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西文化”的觀念
文章來源: forhong2014-01-18 09:33:44
          
       我在文學城網站的博客裏,連載了關於父母之愛的主題之後,我注意到“中西文化”常常被涇渭分明,哪些屬於西方文化,哪些屬於中國文化;然後如“心境”所言,“各打五十大板”,或批判,或接受。但我的文字並不是在批判或者讚揚哪一種文化,我隻是嚐試著從社會科學和心理學的角度,來探測在人際關係的每一個方麵及層麵上,無條件的愛的邏輯含義與力量;以此鼓勵人們挑戰自己再思考關係的理念。

            比如對待“做自己”的理念,有人認為在美國通俗文化的熏陶下,這個理念被濫用誤解為不需要做正確的事情,不需要努力改善自己;也有人說,“做自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等等。比如認為父母希望並培養孩子成功是天經地義的;而中國父母錯的是拔苗助長等等。好像我們的思維定式一看到某種思想、某種理念,馬上跟某種“文化”接軌。
 
其實,中西方文化對“做自己”或者“培養孩子成功”的理念都是一樣的。隻不過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表達方式而以。從科學的角度上講,我們首先需要對自己誠實;其次,我們需要有勇氣評估自己或者孩子的天賦、興趣、能力、性格等,這樣才能在生活中找到滿足。
            有一位母親給我來信說,她認為她逼著女兒從小學理科沒有錯,因為現在她的女兒所學的專業很吃香,薪水很高;而且女兒也成家有了孩子。她相信這就是“中國式成功”。但是這位女士沒有問問自己:女兒生活得幸福嗎?還有一些人問我,中國人講究孝順父母,而西方的子女不管老年父母的死活,想跟孩子見個麵吃個飯還要預約等等。可是我們都曉得,不是所有西方的子女都跟父母疏遠;也不是所有的中國子女都跟父母親近,哪裏都有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家庭。有人說,中國的傳統文化若有問題的話,那麽為什麽會延續幾千年?這說明中國文化一定有其優秀的方麵;西方文化不一定處處符合中國的國情等等。然而,我們卻忽視了,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有人活不出人的風采、人的潛力、找不到人的幸福,人的滿足。中西方都有很多人不懂得享受生活。
 
            為什麽習慣劃分“中西文化”?在中國文化當中,有一種“民族哲學”,這種思想認定,這些是“西方文化”、那些是“中國文化”。但是,我在我的書裏要討論的,並非從美國文化的觀點,也不在“民族文化”的範疇之內,而是從“人心”或者“人性”的觀點出發;如果讀者僅從“民族文化”的觀點來解釋我的論點,我想不會理解書中要表達的意義:人作為人,有人的需要,即,人需要不是掙得的,從恐懼和控製中解放的承諾。

我一直在認真拜讀每一封來信,不管是公開的評語,還是私下的信件,都讓我受益匪淺,看到我自己的限製。許多理念,比如像愛,我們可以比較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表達方式;但是,我們需要跳出“民族哲學”的盒子,打開眼界,完全從另外一個嶄新的角度望過去,這樣才能看到不同的風景,並且欣賞到它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