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遊貝克山Mount Baker
文章來源: 水星982022-11-02 07:56:03

  金秋十月,美國邊境免除了核酸檢測,加拿大政府也取消了Arrive Canada的入關要求,久違了的貝克山Mount Baker之行又重新提上了日程。

  貝克山位於美國華盛頓州西北處,距離溫哥華100多公裏,比到西雅圖還近了許多。海拔高度3266米,終年白雪皚皚。每逢晴天,在大溫哥華地區的大多數地方,可以清晰地看到東南方向貝克山的雄姿。

                       ( 網絡圖片 )   前景是溫哥華市中心

  華盛頓州還有另外一座雷尼爾山Mount Rainier, 形狀和貝克山非常相似。一次參觀波音公司,在咖啡廳外麵的陽台上,隻見左邊是貝克山,右邊是雷尼爾山,雙峰入雲,壁立千仞,觀者無不動容。

  因為離的近,多年來拜訪過十幾次貝克山,春夏秋冬均有報到。不幸疫情出現,兩三年再未有光顧。每每遙望似乎觸手可及的山峰卻不能前往,實在是鬱悶不已。

  如今邊境終於解封,又遇上多年不見的持續大晴天,盡管幹旱引起多處地方的山火會影響景觀,但還是擋不住我們重遊貝克山的熱情。

  駕車40多分鍾到達美加邊境Sumus,幾分鍾以後過關,再行駛40多分鍾,抵達山腳 的取景湖Picture Lake。

  這是貝克山的地標景點,也是入山的必經之路。顧名思義,平靜的取景湖倒映著巍峨的沙克什山 Mt Shuksan,經常有眾遊客的長槍短炮架在湖邊取景。和圓錐形秀美柔潤的貝克山相比,棱角分明的沙克什山猶如守護在旁的衛士,身上的幾條大冰川如同給它披上了圍巾,增添了幾分瀟灑。

    山火的影響讓視覺大打折扣,湖麵背後的沙可什山,朦朦朧朧,似乎不願顯現真麵目。

  幾年前沒有山火時拍的照片,清晰很多。

                              (舊時照片)

    湖邊怪石嶙峋,危峰兀立,亭亭石上鬆,瑟瑟穀中風。

  行至半山腰,眼前寬闊的山坡緩緩蔓延開去,蒼鬆挺立,紅花相伴。虛虛實實,如夢如幻。

  山火引起的煙霾漂浮在空中,居然造成太陽光產生的多彩光束。這可真是陰差陽錯,歪打正著。

  幹燥的天氣讓馬劄馬湖Mazama Lake的湖水減少了很多,不過仍然猶如白銀盤裏一青螺,讓遊客心中頓感清涼。

  以前來時,湖水清澈晶瑩,麵積也大去許多。

                          ( 舊時照片)

 上得山頂,兩座山峰同時出現眼前。左邊的沙克什山,是一座冰河切割所成的山峰,形態菱角分明、剛硬有力,上麵鋪滿了終年不化的大小冰川,如同一位身披白色戰袍的將軍巍然聳立。右側是有著完美錐形峰頂的貝克山,中間則是連綿的山峰,挺拔壯觀,撼人心魄。

  遠處翠湖若隱若現,一汪綠水,幾分妖嬈。

  若幹年前在湖水的近處所拍,碧水有若綢緞,柔情綿綿。

                        (舊時照片)

  泰國的一眾憎侶也來為美景助興,別開生麵。

  一對新人來此舉行婚禮。四目相對,含情脈脈,萬般恩愛,盡在心中。願他們的愛情有如背後的沙克什山,多姿多彩,日久天長。

  步道偎徬的是桌山Table Mount陡峭的山崖,灰黑瘦硬的岩石上,草甸植被與山花已然紅黃綠交錯,相映成輝,人行其間,恍如在仙境中漫步。

  行進在呈45度角的桌山山腰,一小時的路程考驗人們的膽量。可美景無敵,當然忍不住邁出腳步。

  隻顧著照相,卻忘記了自己的身影被無意中留在了斜坡上。影子如同哈哈鏡一般,奇形怪狀,慘不忍睹。

  幾年前的某人,好像比上麵那個身影要中規中矩一點。

                                     (舊時照片)

  落日徐徐,霞光萬道。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趕至山腳Picture Lake, 僅存的陽光正好將沙克什山映成了金山。想起多年前曾經在落基山的路易斯湖旁,一大早守候在那裏,等待太陽升起時將湖對麵的雪山映射成金山。沒想到今天又重見當年的一幕,隻不過太陽從東方變成了西邊。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貝克山,來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