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的軟肋你知道嗎?
文章來源: 小思維2014-01-11 22:22:59

這個問題答案似乎簡單,我們太注重灌輸知識,過分強調考試,死命地追求學而優
則士。這個結論也許有些偏激,其實問題不能完全這麽看。因為在我們親愛的祖國,
不少當事人並不認為我們教育製度有何弊病。應試教育沒有錯,學知識沒有錯,教學
問本身也沒有過,適當補習也沒什麽不好。那我們認為中國教育的弊病究竟在哪兒?
怎樣才能改變多年的疾患呢?

據俺的非常初淺感覺,主要的毛病應該有兩個(當然深層次東西很多,我們暫且不
去分析)。第一,過分追求分數第一,不注重能力的培養,也不關注學生的身體情
況。第二,不是有意識的引導及造就人才,也不知道高分者將來是否是個人才。考
上大學就完成曆史使命, 成了進入優越階層或捧回鐵飯碗的敲門磚。因此是學習和
能力培養並沒有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了高分低能現象,此況一日不糾正中國就不
會健康地發展,因而出現瓶頸的現象。

機械地學習的最大危害是損壞身體,而生活的一個主要條件是身體健康。健康的定義
是:“一種完整的肉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良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傷殘。”
 也就是說健康不單是生理功能上的, 也有心理上的。然而我們的師生在長期壓力
下,沒有目的地盲目學習。由於過分強調考試,身心疲憊,產生不滿,甚至仇恨,
進而精神分裂,很不人道。嚴重情況身體也會垮掉或成慢性病。在這種環境中成長
的人,如何有真正理想,抱負,希望?因此,教育工作者要考慮培養健康的人。

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教育相比,我們大家都知道自己不足但為何又不改良呢?讓人
焦慮的是,我們正在培養病態的下一代,卻不聞不問,聽之任之。學校把健康的人
變成了行屍走肉的僵蟲, 學的知識又有何用?教師及校長不關心學生的健康, 灌輸
盡可能大量的知識給學生,以便盡快獲得半工業社會所需要的知識。從父母方麵來
說,他們也認為把知識學到手就萬事大吉,拿個名牌大學的文憑就不欠東風。因此
為孩子找個好的學校好老師而不惜花巨大的代價,鍥而不舍,甚至走後門。

反觀西方教育更重視人的精神享受。家庭教育一開始就注重培養一個身體健康,身
心健全,具備有用知識(創造力強)的人,必然有益於社會發展。中 西教育差別,恰
切地反映出兩種社會製度和文化傳統區別一樣深刻而源遠流長。相對而言,西方學
生動手能力強,而中國學生書本知識、理論知識似乎更多。一個典 型特質是西方學
生的獨立思考及批判能力遠強於中國學生。因為我們看重的是現存的知識,他們看
重的是新想法,新主意。也許西方學生的勤奮程度不如中國學生 (他們的尖子生其
實非常用功)。 但豐富的校園生活(球賽、聚餐、交朋友,等等)應該更適合尖端
人才的培育,當然也會淘汰那些不愛學習,或不求上進的學生。西方學校對學生抱
一種自生自滅的態度,很少強製,你是天才靠自己奮鬥冒尖,你不求上進而落敗,
責任當然在自己身上,叫咎由自取。中國大學的重心在課堂,課後背;而在美國,
圖書館,試驗室同課堂是平分秋色,學的東西不一樣。

怎樣才能培養真正的創造力呢?方法肯定很多。兒童期玩遊戲就是一個最好辦法,
可至心靈手巧。遊戲之妙在於兒童的童趣,童年的遊戲是培養兒童創造力的最高形
式。讓孩子玩一些動手玩具(勒狗,我的兩個孩子都玩過很多),就是送給孩子最
好的禮物。即便是學習也要心情愉快,啟發為重,並要勞逸結合,以效率取勝。另
一個方法是讓孩子從小學起做自然科學試驗,比如酸堿 中和,測溫度,吹肥皂泡。
再就是動手做模型,比如軍艦,收音機等等。對成人學生當然方法更豐富,不能一
概而論,應因勢利導,循循善誘。。。

教師的素質亦非常重要,必須具備正確的人生觀,要有真才實學,要與人為善,不
要授人以魚,而是授人以漁。大學生,高中或初中生完全有獨立的判斷力,如正確
引導,事半功倍。

大量的尖深的作業是嚴重的負擔,無法使學生愛上學習,反而產生厭倦情緒。限製
學生的種種自由, 學生壓力過大。即便是他們獲得很高的學曆和大量的知識,還是
不能適應複雜社會的驚濤駭浪。以一個機械地頭腦思考和解決問題,在社會生活中
必然不能取勝。這就是為何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國的教育太死板,通過一味添壓式及填鴨式的傳統學習方法,抹煞學生求知欲。
學生感到壓力重重,包袱過大。就會逃學,欺騙作弊, 甚 至跳樓自殺。目前自習的
時間太多,不是自由的學習而是強迫高壓下自習(沒有必要配班主任)。補習班是
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補習班的存在令廣大家長頭痛不已還得送上門去,當然家長
望子成龍也拚命送 子女上補習班可以理解。某些教師為了在工資之外賺些外塊故意
留些知識課堂不講,課餘辦班補習,這僅是中國社會道德淪喪,無章混亂地一個側
麵。

中國的學生從小就被強迫著去學習很多東西,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不知道為什麽
而學的。老實人(像俺們這類)努力地盲目的學,僅僅是為了考出個好成績,以得
到父母和老師的表揚, 還有同學的羨慕。是一種虛榮心作祟。如此慢慢地在學生的
意識中就形成了這樣一種錯誤的學習意識──為了考試而學習,作個好孩子去背書,
在暗中較勁比賽,最後導致了學生們動手和實踐能力的下降,殊不知死記的東西是
靠不住的。應該學會以知識去獲取新東西,舉一番三,逐類旁通。

我們的教師和家長還聯手刁難學生,學生一旦犯了 什麽事情,就要通知家長,把責
任推到家長這裏。教師應該把他們教育好,卻把責任推回給家長。學生感到壓力大
而無助,恐懼學校,又厭惡家庭。由於過分嚴勵,不竟不能教學生做好人,反倒教
學生做壞人。做不完作業或拷不及格,學生隻好欺騙自己的父母,欺騙老師。騙局
被揭穿的時候,大人又會大動肝火,嚴懲孩子,如此成了惡性循環。

中國的教育是曆史的倒退,已病入膏肓,同過去的科舉製度相比好不到哪兒去。我
們把幾千年的腐朽教育方式,當“傳統的教育模式”延續著,什麽應試教育,已不
適用於當今社會需求。如此封建的教育體 製還夾著環環相扣的利潤鏈,殘害著一代
又一代中國人,高考和八股文差不多。所謂八股文,根據《現代漢語詞典》上的解
釋為:“明清科舉製度的一種考試文體,段落有嚴格規定,每篇有破題、承題、起
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等部分組成。從起股到束股的四個部分,其中
都 有兩股相互排比的文字,共為八股。內容空泛,形式死板,束縛人的思想。”現
在少有人寫八股文了,但空洞死板的文章、講演等任隨處可見。當時如此死板、荒
誕、失敗的考試形式,犧牲了多少有才之士?遺憾的是,我們至今任然在壓製人性,
束縛思想!也許有人反駁,中國名校畢業生在西方也能混個教授,或當個工程師,
或總經理。須知這不是目標啊。

中 國教育的弊端積勞成疾,可我們還熟視無睹,不去改革,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中國的教育,是那種傳統式的,死板的教育。追溯到封建製度時期一年一度的科舉
考 試,考的內容很死板,題目是被定死的,就似我們現在的命題作文(依然評分非
常古板)。這樣的考試製度,一直延續了許多朝代。文革之後的高考製度,在初期
確實有選拔人才的正麵效應。可現在中國實行的是一切為了考試。 “高考指揮棒一
揮,大家都得跟著轉。”雖然我們提出要跟世界接軌,提出了 “廢除應試教育,實
施素質教育”的口號。可實際上我們還在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應試教育。尤其是對
高三學生,成天學習,忙的一塌糊讀,更無素質教育可言。是一個大敗筆。

怎麽才能克服或減少這種弊端。既然不能完全廢除高考。因為在中國目前來講相對
其他體係高考是最公正的,要不然更亂。愚認為應該以書麵考試為主,其他測試為
輔,綜合素質兼顧的原則。考試每年至少兩次(自然壓力下減)。錄取學生時要全
麵考核,考試隻占一半。另一半包括1)寫短文,2)參加社會活動,社團工作,及
自願服務情況,3)特殊才能如各種藝術體育獎,4)組織領導能力如建立社團,組
織學生會工作等。這樣選擇的人才必定是健康地,有益於社會的人。更重要的是他
們將有創造力,可塑性強。

以俺的小子為例,既沒有死記硬背,也不需要全優成績,卻能考上哈佛。當然是按
美國方式進行學習地。我們應提倡冒險精神,讓孩子去選擇自己愛好的事業,全身
心投入地奮鬥,成功可能性大。這樣才有可能造就出頂尖的大師級別的人才。

中 國的經濟正在高速發展,許多方麵都在進步,可教育方麵的失敗,嚴重影響了中
國進步的速度,不利於培養諾貝爾級的大師或棟梁之才。這直接影響我們的高新技
術 的發展,阻礙國家大型企業地國際競爭力。使我們的產品隻能是低端,勞動密集
型低利潤的企業(錢大部分被人賺走)。我們教育形式的陳舊、老套、死板,不僅
起不了促進作用,反而毀掉了許多有用的人才!

警醒吧,睡獅的經濟已經覺醒。我們的教育呢?如果我們都為中國教育呼籲一下,
也許不用等到下一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