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上海論文曾經隻發現4%發燒
文章來源: 雅美之途2022-12-25 09:37:20



我們在這裏僅是就事論事,開篇之前先表明觀點,以免誤解: 我是長期支持開放和與病毒共存的,也欣賞張文宏麵對大眾的溝通能力。他在疫情期間沒有去過武漢,但是讓武漢醫學界汗顏。

我都不知道如何解讀來自中國的論文,張文宏對上海疫情的研究論文,發燒隻有4%,最常見的症狀是咳嗽和咳痰,而現在大部分人發燒,有些人甚至是高燒。

張文宏唯一可以辯解的是當時上海感染時不是寒冬,沒有現在的並發感染,他觀察的病人也高達80%為60歲以下的相對年輕人。他的樣本還不小,為33000多。另外,他的80%人為無症狀不知是否根據的是天朝標準,為沒有“毛玻璃樣”肺炎都被視為無症狀者?

張文宏應該熟讀了美國方麵的新冠論文,美國發燒雖然沒有進入十大症狀之一,我想也不應該隻有4%。上海當時的數據讓現在全國都放鬆了警惕,這是很遺憾的。應該學我這樣嚇唬老爸和老媽:未來幾月決定你們的生與死。

現在發現有點是肯定的,unfortunately, 我在題為《宣傳新冠為自限性疾病是危險的》文章中的這些警告沒人聽:

“新冠肯定不是一個自限性疾病,而是一個可以要你命的傳染病。如果你不打疫苗或者備用治療新冠病毒的有效藥Paxlovid, 新冠仍然是一個死亡率高達1-2%的傳染病。我們現在華大走廊上幾乎80%戴口罩,開會仍然有10-20%的聽眾戴口罩。這還是美國自然感染和優質疫苗接種加在一起超過97%的情況下,美國從來沒有躺平過。

香港的經驗是對於沒有打疫苗的80歲以上的民眾,新冠病死率高達15%左右,而中國因為擔心滅活疫苗的副作用,大量老年人都沒有打完整的疫苗,比例恐怕高達30%。對於中國老人確實是進退兩難,我的做法是告訴他們利弊,是否打隻有讓他們自己決定。正是因為老齡人的疫苗接種率低,香港的新冠死亡率是全球之最,真是血的教訓。

中國長期封鎖美國和德國先進的mRNA疫苗,自己的mRNA疫苗不過關,中國使用的滅活疫苗是很多國家的上市疫苗中最差的。根據複星公司派高管向我的解釋,他們與德國BioNTech公司的聯係比輝瑞還早,還做過動物試驗,現在封鎖他們用億萬買來的生產權和營銷權。本來可以像輝瑞和Moderna那樣贏利的公司,現在複星靠賣資產度過難關”

現在奧密克戎毒株致病力弱的結論仍然在國內得到了證實,從國內大量親友感染和恢複來看。但是因為是海嘯般的感染,感染人數以億為單位,即使是很小比例的白肺和死亡,那些數據也會是很大的。

關於國內的疫情有些傳言,我也分享一下,雖然我不相信是Delta。

斯坦福本科和華大MD老爸今天這樣問我:“不知是否真的仍有Delta? 還有Delta? 這個就麻煩了。三年封控,封到Delta都無處可逃。”

我的回複:“我也看見了這個消息,我昨天寫了,因為不肯定沒有發出來。現在分享我昨天寫的:新冠病毒在如此短時間傳染幾億人次,在幾十億接種過疫苗的人群中,是否會產生突變株值得關注。現在中國再次拒絕世衛組織派專家去幫助的請求,他們認為自己能行。但是天朝的消息封鎖得厲害,禁止言論自由真是害死人,很多事實是通過謠言最後被證實的。這則謠言已經通過對皇帝不友好的媒體傳了一段時間,我剛才聽自媒體時發現的:河北邯鄲疾控中心在北京或河北感染患者中分離出了Delta和奧密克戎的混合體。

這似乎可以解釋現在有些重的症狀,我選擇不相信這個傳聞。因為Delta已經消失了好久了,仍然存在的可能性不大,已經被奧密克戎擠出去了。現在北京的突變株第七個男朋友BF.7擁有三“死“:燒死、咳死和痛死。中國奧密克戎海嘯即將登陸上海,估計會有千萬人的感染,精致的上海人應該做好準。上海因為有向病毒爆露的曆史,直覺應該比北京會輕些。

開放是必須的,隻有向前走了,確實準備不足。戰狼趙立堅都必須高燒在對美國的火線上,他老婆為他到處弄退燒藥。但是我們別指望中國皇帝會準備任何事,他三年沒準備,五年也不會準備。能活下來的人首先應該感謝父母,是父母的基因讓我們編碼了有效免疫蛋白,讓我們能夠戰勝病毒”

美國NIH病毒學家:“我早在一年多前就說過,現在的mRNA疫苗和滅活疫苗均為肌肉注射疫苗,隻能誘導產生血清型IgG抗體,而不是分泌型IgA抗體。因此無法預防病毒經粘膜感染!但是可以預防新冠重症和死亡!因此,加強接種疫苗,減少重症發生率,十分重要!事實證明,我實驗室所有打了幾針mRNA疫苗的工作人員,近85%近幾個月均先後獲得新冠感染!我一直認為滅活疫苗應該有效!而不能單一從抗S蛋白的滴度來評價!滅活疫苗含有新冠病毒的各種蛋白抗原。如果做得好的話,免疫效果應該更全麵. 如果我有機會的話,我會打滅活疫苗”

我的回答:“滅活疫苗抗體滴度差不少,以前的結果是T細胞免疫也是mRNA疫苗強。華大賣給印度的疫苗就是鼻噴霧的。美國優質疫苗是抗感染的,很多文章都證實了,百分比沒有防重症那麽強而己。鼻噴疫苗也有挑戰,那就是係統免疫差些,但是華大教授Jacco Boon和Michael Diamond 製備的鼻噴疫苗似乎能行,圖中的幾位都能分到紅利,賺了一大筆,包括Michael Diamond 的博士後,從普度來的。這個疫苗賣給了印度後已經投產,當天Jacco做報告時,Ken Murphy 問這荷蘭人拿了多少royalty”。

美國NIH病毒學家:“這些抗體都是IgG. 別看有關新冠的CNS文章一大堆,有哪一篇是關於疫苗預防粘膜感染新冠病毒的文章?因此,我一直呼於開發粘膜免疫疫苗!”

我的回答:“對呀,mucosal IgA抗體也很重要,特別是針對呼吸道和腸道感染,但是中和能力強大的還是經過affinity maturation 後的IgG。呼吸道吸入疫苗的係統免疫差的原因不明,應該頸周圍有很多draining LN”

美國NIH病毒學家: “(我名), 正如你所知,目前全球有幾款粘膜用疫苗在開發中,十分期待!新冠病毒蛋白的免疫原性很低。因此今後可能需要每年加強免疫一次,我們全家先後己經打了四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