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星伯昭—《筆中情》裏的飛舞二字是怎麽寫出來的
文章來源: 多倫多橄欖樹2015-11-10 08:34:25
多城小樹     海外遊子微生活  微信號:hwyz018
 
關於伯昭:他是一位優秀的表演藝術家,我在成為他的粉絲後,有幸與他在童年相識,他是上海戲劇表演戲的高材生,因為《筆中情》這部戲而一舉成名。86年留美以後,曾經是紐約藝術團體的活躍分子,現在他出演的電影《顧景舟》即將公映。在他的明星之路上,留美的經曆也給了他很多人生啟迪,我在後麵將寫一些他在美國的生活,歡迎大家關注。


電影《筆中情》最精彩的一場戲,是主角趙旭之在看了羽大娘的劍法之後,突然發現了劍法與書法的相通之處,從而找到了書法的精髓和真諦,在心中如潮水般的激情和衝動的驅使下,衝到廟中,拿起毛筆,在寺外的空牆上,勢不可擋地寫下了飛舞二字。

 

藝術是需要激情的,隻有當你的心被激情帶動的氣勢漲滿的時候,才能創造出曠世無雙的作品。

 

古人說,字如其人,由此可見一斑,看這飛舞二字,既剛勁有力,又飄逸灑脫,像極了主角趙旭之這位少年才子的內心世界,那一刻的趙旭之,心中充滿了對文娟小姐的愛慕,文娟小姐用三次的等候和激勵,鞭策他戒掉心頭的狂躁與傲慢,腳踏實地地去尋找書法的最高境界。突然從羽大娘的劍法中找到書法靈感的趙旭之,已經不再是三年前的那個輕狂少年,三年的苦練增加了他的書法功力,剛勁有力就是功底的彰顯,而那份飄逸裏,滿是他對文娟小姐的渴望和傾慕,沉在心底的等待啊,終於跟著心底的呼喚,躍然牆上。

 

要演好這樣一個角色,沒有很強的表演功底和書法才能,是無法做到的。

 

為了練好這兩個字,伯昭不僅虛心和上海書法大師李天馬和他的弟子張森虛心求教,更要求他自己拿起毛筆,一筆一劃腳踏實地地去刻苦練習。草書飛舞二字,借簽了張知的今草流派,當時的伯昭,隻是一位普通書法愛好者,起初,他按照初學者對書法的理解,按部就班地練習,在寫完了身邊所有的報紙以後,發覺自己並沒有到達戲中飛舞二字的境界。

 

一部好電影,就是一部讓人受益的教科書,認真研究劇本的伯昭,將自己全身心地投入了戲中,是的,要想演好趙旭之這個角色,就要把自己由內而外變成趙旭之,伯昭演著演著,他也隨著劇情的變化而成長了起來,飛舞這場戲的要求,觸動著現實中的王伯昭,努力去尋找書法的另一種境界,劍法的輕重緩急,節奏起伏,情緒收放,升華了一個初學者對書法的理解和感悟,那些被條條框框約束起來的靈感與創造力,終於在伯昭的心裏爆發了出來。

 

飛舞二字,深深打動著所有愛上這部電影的觀眾和影迷,王伯昭不僅因為這部經典的作品開始走紅,也因為這部作品與書法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

 

選擇伯昭飾演趙旭之,是導演的精明,飾演趙旭之這個角色,是王伯昭一生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