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傳統文章”在中國發表有障礙嗎?
文章來源: forhong2013-12-21 09:11:02

       
作為一名作者,我當然希望我寫的文章,能夠在中國發表。我希望國內有更多的讀者從科學的角度,從不同的思維途徑認識中國文化。然而,隻要有讀者從我的文字裏得到一些啟發,在重新審視中國文化與我們生活的關係上,開啟新的思路,獲得新的見解,從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我覺得就已經不錯了。能夠在國內發表當然很好,但是我不會刻意追求。

最後一章“挑戰中國式父母之愛”在我的博客裏發出來之後,熱心讀者“生物學民工”寫到:我有點擔心, 這樣反傳統的文章在國內發表會不會有障礙?但是傳統文化的毒不解,中華民族永遠不會有活力,尤其是現在獨生子女時代,孩子受父母影響深重.”這種擔心很有道理,而且是事實:這種所謂“反文化”的文字在中國發表的確有很大的障礙。
 
這種障礙首先是來自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勢力。世上所有的文化和民族,對新的思想和觀念都存在著排斥和拒絕的特點,都需要一個過程,有的時候是漫長的過程。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造就人溫順地、被動地接受;而現代科技的發展,更是培養人們跟從的心態,而不是用心思考生活。所以,當一種有異於傳統文化的新思想出現的時候,比起世上許多的民族和文化,在中國會遇到更大的阻礙勢力。

第二個障礙來自中國現行的出版規則。出版社首先考量的是經濟利益。所以人家願意出版的,大多是讓人消遣的八卦娛樂,或者給人帶來立刻賺錢、獲取成功、讓人感覺良好的文字;絕不會是鼓勵人獨立思考,既看不到經濟利益,又無法給人帶來愉悅感這一類“不入流”的文章。因此,這一類書籍想要出版,作者自己必須墊付出版費。有一位著名的老作家稱這種做法為“殺雞取卵”。顯然這種做法不利於文化的健康發展。作者要麽選擇進入遊戲,要麽放棄出版。

然而,我覺得這些障礙,在網絡通訊如此發達的今天,已經不再成為障礙。我寫作的目的,是我自己享受思考、寫作的過程,並且能夠與讀者分享我的心得,與有興趣討論同一主題的讀者一同成長。如今,借助文學城的網站,已經有超過十八萬人次訪問過我的博客,除了讀者在網頁上留下評論之外,還有不少讀者給我寫信,傾述他們的心聲。此外,我也收到不少來自讀者發自中國的意見回饋。我不斷在讀者的回應中,獲得鼓勵、靈感和啟發。作為作者,我已經滿足了。

我明白,這本書讓讀者們尤其是年長的,或者在中國的讀者,思想上受到震動;我自己何嚐不是呢?可實際上這並不是“反文化”。我們一向在文學、詩歌、音樂裏歌頌我們的傳統文化,但是我們從沒有把我們的文化放在科學的顯微鏡下,看一看這個文化的成分是什麽;看一看哪些是營養,哪些是毒素。正如讀者“生物學民工”和年輕一代所希望的,隻有除去裏麵的毒素,才能讓中華傳統文化更健康地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