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華爾街日報鼓吹南海和平倡議
文章來源: 海外瞭望台2015-06-12 10:02:48


近日南海緊張情勢升高,台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6/12以“中華民國總統”身份在美國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發表專文,向各國說明台灣基於在台海與東海的成功經驗,建議各方擱置主權爭議,聯合開發資源,而今提出的“南海和平倡議”,就是解決緊張關係的唯一具體可行方案。
馬英九說:“從台海、到東海、到南海,我連續三次提出和平主張,目的是希望促進東亞的和平與繁榮。我透過此文提出誠摯呼籲,台灣已經做好準備,願與南海其他當事各方進行和平對話與合作。“

(海外瞭望台摘自2015/6/12馬英九總統臉書)
-------------------------------------------------------------------------------------------------------
中評社台北6月12日電(記者 倪鴻祥)馬英九5月26日提出“南海和平倡議”後,今天投書美國《華爾街日報》進一步說明立論基礎與宗旨。馬英九呼籲各方以和平方式處理爭端,共同維護區域和平及促進區域發展,台灣願與南海相關各國和平對話與共同合作。

  馬英九以“A Plan for Peace in the South China Sea”為題投書,美國《華爾街日報》今天見報。《華爾街日報》以“the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Taiwan)”介紹馬英九。
  馬英九投書內容一開始就提到美國總統奧巴馬的“亞洲再平衡”雖有助亞太區域整合,但南海緊張情勢依舊升高;他今年5月26日出席“2015年世界國際法學會與美國國際法學會亞太研究論壇”開幕典禮演講時提出的“南海和平倡議”,是解決緊張關係的具體可行方桉。

  他指出,“南海和平倡議”有前例可循。過去7年,政府以穩定務實政策維持台海現狀,也就是“不統、不獨、不武”,這樣的原則,促成台灣與大陸至今已簽署包括直航、經濟合作及司法互助等21項協議,造成66年來從未有的和平與繁榮。
  他說,2012年9月日本將釣魚台島嶼(日稱尖閣群島)“國有化”的舉動,引發中國大陸超過20個城市的大規模抗議,導致雙方關係高度緊張,他在2012年8月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希望日本擱置爭議,尊重國際法,協商資源共享及聯合開發;他提出的“東海和平倡議”建議獲得日本正麵回應,促使台日雙方在2013年4月簽署“台日漁業協議”。
  他表示,“台日漁業協議”涵蓋7萬平方公裏的爭議海域,讓雙方對主權主張維持不變,解決超過40年的主權爭議,這是過去17年、16回合談判都不可得的事;不僅創造雙贏局麵,也獲得美國、歐盟及澳洲的讚許,認為是促進區域和平的有效方法。
         他指出,台灣自1956年起,就有人員駐紮在南沙的太平島上。從史實、地理及國際法等堅實基礎,台灣一直將南沙、東沙、西沙、中沙群島及附近海域視為“中華民國”固有疆域;但主權不容分割,資源可以共享,“南海和平倡議”主要在期盼各方擱置主權爭議,聯合開發共享資源。

  馬英九呼籲,周邊海域相關各方應克製自我,維護和平與穩定,避免採取任何可能加劇緊張局勢的單邊行動;尊重國際法的原則與精神,包括聯合國憲章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透過對話和平解決爭端,共同維護航行和飛越的自由與安全;確保區域各方參與海上合作及遵守共同行為準則;建立開發資源的區域合作機製;強化在非傳統安全議題的協調與合作,諸如環保、科研、打擊海上犯罪、人道援助及災難援助等。
  馬英九強調,台灣是島嶼,海上安全攸關“國家”安全。他先後提出台海、東海及南海等3和平建議,就是希望促進區域的和平與繁榮;前2次都奏效,希望這次提“南海和平倡議”也能成功;台灣已經做好準備,願與南海周邊各方和平對話與進行合作。
本文轉載自中國評論新聞網
http://hk.crntt.com/doc/1037/9/5/1/103795141.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379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