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蘭大血案是仇恨亞裔犯罪的弗洛伊德時刻
文章來源: 溪邊愚人2021-03-19 05:55:36

周二(3月16日),亞特蘭大地區的三家按摩院發生連環槍殺案,造成8人死亡,其中6位亞裔女性。凶手是一個21歲的白人男子羅伯特·亞倫·朗(Robert Aaron Long)。

這一槍殺事件震驚了美國,但我認為更令人震驚的是當地郡警長辦公室發言人傑伊·貝克(Jay Baker)在新聞發布會上所傳達的信息。在美國仇恨亞裔情緒甚囂塵上的當口,發生了一個專門去三家亞裔經營的按摩院槍殺的案件,幾乎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又一個仇恨亞裔犯罪”。

但貝克對著全世界宣布,凶手說了,他的動機不是仇恨亞裔。貝克還接著為凶手洗地:朗“已經受夠了”,周二那天“對他來說真是糟糕的一天,所以他做了這個事。”

當時我站在電視機前,忽然間,我以為自己穿越到了《殺死一隻知更鳥》的時代。

圖片
《殺死一隻知更鳥》首版封麵。

《殺死一隻知更鳥》是我了解美國黑人被歧視曆史的第一本啟蒙書。書中故事的重點是,一個代表正義的白人律師無法在法庭上為黑人爭取到公正。那是個黑人無辜被告無法逃脫被定罪,白人對黑人有犯法行為卻很難被定罪的年代。這一次,貝克的講話讓我恍惚間體驗了那個年代黑人的感受。

果然,人們很快挖出貝克網上的仇恨亞裔言行,包括促銷印有“新冠病毒是從支那進口的”字樣的T恤。難怪!但是,他竟然敢在新聞發布會上那樣說話,他可是代表了警方,代表了政府。這算不算南方州某些頑固不化東西的偶爾曝光?

一:亞裔美國人成了驚弓之鳥

亞特蘭大按摩店連環槍殺案讓已經處於焦慮不安狀況的亞裔美國人成了驚弓之鳥。為什麽?

最初,仇恨亞裔事件大多是那種“滾回你的國家去”語言形式的,雖然極令人不快,但還不至於有生命危險。前一時期的仇恨亞裔事件發展為頻繁的暴力襲擊,但因大多集中於中國城等華人集居地,貌似你隻要避開那樣的場所,基本上還是不用太擔心。

這一個就不同了。一個凶犯專挑亞裔經營的按摩店下手,而且還可能發生在任何地區。那麽,今天是按摩店,明天可以是餐館,後天可以是任何店家。所以就產生了人人自危的效果。在我看來,亞特蘭大按摩店連環槍殺應該是仇恨亞裔犯罪的弗洛伊德時刻:亞裔正麵對著嚴重的種族歧視威脅,誰都可能成為下一個受害人,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

對了,這個槍擊案還打破了有些人腦子裏的一個概念:暴力襲擊都是黑人幹的。豈不知,美國曆史上最暴力的從來都是白人,黑人暴力連白人暴力的一個零頭都夠不上。FBI局長和國土安全部一次次警告最大的威脅來自國內的白人至上,不是沒有原因的。

2020年大選前,我多次撰文,警告華人別隻顧爬藤了,白人至上主義抬頭才是最大威脅,不能為了眼前小利選川普,那是被賣了還在幫人數錢。但是,我的苦口婆心沒能進去幾個耳朵。希望現在血淋淋的事實能夠喚醒還在沉睡的同胞。

二:美國曆史上華人一再成為替罪羊

2020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之一,華裔楊安澤曾經說過,促使他下決心出來競選的原因之一是,不希望留給下一代一個充滿歧視的美國。他甚至說,如果我們不做什麽,我們的下一代將麵臨當年猶太人那樣的遭遇。

我懂楊安澤的意思。30年前,在曼哈頓街上走,很可能兩三個星期都看不見一個亞裔麵孔。但是十多年前開始,任何時候在曼哈頓街上隨便掃一眼,幾乎一定可以看見不止一個亞裔臉。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接受亞裔麵孔成為生活中的“常態”。

楊安澤這樣經曆的人,從小在一個出了家門就看不見亞裔麵孔的環境中長大,深深懂得亞裔曾經是怎樣一個隻能低頭幹活,不能抬頭說話的群體。他見證了亞裔地位的迅速提升和人口數量的急劇增加,也清醒地知道,於此同時發生的是產業自動化和企業外遷造成的大量失業。曆史經驗告訴他,很可能會出現我們成為替罪羊的情況。

華人在美國的曆史是從被歧視開始的。且不說《排華法案》,想得出來嗎,今天的“模範少數族裔”,在1850年代被美國媒體描述為工人階層裏的渣,“黑人身上的陋習他們都有,黑人的美德他們卻一點也不具備”。這就告訴我們,我們成為模範不是因為我們優秀,而是出於貶低其他族裔的需要。我們被誇和被貶的根源都是歧視。

因為種族歧視,因為白人至上,一旦麵臨經濟蕭條,或者是疫情這樣的“自然災害”,就總是需要替罪羊。而“天然”是外來人的亞裔,成為替罪羊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而我們至少在經濟上步入社會上層的“成就”,隻會成為妒忌和仇恨的理由。

三:美國的種族歧視根深蒂固,我們的路還很長

要去除我們麵臨的威脅,就必須去除種族歧視,去除白人至上。但這是非常艱難的一件事情。看看那些罵“滾回你的國家去”的人所表現出的憤怒;想想什麽樣的仇恨會讓一個人連續跑三家按摩店連環殺人;又是怎樣的歧視,才會在光天化日之下把一個大活人跪死;再看看貝克居然會為凶手的殺人動機辯護。

也許最說明問題的是這個故事:1955年,14歲的黑人男孩愛默特·提爾(Emmett Till)無辜慘遭私刑,被打得麵目全非後投入河中。憤怒的媽媽舉行了一個開館葬禮,讓全世界都看看白人的暴行。提爾之死成了後來民權運動的一根導火索,但是,有關提爾的在公眾場合的紀念牌一次次被毀,至今沒有停止過。是什麽樣的仇恨連一個14歲孩子死後的紀念牌也不能放過?我們的路真的很長很長。

圖片
madison365.com組織遊行抗議活動的廣告。(madison365.com網站截屏。)

 

這一次槍擊案把亞裔嚇著了,也激怒了,大家誓言團結起來,群策群力,共同努力。已經有很多人行動起來,成立了各種組織,或是做輿論宣傳,或是去網上搜凶手和警方發言人貝克與仇恨、歧視有關的言論。曾為海外華人微信的生存打官司的幾個律師也在準備成立一個非營利的律師組織,專門為遭遇仇恨犯罪的亞裔受害者提供服務。也有一些民間組織擔當起老人外出時的護送事項。總統拜登和副總統賀錦麗將在周五與亞特蘭大亞裔社區領袖和社會活動者見麵。

但這些都隻是權宜之計。政府的造輿論和所謂加強警力,也是治標不治本,甚至連治標都不一定做得到,因為你在明處,襲擊的人在暗處,防不勝防。所以亞裔才成了驚弓之鳥,才產生了束手無策的感覺。

真正治本的辦法是營造一個良好的大環境,一個徹底摒棄種族歧視和白人至上的環境。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把根深蒂固的白人至上從人們的觀念中去除,並沒有現成的路可走。也許,最有效的手段是避免出現“危機”狀況。比如,推行縮小貧富差距的政策,建立一定的社會安全網,不把人逼上絕望的道路。不要忘了,川普的選民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出於絕望才對川普這樣一個奇葩的“局外人”做一次嚐試。所以,很可能經濟手段才是最有效的方式,既不給種族歧視被激發出來的機會。當然,有些人是不可能改變的,那麽就隻能靠換代來淡化了。所以,教育也是關鍵。所有這些都需要投資。

要實現上述策略,就必須有相應的政策。如果讀者您也認可這樣的策略,那麽就請把您的選票投給推行相應政策的政黨吧。是的,這樣看,就是投票民主黨了。不是不可以投票共和黨,但共和黨至少要用誠意來爭取選票。

2020年9月,眾議院以243-164的投票結果通過了一項決議,譴責因為新冠疫情歧視亞裔美國人的行為。隻有14個共和黨議員投票讚成,164張反對票全部來自共和黨。

一個很簡單的法案,沒有別的內容,隻是譴責利用新冠疫情進行種族歧視,居然有那麽多共和黨議員無法投讚成票。為什麽?最大的可能就是不敢得罪川普,不敢得罪基本盤選民。這難道不說明了這是怎樣一個政黨,依靠的是怎樣的基本盤?當時參議院是共和黨多數,該法案當然就連投票的機會也沒有了。

四:隻要有一個地方的不公正就是對所有地方公正的威脅

一天前,費城一個27歲的亞裔男青年發了一個視頻,說他以前走在街上時總是塞個耳機聽音樂。但是這次按摩店槍擊案之後,他失去了這樣做的“特權”,因為他感覺已經不可能很有安全感地這樣在街上邊走路邊聽音樂了。該男子強抑情緒做的這個視頻讓人心顫,但也讓人對其他族裔的遭遇感同身受。911之後,穆斯林人過的就是這樣的日子。黑人更是長期沒有安全感,承受嚴重的壓抑。

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一句話堪稱至理名言:“隻要有一個地方的不公正就是對所有地方公正的威脅。”所以,我們不僅要為亞裔的安全和利益努力,還要為所有族裔的安全和利益努力,哪怕是為了我們自己也必須這樣做。

其實,當偶然有人被吼“滾回你的國家去”的時候,所有人都是不安全的;當暴力襲擊隻是發生在中國城的時候,所有人都是不安全的;當按摩院的槍擊案發生後,絕對是所有人都不感覺安全了。

讓我們記住前人的忠告吧:

First they came for the Socialists, and I did not speak out—

Because I was not a Socialist.

Then they came for the Trade Unionists, and I did not speak out—

Because I was not a Trade Unionist.

Then they came for the Jews, and I did not speak out—

Because I was not a Jew.

Then they came for me—and there was no one left to speak for me.

首先他們是來抓社會主義者,我沒有說話 -

因為我不是社會主義者。

然後他們來抓工會工作人員,我沒有說話 -

因為我不是工會會員。

接下來他們來抓猶太人,我沒有說話 -

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然後他們來抓我 - 而那時已經沒有人可以為我說話了。

最後,介紹一下《殺死一隻知更鳥》(To kill a Mockingbird)這本書的一些冷知識。根據維基百科,該書1999年被《圖書館雜誌》的讀者評選為“20世紀最佳小說”。2006年,美國圖書館員編製了一個單子,用於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哪本書是每個成年人死前都應該讀的?”《殺死一隻知更鳥》名列第一。2008年,2千多Play.com的讀者將其評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小說”。《每日電訊報》也把這本書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小說。

這本出版於1960年的書是其作者Harper Lee的處女作。有意思的是,Lee直到2015年快90歲時才出版了第二本書,作為《殺死一隻知更鳥》的續集,一本相當有爭議的書。後來人們才知道,其實續集是《殺死一隻知更鳥》的第一個版本,初稿完成於50年代。

 

參考資料: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wonk/wp/2016/11/19/the-real-secret-to-asian-american-success-was-not-education/?from=singlemessage

https://www.nbcnews.com/news/asian-america/asian-americans-call-out-republicans-who-opposed-anti-racism-measure-n1240870

 本文由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於“加拿大和美國必讀”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