的家鄉,柔軟的沙灘、寧靜的海麵、輕柔的波浪、玉米田覆蓋的平原……”。也就是說,在通往下一個目標Apulia的途中,我們會穿過很多的玉米地。

當一片片綠色田野在道路兩旁向後閃去時,我們很難想象這裏曾經是在海風吹打下,遍布沙丘的幹旱地帶,根本不宜人類的居住。早在1730年,25個家庭首先來此落戶。他們用海洋中采集的馬尾藻(sargassum seaweed,為貧瘠的土壤施肥。經過幾代人與命運的不懈抗爭,終於換來了眼前希望的田野,並讓園藝作物成為當地有競爭性的產業。

來到Apulia小鎮時,路過了一個很“新”的教堂,我們略感詫異,便停了下來。和其他歐洲國家一樣,無論走到哪裏,葡萄牙最不缺的就是教堂了,而且每個教堂都比著有資曆。這裏怎麽會有這麽新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教堂呢?

探頭進了教堂,和一位大媽聊了聊,搞清楚了。Apulia Parish Church供奉聖徒St. Michael的。它的前身可追溯到12世紀 (果然曆史悠久)的一座羅馬式寺廟,受損後於1600年遷至現址,並不斷改建。教堂最新版本完工於2000年。

環繞在教堂四周的是一個“聖經花園”(biblical garden), 裏麵是宗教主題的布置。花園設計精美大氣,園林修剪一絲不苟,側麵還有一個公用免費衛生間,為人民服務。風塵仆仆、途徑此地的朝聖者們紛紛在此留步小憩。

Apulia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Fao的朝聖者之家

趕到小小鄉鎮Fao的時候,已過午晌。把山地車鎖好在一棵樹上,我們進了據說是“朝聖者之家”的Chale Tapas Bar。首先留意到有幾位全副武裝的騎行俠也在此補充能量,他們的白色製服上很熱鬧,除了黃色扇貝殼和紅色十字架外,還有一行日期:2023/7/13-16。今天剛好是13日,不知他們從哪裏出發的。即便從餐館的位置算起,我們還要有五天半才能趕到聖地亞哥廣場,他們的意思是要四天完成任務。牛人!

LD建議換換口味,我也隨意。趁著等菜的功夫,我把寫著小黑板上的“雞湯”先喝幾口,“Talk is just air from your mouth, but action is a drop of gold.”英文版,在小地方還是比較少見,看來小店是方便行走在聖路上的八方俠客。

幾幀街景

到達Fao,基本是今日的半程了。在店裏悠閑地啜著花茶時,我全然不知,後半程將會有什麽樣的考驗在等待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