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閑聊:“道聽途說”
文章來源: spot3212019-08-25 12:08:46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是緊湊和繁忙的,即便有許多人不需要朝九晚五的去坐班,也還是不會今天出去見個朋友,明天出去趕個飯局地把自己的時間搞得像趕廟會一樣熱絡,他們寧願安安靜靜地待在家裏,隻要享受那一份淡然的沒有嘈雜的寧靜和隻屬於自己的空間。基於這種平時互不打擾的生活方式,定期聚會就顯得比較重要,最起碼它也是一種互相聯絡感情的方式。這種聚會總是不拘於規模與人數的,少則五、六個,多則三、四十個甚至更多都是有可能的。聚會通常都是打著吃的旗號把各路人馬召集起來的。也別說,你要是跟人家表白:“我今天誠摯的邀請各位來家裏小聚閑聊,別的沒有,茶水管夠。”估計會有不少人都能找出各種理由來婉拒你的邀請。因為別人的時間也是寶貴的,人家沒有為了說幾句話還專門開車跑路到你家裏去聊天的任何理由,而吃飯就不同了。想交朋友就得請人家吃飯,中國人有許許多多的事情都是在飯桌上聊出來的,吃飯就是聯絡感情的一種最直接、最通俗的方式。也所以,這種聚會通常都是由女主人發出邀請的。因為在中國人的傳統中,男主外,女主內是天經地義的,縱然現在的女人們內外都主,由女主人發出邀請的聚會也還是能使被邀請的人一目了然的知道,自己赴約肯定是不會餓肚子的。

因為大家平時很少見麵,見了麵光吃飯是不夠的,就向我在前麵說的那樣,聊閑天才是聚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聊天的好處是互通有無,大家把各自的信息拿到飯桌上互相交流,互相取長補短,互相切磋討論,愛說的多說,不愛說的多聽,一方麵活躍了聚會的氣氛,另一方麵也增加了聚會的知識性、趣味性。當然,還有扯皮性。嘻嘻。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參加聚會的人大都有著相同的經曆,相似的背景和相近的正副不會超過十五歲的年齡,那樣才能找到大家都比較感興趣的共同語言。以前,孩子上學,上哪個學校,學什麽專業是聚會的主題,後來逐漸過渡到孩子要放單飛了,父母就要空巢了的主題,現在已經有人開始大談退休要到哪裏去住的主題,可見生活的節奏是非常快和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

比我們早來十幾、二十幾年的人,例如很多七、八十年代來美國的台灣人早已經退休了,現在也有大陸來的,已經幹滿工齡或者就是到了退休年齡的人也開始步入退休大軍,他們之中有不少人都從我們這裏搬去了西邊的內華達州的拉斯維加斯,還有不少人正計劃在今後的多少年之內搬去那裏,而去那裏的主要原因就是內華達州不向退休人員征稅。說起來,不向退休者征稅的州還有阿拉斯加、弗羅裏達、南達科他、德克薩斯、華盛頓、懷俄明、田納西州這七個,而具體到退休的華人喜歡到哪裏去,一定是有華人特殊的原因的。退休了不用交稅,這個誘惑很大,但上了年紀的人更需要健全的醫療保障卻也萬萬不能忽視。昨天聚會,聽到有已經對拉斯維加斯周邊地區和小區進行了幾次實地考察的朋友說,那邊現時缺少醫生,因為人口增長很快,而醫療設施方麵還沒有趕上來,這對於想去那裏再安家的人來說,還是需要等一等,看一看的。有朋友發表議論,說大夫們都有孩子,拉斯維加斯沒有知名的學校,周邊反倒是賭博、妓女成災,那樣的地方對小孩子成長沒有什麽好處,大夫們為什麽非要去那裏。聽上去還是有些道理的。這也許就是那裏沒有足夠的大夫的真正原因?

酒足飯飽之後談談當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是必不可少的,至少可以消磨時光,避免坐在一起的朋友因為沒有話說而出現尷尬。男人們喜歡宏觀掌控全局,借著酒興大侃民主共和彰顯了男人的氣魄,就算一不小心談錯了論點,借酒下坡也不足為奇。女人們更關心衣食住行,國計民生和自家鍋沿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總統號召買中國以外農副產品,湖南的豬肉從13漲到26元一斤,成都的豬肉40元一斤,廣州的豬肉34元一斤都是談論的內容,幾句話離不開吃是內當家的們最最關心的要點。

聚會,是吃膩了自家食物的人們換換別人家口味的大好時機,也是大眼瞪小眼瞪膩了的夫妻們出門和別人對視(男人瞪男人,女人瞪女人是我們這裏的傳統)的最好機會,這樣的時光一年有幾次就是調換一下情緒,這樣的時光每個星期都有那就是浪費時間,偶爾出門聚會是信息交流的有效一招,因為一個人可以在聚會上聽到很多“道聽途說”。

 

 

 

 

 

 

 

 

 

 

 

 

作者:spot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