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也可以是一個任性的港灣
文章來源: 多倫多橄欖樹2018-06-13 07:46:23

一個人的婚姻是否幸福,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但隻要這個人還處於婚姻之中,那這個婚姻一定給了他(她)可以任性的機會。

任性,是一個人最放鬆的生活狀態,如果人在婚姻中,已經完全沒有了可以放鬆的機會,那麽要這個婚姻幹什麽呢。

婚姻,多數是從愛情開始的,愛一個人,就是寵愛一個人,寵愛一個人,就一定會給對方任性的機會,無論是以情人的形式,還是走到最後,成了親人的形式,但彼此之間若還有一份情,自然就會給予對方任性的自由。

婚姻這樣的事,說起別人都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的身上,就很難了。從一個人一貫的行為舉止就可以看出,這個人自己是不是一個非常任性、強勢和固執的人,如果是,他自己在婚姻中,必然也是任性、強勢和固執的。因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這個世上,語文、數學有教課書,音樂、繪畫有教科書,唯獨婚姻這種事,就是有教課書,也是無法跟著教課書來做的。世間沒有同樣一片樹葉,也沒有同樣一個人,因此就沒有同樣一份感情,就更不可能有同樣一種婚姻了,所以關於婚姻的教條,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

千百年來,人們之所以在婚姻中有很多困惑,就是因為愛情和婚姻始終沒有真正的標準答案。

在學生時代,我聽過一位婚姻庭庭長的公開課,他說他做了這麽多年的庭長,見過各種各樣的離婚案例,但是對於婚姻怎麽去維持才是幸福的,他始終不能給出一個標準答案。他提到他上周辦的一個離婚案子,說是兩個人非要離,怎麽調解都沒有用,但是,真正離成了的那天,兩人顯然又餘情未了,他說,他們今天晚上可能會住到一起去的。

那時候,我們是學生,對婚姻和愛情沒有什麽經曆,對他說的話感到很震驚,也不太能夠理解,但是他那句,“離了以後,今晚可能就住一起了”這句話,讓我記憶深刻,這裏麵,揭示了人性在情感與婚姻中的特殊狀態,而且他說,他見到這種離婚後反而住一起的例子很多,這說明了,婚姻中的聚聚和散散不是人們想象中那麽簡單的事情,那麽又怎麽可能用死死的教條來說明問題,來說教他人呢。

再回到婚姻中是否可以任性的問題,如果一個人在自己的家人麵前從來都不能放鬆的話,那這人活得也太苦了。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人都有脾氣,兩個人相處時間久了,一定會摸清對方的脾氣的,一般來說,你能夠接納對方的這種性情,才會和對方成立一個家。當對方或自己真的怒火中燒的時候,另一方還不能讓對方任性一下的話,那這種婚姻確實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婚姻家庭講的不是理,而是一份情,有一份情在,什麽都好說,沒有了情,按照一本教課書來做,也是白搭。難道誰還能按照教課書的步驟去開始和維持一份感情麽,這個世界上有一份這樣的感情存在麽,就是能寫這種教課書的人,自己的婚戀是這麽一板一眼,循規蹈矩地走下來的麽,這教科書般的愛情和婚姻是不是太缺乏自然的韻味,太讓你不斷地疲憊和糾結了呢?

婚姻法可以有死條文,但是按照死條文的婚姻結束了,感情卻不一定按照死條文的規定結束,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已經從婚姻庭庭長那裏聽到實例了,因為人性是太複雜的東西,在你自己的婚姻中是對的東西,到了別人頭上就完全無法實施。

一般來說,沒有太多的人願意在朋友麵前說自己的不幸的,特別具體的事情,人都是很要麵子,特別在感情婚姻這種事情上。同性之間更是如此了。再親密的朋友,這點距離也得保持,所謂家醜不可外揚就是這個意思。

為婚姻傷透了腦筋的人,就不如離了試試看,也許,馬上就豁然開朗了,饒了自己,也饒了那個在枕邊被你的固執和強勢折磨著的那一位吧。如果對方什麽事都不讓你任性,那這件事任性一下,對方就管不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