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在情感上綁架了子女? (心鏡)
文章來源: forhong2015-02-04 08:03:52
我不知道在心理學上, 有沒有"被情感綁架的子女"這個概念。

我所觀察到的身邊那些婆媳或嶽婿矛盾最大的家庭, 那個夾在風廂裏的兒子女兒,其實往往都來自父母情感淡薄或極為自私的家庭, 或從小被寄養在外, 或是家裏最不受寵愛的孩子, 甚至是從小就被厭棄的那個。

因為沒有母愛的基礎, 長輩才會在幾乎毫不顧及晚輩的客觀條件, 內心感受, 和小家庭幸福和睦的前提下, 提出無理的要求, 或作出傷人的舉動。 同時, 還要不斷地強調和誇大自己的辛苦犧牲愛, 占領道德製高點, 揮舞著不孝的大棒, 以逼迫子女沒有一句抱怨和反抗地就範。

而在缺乏母愛或照顧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 成年後, 比正常環境中長大的孩子, 往往對父母更言聽計從, 在物質與行動上更盡力地"孝順" 滿足父母, 而且, 麵對父母的過分要求和傷害, 寧肯妻離子散, 也絕不會在父母麵前尋求溝通,體諒與幫助。

這樣的孩子, 往往更主動對外宣揚自己家庭和睦和父母的慈愛, 不能容忍別人批評自己父母, 或質疑父母對他們的感情。

我自己感覺, 是不是這樣的孩子, 太缺乏父母的愛, 才會去徹底壓抑自己的感受與需要, 不惜一切代價地去爭取父母的認同?

是不是被忽視虐待太多, 太過疼痛, 才選擇寧可無視或扭曲現實, 也不敢直麵自己從小就根植下的一無所有的恐懼和無助?

是不是知道與父母感情的淡薄與脆弱, 知道與父母的分歧不會像正常家庭那樣被理解接納和原諒, 所以才不敢去衝突甚至辯解?

是不是得不到父母的真正的認同與愛, 即使人到中年, 都還是無法承受的噩夢?

作者:心鏡   

(這是心鏡對“誰能拯救被宰的羔羊?---讀中國家庭對婚姻的影響” 回應文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