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文化小差異:還價
文章來源: 多倫多橄欖樹2018-09-09 06:51:53

出國這些年,我發現西人們並不能理解華人的還價精神!

在中國,我們買任何東西的時候,都習慣還個價。這個習慣的形成,與中國商品的定價方式有很大關係。

比如,去夜市買件衣服,顧客覺得貴了,想要轉身離去,店家會悄悄將顧客拉回來,告訴顧客,這件衣服可以便宜買給他。

顧客們看商家一片誠意,又把價錢降了一點,馬上動心了,買回去與朋友一說,吃驚的是,朋友可能告訴你這件衣服在哪裏隻一半價格就買到了。

顧客於是覺得自己吃虧上當了,下一次就先照著三分之一的價格去砍,有時候就是砍對了,商家一邊喊著虧本了,出血了,一邊笑盈盈地為顧客包裝,不管怎麽樣,其實都還有賺。

這種習慣終於形成了國人特有的還價精神,買什麽東西首先想到還價,不僅私人商家可以還價,國營商家也可以了。老百姓們掙錢不容易,買件東西貨比三家,誰家便宜去誰家,商家們反正把貨品標高一點,好讓顧客產生受益購物的幸福感,漸漸成為回頭客,以此來穩定生意。

還價,並不能算一個壞習慣,可是在加拿大卻不能被西人商家所接受!

這裏的大型超市都是明碼標價,如果有折扣會清晰標明,如果沒有折扣,在西人店裏,想便宜一分錢都不可能。但是買房子,買車子都可以講一點價,不過按照華人的還價比例,西人們完全接受不了。

比如買房子,對方標了多少萬,想買的顧客最多還個零頭,如果對方的房子賣不掉,他們會和經紀商量,自己降一兩萬,並在廣告上注明。如果是顧客自己大砍幾萬下去,對方會認為這個顧客是在開玩笑,沒有誠意,完全是在浪費時間,甚至是在破壞市場。除非是遇到了難得的買方市場。當然,當華人遇到華人的時候,就另講了,畢竟有著同樣的文化背景,隻是根據加拿大市場的特點,仍然不能還太多價,因為房產經紀在給房子估價的時候,都是根據市場價位而定,並不是亂來的。

買車子也一樣,每輛車子的標價都有固定的標準,在正常情況下,車行都不會把價格標高很多。銷售人員與車行大約能在一輛車子上賺多少錢,他們都有過預算,顧客如果亂砍價,絕對無法成交這筆生意。畢竟誰也不願去喝西北風。同樣一輛車買回家,問問左鄰右舍,價位都是差不多的,絕對不會有人對你說,這車在什麽地方一半價錢就買來了。當然華人小留學生之間的回國前私賣不能算進來,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加拿大這樣的市場特色與中國的市場特色相比,還是讓人更加放心一些,畢竟買一樣東西,即使不還價,也不會有什麽大損失,久而久之,大家就省去了還價的習慣,倒也是件輕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