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與現實 — 再談李將軍塑像真相
文章來源: 溪邊愚人2017-08-28 18:19:11

近日來中文媒體有關夏洛茨維爾市拆除羅伯特·李(Robert E. Lee)將軍塑像的文章既鋪天蓋地又魚目混珠,讓人難辨真偽。有些公眾號更是利用這一機會,以偷梁換柱的手法混淆概念,擾亂視聽。也許回顧一下真實的曆史會幫助我們理清邏輯;審視一下現實的真相,可以消除我們曾經有過的盲區。

 

白人至上的複興是曆史的倒退

 

縱觀美國曆史,白人至上在早期占據絕對統治地位,這尤其體現在移民政策上。1790年3月26日,美國曆史上的第一個移民法誕生,而該法規定,隻有自由的白人能夠移民。隨後不同版本的移民法也是以各種方式限製非白人移民,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在移民法中比較徹底地去除了白人至上的成分,華人才能夠合法移民。

 

但是,白人至上是一種潛意識,它永遠不會徹底死亡,一旦土壤、氣候合適就又會抬頭。而社會上始終有一小撮極端右翼領袖人物,一有機會就煽風點火,引發白人至上勢力的回升。“美國華人”曾發一文《曆史輪回,凜冬又至,風暴中李將軍塑像背後的真相?》,揭示了這一反複輪回的曆史,其中一段這樣說:

 

三K黨是美國曆史上最臭名昭著、罪行累累的仇恨組織。研究一下三K黨三起三落的曆史,你就會發現每當民權運動高漲,三K黨運動也會同時高漲。始於1915年的第二次三K黨(注:曆史上共有三次三K黨,名稱一樣但有一定區別)到了20年代也進入了迅速發展時期。到了夏洛茨維爾的李將軍塑像建成的1924年,三K黨的全國會員達到6百萬之眾。那幾年每年要在首都華盛頓舉行大規模的三K黨遊行。

 

曆史會告訴我們現在的年代在白人至上的興衰史上究竟是處於巔峰還是低穀。但無論將來如何定位,我們不能否認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現象:以前,哪怕是在白人至上的興盛期,那些極右翼人士也是蒙麵出場的;今天,他們居然脫去了麵具!這裏麵,川普總統的作用不可低估。川普借反對政治正確為由,口無遮攔,無視道德底線,這才造成極右翼分子有恃無恐,徹底破了戒。而這也是從反麵告訴我們,拋棄政治正確就等於是打開潘多拉盒子!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政策。兩害相權取其輕,我們不希望政治正確走過頭,但我們更不能沒有政治正確

 

說白了,這是一場白人至上與普世價值的抗爭。曆史上,在不同的回合中,雙方各有進退,但幸運的美國總是在關鍵的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今天,如果我們不分辨大是大非,不堅決揭露、譴責白人至上的邪惡,難保曆史不會在我們手裏走向倒退。

 

上麵所提《曆史輪回》一文最後的結語是“對於從棺材裏爬出來的三K黨、新納粹和白人至上主義者,我們沒有左右之分,我們必須也隻能並肩作戰。”

 

 

李將軍代表的是曆史的哪一麵?

 

美國極右翼一個有組織、有係統的作為就是在全國範圍樹立各種雕像或其他紀念物,而這類紀念物的作用是扭曲曆史。其手法往往是(1)在文字說明上下功夫,以不完全的曆史給人誤解。(2)以扭曲曆史的手法改變人物的曆史地位。如果我們審視一下李將軍在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也許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李將軍的雕像是否屬於第二種手法。

 

有關李將軍的傳記很多,其中有的沒能做到忠於曆史。原因很簡單,有的傳記是為了記錄曆史,而有的卻是為某個政治目的服務的。 Michael Korda寫的《Clouds of Glory: The Life and Legend of Robert E. Lee》(《聳入雲端的榮耀:羅伯特·李的生平與傳奇》)就是一個例子。這是李將軍無數傳記中的一部,也是一部把李將軍過分美化的著作。所以,如果我們讀到對某人物的評價是一麵倒的文章或書,不妨心中打個問號,不妨同時讀幾篇書評,以求得比較全麵的認識。

 

“美國華人”也發過一文《李將軍的是非功過兼談對其雕像的寬容意味著什麽》,撥開迷霧,對李將軍生平的是非功過做了雖然簡單卻是真實的總結。簡單地說就是,李是一位軍事天才,南北戰爭中南方如果沒有他,早就敗了。而李的軍事天才是他唯一的建樹,是他唯一可以成就地位的方麵。那種他本人是反對奴隸製的說法是毫無事實根據的(細節見原文)。現在來看,說南北戰爭中北方是進步的一方應該沒有異議吧?而李將軍將其軍事天才貢獻於落後的一方,於曆史而言,是沒有正麵意義的,是阻礙社會進步的

 

李將軍的軍事才華在美國的軍事博物館中有其地位,有真實記載,他在南北戰爭中的作用也將載入史冊。而雕像是供人景仰的物件,是用來紀念正麵人物的。比如華盛頓,比如傑斐遜,他們都在美國曆史上起到了獨特的作用,都是在曆史的關鍵時刻把國家、社會往進步的方向推,因而是曆史上的偉人。川普總統以及各種中文媒體把李將軍與兩位國父做類比是故意偷梁換柱,混淆是非。兩位國父確實都擁有奴隸,但他們是在南北戰爭爆發前半個世紀就過世的人,豈能與李將軍時代相提並論!而李將軍的的確確是在關鍵時刻選擇站在將曆史拉向倒退的一邊。脫離他們所處的時代與背景做比較,往好處說是無知,往壞處說是混淆是非。

 

說到底,真實地記錄曆史是一回事,樹立塑像是另外一回事。說去除李將軍的塑像就是不忠實於曆史是偷換概念。在被指出兩者的區別後依然堅持這樣說的,非傻即壞。

 

 

篡改曆史不是危言聳聽

 

美國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國度,而這也造成各種謠言能夠冠冕堂皇地到處傳播。造謠的代價很小,辟謠卻需要花費10倍的力氣。

 

有學者出過專著揭露曆史真相被扭曲的現象,The Modern Scholar(現代學者)出版的社會學家和曆史學家James W. Loewen所著的有聲讀物《Rethinking Our Past: Recognizing Facts, Fictions, and Lies in American History》(重新思考我們的過去:識別美國曆史中的事實,虛幻和謊言),就是這樣一個作品。該讀物揭露了美國部分地方紀念物不屬實的地方,有的甚至是顛倒黑白的,真是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The Modern Scholar的作品來自於各個大學的教授,且大部分讀物可以免費下載,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下載或到圖書館去借來聽一聽。

 

Loewen這個有聲讀物中的一個章節來自於他的一本書《Lies My Teacher Told Me: Everything Your American History Textbook Got Wrong》(我的老師告訴我的謊言:你美國曆史教科書中的錯誤論集),這是他收集了來自全國各州不同學區的教材,發現錯誤百出才為此出書,以正視聽。筆者就曾親曆女兒回家說,學校曆史課上,老師說當初南北戰爭的實際起因並不是奴隸製,經濟狀況的矛盾才是真正的原因而這正是被學術界反複糾正的。事實上這次夏洛茨維爾事件發生後,中文媒體中再次有這樣的言論出現,可見一旦有謠言出現,要保證真相能夠主導,需要長期的艱苦努力。重要的事情需要不斷重複:經濟原因是存在的,但不至於到打仗的地步。當初南北方走向戰爭真正的、根本的原因是奴隸製。

 

Loewen在這個有聲讀物中還特別提到了《飄》(Gone With the Wind),提到了這部常年風靡的小說中表現的族裔關係沒有半點曆史真實性可言。因為不忠實於曆史,偏還小說、電影及各類劇目都暢銷,毒害就更深、更廣。

 

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傑斐遜紀念館

 

估計大部分人都去過首都華盛頓特區的那個傑斐遜紀念館,館內刻著的傑斐遜自傳就極具欺騙性。上麵寫著:“就命運之書而言,沒有什麽是比這些(黑)人應該獲得自由寫的更確定了(Nothing is more certainly written in the book of fate than that these [the Negro] people are to be free)”。但這隻是完整一句話中的前半句,接下來的沒有被刻上去的後半句是這樣的:“同樣確定的是,這兩個種族(指白人與黑人),雖然享受同等的自由,卻是不能生活於同樣的政府之下的。自然、習慣和觀念,在他們之間劃出了不可磨滅的分界線(Nor is it less certain that the two races, equally free, cannot live in the same government. Nature, habit, opinion has drawn indelible lines of distinction between them)。” 同樣屬於曆史真相的是,傑斐遜的類似言論對當時遣送黑人回非洲的運動起了很大的作用。

 

其實,一個真實的傑斐遜就已經夠偉大了,他在美國曆史上的地位是沒有人能夠替代的。如此“美化”,不僅是畫蛇添足,更是貽害子孫。

 

如果說如此“正規”的紀念館都沒有做到完完全全地忠實於曆史,各個地方的小型紀念物就更難保證靠譜了。所以我們對待曆史紀念物和各類讀物,都要有慎重對待的心態,對漫天謠言的某些中文媒體更是要時刻有警惕之心。

 

 

極右翼分子遊行抗議為哪般?

 

既然美國是一個民主國家,要不要去掉李將軍或任何一個人的塑像或紀念物,都可以也應該走民主程序。事實上夏洛茨維爾市在決定要不要拆除李將軍塑像時也確實是按照法律程序做的,現在正處於打官司的狀況。無論是讚成還是反對拆的都可在法庭上試身手,沒必要搞遊行示威。

 

但是,極右翼分子就是借這個理由集各州之力,舉行了千人的火把遊行,遊行時呼的就是白人至上的口號,是公開鼓吹廣受社會輿論譴責的3K黨及新納粹。他們的遊行抗議與李將軍有任何關係嗎?難道李將軍是3K黨及新納粹的代言人嗎?

 

我要說,如果李將軍的塑像成了3K黨及新納粹等社會最邪惡勢力的集結號,不是更彰顯了塑像的負麵作用,不是更應該考慮拆除嗎?!

 

【一點補充】

昨天晚上發的文,今天一看,沒想到一個舊話題居然還是有不少人讀。看了留言,覺得有必要做一點補充。

 

有這樣一個留言:

你考慮過拆除的負麵作用嗎? :)What's next? Are we burning books? 如果下次種族主義者用《飄》來為奴隸製辯護呢?

 

我的回複:

應該說任何事情都是有正負兩麵作用的吧?我非常欣賞美國的一個核心文化:兩害相權取其輕。我個人的觀點是不拆的負麵作用更大。而且我也說過了,這是一個民主程序,讓這個程序走下去,最後的結果是拆還是不拆都可以接受。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揭示真相,就這件事而言就是要知道李將軍到底在美國曆史上起了一個怎樣的作用。把真相展示出來,每個人可以形成自己的觀點。這也是我一向堅持的:不求改變任何人,隻求展示真相。雖然我會說出我個人的觀點,我並不指望別人一定要同意。我想這個態度也同時回答了你後麵的幾個問題。

 

其實,在一個民主社會,所謂“Are we burning books?”的問題是不存在的,這隻是某些媒體別有用心的煽風點火,如果跟風,就是中計了。相反,現任美國總統在以各種手段削弱現存的民主機製,這才是最危險的,任其發展下去,是真的會讓這個社會走到焚書的地步的。

 

但是,對《飄》,我還想再多說幾句。看見某微信公眾號發文“電影《飄》在美國慘遭下架了,您知道是啥原因嗎?”說是某個影院停映了《飄》。我不知道具體細節,但不管怎樣這不說明任何問題。我要說的是該文的誤導非常非常嚴重。第一,標題給人的感覺是《飄》在全美國下架了。說輕了是誤導,說重了是造謠。事實是,無論是書還是DVD,店裏依然在出售,圖書館依然在出借。第二,該文極為煽情,一如該公眾號的文風,卻不觸及一個最關鍵的問題:《飄》是不是忠實於曆史了?不容置疑,《飄》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文學作品。但同時也不可否認的是,其中族裔關係的描述,沒有半點真實性可言,這不是我說的,是學者說的。該不該下架?Once again,這是一個民主程序的問題,不是什麽人可以說了算的。我不相信《飄》最終真的會遭遇下架的命運。至於某個影院停映了隻是暫時的事情,是不希望在這個特殊時期引發新的事件而已。我們不妨靜觀其變。有的時候,我們需要的隻是時間和耐心。但是一個大肆造謠的公眾號有眾多粉絲,真的讓人無語。

 

還有一個留言這樣說“李將軍是為自由而戰”。我一般不是有留言必答的,但確實是打算回複這一個,因為太誤導。但就在我碼字的時候,有網友答複了,而且回答得那麽好!我就copy在這裏。不過我還要加一句:因為當時的曆史條件,奴隸是沒有發聲的權利的,說那時南方的奴隸主就是代表了南方的意誌也是不合適的。下麵是網友的答複:

 

人都是為自由而戰的,有人為被奴役而戰嗎?要問的問題是“為誰的自由而戰?”“為什麽樣的自由而戰?”。為保持奴役別人的自由而戰,這種戰鬥的意誌和信念不是現世的價值,甚至也不是1860年的價值。 
為州權而戰是唯一說的過去的台麵上的理由,那你南方為什麽要先動手呢?比如夫妻離婚,這個是各自的自由。一方一旦提出離婚立刻動手將另一方趕出家門,其正當性何在?即使你有理由認為這房子是你的,也要照顧到夫妻一場的事實,盡量理性安排。難道可以將一方打的鼻青臉腫趕出家門,然後用離婚自由來justify? 

 

還有一個留言也非常好。既然做了補充,就一並補充在這裏吧:

 

掃把不到,灰塵不會自己跑掉.內戰結束,林肯遇刺.接任的副總統Johnson 出身南方,在任期對南方舊勢力清算不徹底,遺患至今.在這爭辯拆與不拆的時候.有人想過沒有,為什麽李之流的塑像在美國比林肯和北方統帥格蘭特還多?難道林肯不比羅伯特李更值得紀念嗎.這些塑像絕不是紀念曆史那麽簡單

 

本文首發於“美國華人”公眾號(ID: ChineseAmericans)(鏈接)

 

更多博文

我的文章係列
美國大學AA平權法案的前世今生及亞裔的何去何從
真的希望你過得好!
鮮為人知的癌症新說 – 正確解讀統計數據
如果當初嫁給他?
70年代大舅眼裏的上海
有這樣兩種中國人
什麽是民主,我們真懂了嗎?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島 – 看看我們都帶些什麽!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島 – 青島人生活簡單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島 – 洗海澡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島 – 表哥、表姐們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島 – 吃的特殊記憶和老少酒鬼

我家隔壁有點傳奇色彩的鄰居係列
我家隔壁有點傳奇色彩的鄰居 – 開篇
我家隔壁有點傳奇色彩的鄰居 – 後記
我家隔壁有點傳奇色彩的鄰居(續) – 來自徐家姐妹的反饋

育兒篇係列
與女兒談戀愛、婚姻、生活
談海外華人到底該不該逼孩子學琴和中文
到底該不該推娃—老調新談

美國點滴係列
五角大樓文件事件真相(3)-- 美國媒體在最高法院鬥智鬥勇
我在美國占便宜的事 (一)戇人有戇福
美國點滴(七)也談西方的公平概念
美國點滴(二)紐約地鐵與上海地鐵之比較
在美國,保健品和藥品的關鍵區別是什麽?
美國黑人和白人對不公待遇的不同應對方式

美國教育係列
美國專家對聰明孩子與天才孩子的比較
美國高三學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