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哈佛校長浮士德的缷任
文章來源: 雅美之途2017-06-14 19:36:59

哈佛校長浮士德宣布將在明年6月辭去校長職務,屆時她將在此職位上工作了11年。我的反應是預料之中,雖然她算近期哈佛任職最長的校長。新聞報道給浮士德的功績是她帶領哈佛走過經濟蕭條期,以及讚揚她致力於使哈佛更加包容和多樣化的努力。可是在她的領導下,由於持續的財政吃緊,哈佛都麵臨減少研究生人數的現實,哈佛2016年的總捐贈基金比金融危機前的2007年還少20多億美元。她確實使哈佛女性教授的比例增加了,不知是否達到哈佛標準,她的功績了得。

在耶魯萊文校長執掌耶魯的長達20年期間(1993-2013),哈佛換了四位校長,哈佛校長換人之頻令人吃驚,薩默斯任職到三年多哈佛就開始轟他走人的程序。所以中國人更知道耶魯校長是誰,哈佛換校長隻是沒有日本人換首相那麽勤。耶魯雖然似乎比哈佛更左,但是耶魯的近期校長至少是實幹家和知名學者,耶魯現任校長蘇必德為著名心理學家,與人合作創立了情商的概念和理論,哈佛校長是位懂些美國曆史的沒太大學術成就的人物。我讀過不少浮士德校長的演講稿,她是一位相當善良的人,但是她確實缺乏領導世界一流大學的激情與視野。

哈佛玩政治正確兩次玩過了頭,夠他們喝一壺的。第一次與浮士德校長無關,為哈佛一位臨時校長所為。哈佛聲稱他們實施的單一早期行動(SCEA, Single Choice Early Action)是對窮孩子不公的錄取政策,哈佛率先取消了SCEA。哈佛滿以為自己是旗艦,別人會跟進的,結果隻有普林斯頓和UVA(弗吉尼亞大學)步其後塵,耶魯和所有名校不理,耶魯校長萊文還反駁說,我的早期行動錄取根本沒有強迫你選我。結果哈佛隻能承受自己在錄取競爭中的劣勢,看來就象美國一樣,成為世界領袖是需要付出沉重的代價的。幾年後哈佛自覺沒趣,又恢複了SCEA,恢複後也不知道以前的普愛情懷哪裏去了。普林斯頓也跟著重回早期錄取,但是隻能加入SCEA, 以前自己實施的ED(早決定)因太不政治正確,實在不敢再回去了。

第二次就是哈佛逼迫有能力的校長下台。當年的哈佛校長薩默斯,曾經有過將哈佛科學校園擴增的宏偉計劃,但是這全被他在一個會議上的說漏嘴而變得不可能。他稱女性可能因天生的原因不適合從事抽象理科的科學領域,他說出了存在於世界各地的普遍性現象,你既使做出無限的努力也不可能使美國IMO(國際數學奧賽隊)的六位成員達到二位女性選手的比例,如果選擇過程是按現在純粹靠公平競爭的話。薩默斯隻是以假設的形式說出的話,哈佛Faculty就饒不了他,經過長達一年多的抗議而最終逼迫他辭職。哈佛一不做二不休,幹脆破天荒地選擇哈佛原女子學院的負責人浮士德為哈佛首任女校長。此校長還沒哈佛學位,治校能力遠遜於耶魯的兩任校長。這女校長頭腦發熱,上任幾個月采取的冒進措施是,做出重大改革以擴大哈佛對本科生的財政資助的額度,這下把耶魯也逼到死角而隻能花錢去競爭好學生。可是浮士德的政策作出後不到一年,2008年的金融危機就使哈佛捐贈基金重挫近30%,現在哈佛基金也恢複緩慢,哈佛隻能加大募捐的步伐來彌補缺額。當然哈佛富校友眾多,浮士德可以在近期募到70億美元的基金。

浮士德的最大成就之一是讓所有人讀哈佛無需考慮費用,這點對這所全球最富有的大學來說確實是小菜。但是富家也有富家的難處,哈佛是家大開銷也大,整體學生的人數是耶魯的一倍。

浮士德最大的失誤是沒有管好哈佛的錢,2015-2016年度哈佛和耶魯的捐贈基金都是負增長,但是哈佛虧損19億美元,比前一年降低了5.2%;而耶魯僅虧1.6億美元,基本持平隻降低了0.6%。在金融風暴之後的2008-2014的六年間,耶魯捐贈基金有5年回報率高過哈佛,有些年是以15%對10%或6.9%對1.6%的超出。2016年,哈佛捐贈基金以345億美元對耶魯的254億美元;而金融風暴發生前的2007年,哈佛以365億對耶魯的228億。哈佛至今沒有回到十年前的水平,耶魯在總額上迅速縮小與哈佛的距離,如果以每位學生平均擁有的捐贈基金計算,耶魯遠超哈佛。哈佛捐贈基金管理層的一些成員來自耶魯,但是那些僅是David Swensen的徒子徒孫,老祖宗還是在為耶魯致富,Swensen是耶魯近代史上最了不起的人物。

耶魯校長萊文和蘇必德

耶魯的總投資官David Swen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