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生活隨筆 (之三)如何做到“不吃晚飯養生”?
文章來源: forhong2016-08-15 23:40:22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篇關於養生的文章,題目叫“晚飯不吃,真的行嗎?老中醫教你養生”。這篇文章的內容,是中國衛生部首席健康專家、第四軍醫大學著名教授萬承奎教授在70歲那年,受邀去中央電視台所做的養生分享。文章介紹萬教授曾榮獲世界和平基金會的“自然醫學功勳獎”,還到全國各地和軍隊係統進行21世紀健康新概念和健康自我管理演講。因此,他的健康觀點深受國人追捧。我相信萬教授的觀點,不過我認為,不吃晚飯應該是根據每個人所處的生活環境和身體狀態,順其自然,而不可一味強求。

  文章介紹,萬教授的晚飯不吃的觀點,來自中醫和佛教:“過午不食”的養生之道。所謂“午”,就是中午11點—13點,過了13點就不能再吃飯了。餓了怎麽辦?可以喝果汁、吃水果。中醫和佛教提倡不吃晚飯,不是為了節約糧食,而是為了養生。文章指出,人不吃晚飯就會餓,其效果與喝開胃湯同功。因此不吃晚飯不吃虧,因為等於你喝了免費的開胃湯。這是大自然看見你不吃晚飯,而賞賜給你的,你不感到快樂嗎?緊接著,你餓一會兒就不餓了,大肥膘慢慢地消失了,你慢慢地苗條了。這就是“晚飯不吃,餓治百病”的道理。

          (鄰居家種的紫番薯)

   這碗免費的開胃湯可不好喝。我在西雅圖住的時候,也多次嚐試過不吃晚飯。每一次不僅肚子會餓的咕咕叫,頭昏眼花,全身無力,更是導致胃痛,夜裏也睡不著覺,哪裏還會感到快樂?那個時刻我情願要大自然賞賜給我一碗紅燒肉的好。最後挺不住,半夜爬起來吃東西。這個不吃晚飯的養生我嚐試過多次,也沒有成功過。

   我搬到夏威夷之後,發現我的鄰居們真沒有幾個吃晚飯的。有一次我雇請了一個五大三粗的當地人,來幫我整理院子。到了中午,我好心做了午飯請他進屋來吃,這個壯年人卻告訴我說,他沒有吃過午飯,他一天隻吃一餐。我甚是奇怪:難道你不餓嗎?他回答我說,不會餓呀!我來了這裏住了幾個月之後,現在到了下午也基本上吃不下食物,但並沒有饑餓感。反而吃晚飯會令整個身體難受,夜晚睡不好覺。我從今年二月份來到島上到現在,帶來以前天天要用的消化藥、安眠藥,還是剛來的時候服用過幾粒,幾包原止痛貼還沒打開過,但原來的肩痛腿痛的毛病,以及其他困擾我的健康問題卻都消失了。我沒有刻意追求不吃晚飯,然而我不僅不吃晚餐,我還成了素食者。這完全是一個自然的過程。

        (鄰家小弟在我家院子裏摘楊桃)

   我認為,這個自然的過程,受益於現在生活的環境跟以前完全不一樣。首先是這裏的地理環境不一樣。島上氣溫永遠都在70-80度之間,白天穿裙子,晚上睡覺蓋被子。這裏的空氣和水沒有汙染,到處開著各種各樣徇麗多彩的花草。幾乎每天夜裏下一場雨,清晨又是豔陽天。其次,這裏沒有內陸的商業喧鬧、工作上的競爭壓力。整個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都不一樣了。過去天天悶在家裏,長時間坐在電腦桌旁,現在每天在地裏勞動,每天出一身汗,感覺十分清爽。我常常笑稱,我這幾個月出的汗水比我這一輩子還多。

            (鄰居家出產的天然蜂蜜)

           (剛砍下來的香蕉)

   這裏的飲食結構與以前相比也完全不同。人們吃的水果和蔬菜,不少都是自己院子裏出產的,隨吃隨摘。飲用的是山泉水,而且還是免費的。夏威夷人在跟人打招呼,或者在信件的開頭,不是用“Hello”,而是說“Aloha”,意思是慢慢的節奏。這種生活其實很簡單,但是符合人的健康需要。正是這種宜人的氣候,天然的環境、有機的食物、慢節奏的方式,自然養成人不吃晚飯的習慣。而且,也並非完全不吃,有的時候吃一點水果,有的時候吃點新鮮的青菜,喝點湯湯水水的。身體會告訴我們,是否需要進食。

                    (朋友米婭用路邊的野花做的插花)

   我相信不吃晚餐有利於養生。但我更相信,不吃晚飯應該是根據每個人所處的生活環境和身體狀態,順其自然,而不可一味強求。不考慮環境條件,單靠個人的意願和意誌強行不吃晚飯,必適得其反,有害於健康而讓養生成為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