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慈祥與殘酷的母愛:怎樣的母愛養怎樣的兒---讀“心鏡”短評“中國人的情感模式就是找媽”
文章來源: forhong2015-01-31 09:21:59
                                                
 
中國人幾千年來堅信母愛是慈祥的。但是,科學的發現對於母愛的理解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世上除了有慈祥的母愛,還有殘酷的母愛。慈祥的母愛養出的兒子都有著相同的幸福;在殘酷的母愛中長大的兒子們,卻有著各自的不幸。“心鏡”對“中國人的情感模式就是找媽”一文寫的短評,讓人再一次反思,在頌讚母愛慈祥的同時,也需要麵對母愛的殘酷---一個令人難以麵對的現實。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麵。網友鄉親們,我的新作《慈祥與殘酷:透視中國式父母之愛》中文簡體和繁體字版,已經同時登陸美國大陸發行,美洲專銷網站   http://www.rainbow-fans.com
 
我對這個短評會產生共鳴,是因為“心鏡”指出的中國人婚姻和家庭關係模式,即“代代傳遞的惡性循環”的悲涼生活,不是少數人。“心境” 提及的這些沒有長大的“奶嘴男”,不僅是中國人所熟悉的“中國式男人”,連西方人也搖頭歎為奇觀。

為什麽這種“奶嘴男”讓人歎息?因為成年的兒子,沒有能力找老婆,卻隻會找媽。反過來,他們沒有能力愛自己的妻子。所以,當他們的母親對兒媳進行莫名的抵觸、排斥、敵意和迫害時,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敢站起來保護妻子。為了母親的微笑,他們在母親麵前,對待妻子可以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冷若冰霜。甚至可以奮不顧身,忽視自己的家庭狀況,孤注一擲地滿足母親的願望。多少恩愛夫妻最終落得“孔雀東南飛”?即使沒有離婚和分居,看看我們身邊有多少“奶嘴男”製造了“搭夥過日子”的死亡婚姻?

“心鏡”的評論雖短,但字字句句戳人心窩。殘酷的母愛不是一件容易麵對的事實。因為這種母愛能搗毀兒子大腦細胞中的記憶和視覺係統,讓兒子記住母親慈祥的形象,而看不見母親的病態、甚至邪惡的行為。他們沒有力量和能力抵擋母親橫插在他們的婚姻中,一生都背負著沉重的負疚感、恐懼感和羞恥感;除了婚姻和家庭的失和,他們望著事業的頂峰,也隻能是望洋興歎。
 
“心鏡”寄語“每一個母親都能夠懂得經營好自己的婚姻,並且忍痛都要在自己成年兒子前,斬斷情感臍帶,”以結束低質量婚姻“代代相傳的惡性循環”。當我們感受自己的經曆,或者環顧周圍親朋好友的生活,我們不難想到:有一種母愛,叫慈祥;也有一種母愛,叫殘酷。而慈祥和殘酷的母愛,養育了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或者唯唯諾諾的“奶嘴男”。

            慈祥的母愛養出的男子漢都有著相同的幸福;而在殘酷的母愛中長大的“奶嘴男”,卻有著各自的不幸。“心鏡”說的好: 真正偉大的母愛,是為了孩子飛得越遠越高而驕傲, 為孩子能飛得最輕鬆無羈而活好自己,最終, 為兒子能張開強壯的羽翼, 為妻兒遮擋風雨而欣慰。。。”那省略號後麵的是,還應該包括理想的事業。對這個內容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從《慈祥與殘酷:透視中國式父母之愛》一書中得到更多的視角。的確,健康的母愛,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的,也是我們都希望能夠給予下一代的。

         《慈祥與殘酷:透視中國式父母之愛》中文簡體和繁體字版,美洲專銷網站   http://www.rainbow-fa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