囉嗦幾句薑萍
文章來源: cw2024-06-29 20:33:14

本來沒準備為這事寫什麽,剛才準備在唐宋韻的帖子下留幾句。結果囉嗦了點,幹脆就多寫幾句單獨發這裏:)

我一直對薑萍的事情不是很感興趣,原因之一是我原來是學數學的,從國內學到國外。離開學術界之前,我還曾經是美國大學數學係的終身教授。我那些還在學校教書的華人同學、同事、朋友都沒什麽人為這事多說什麽。聊天會聊到這事的人都很少。因為一是這種天才確實可能出現。即使薑萍真有其才,這也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情。在學術界混,這種“天才”見得不少;二是這個競賽能反映的東西有限。阿裏這個競賽在國際上也並不是很有名很重要的數學比賽。另外,大家都知道,國內現在什麽事都不是事,而是“流量”。有事沒事,成天一驚一乍。別人裝神弄鬼虛張聲勢是為了炒流量賺錢,我們在旁邊興奮激動為哪樁?

薑萍這事,如果這小姑娘作了弊,她和她的老師會被罵幾天,幾天以後大家就會把這事忘了:在一個有幾千年宏大敘事的古國,作弊會是什麽新鮮事?如果這小姑娘沒有作弊,也隻能說明她確實很有天賦和心性。但她是不是個”數學奇才“,其實還很難說。這些比賽的好成績和以後在數學上能做出多高的成就並沒有很大的關係。我們隻要回頭看看當年中科大少年班,那些學生當年年紀大多比她現在還小。這些人很多早就是美國大學的教授了,學術也都做的不錯。但平常人知道他們中的幾個?有沒有人拿來說什麽”崛起“、”崩潰“?所以,如果薑萍是真有才,那是她的幸事。但往大了看,也就那麽回事,現在還說不上驚天地泣鬼神。

我沒有看薑萍比賽的題和她的數學板書,隻是看了些評論和分析。我對這些競賽不了解,看到的幾道題也不是我的方向。讓我就這樣上去好的我也就大概知道個方向,早忘了那些特殊函數了。即使是開卷,如果不是我熟悉的領域,在規定的時間裏我能做出多少,也難說。雖然最初很多人列舉了很多不合”常理“的地方,但是我還是覺得很難判斷她是否作了弊,因為她的情況很特殊,很難把“常理”都用在這孩子身上。

按她的年紀,數學要係統學到大學數學專業一、二年級的課程可能性是有的,在特殊方向上專攻學些三年級的課都可能。但是正常學習到那種程度和參加阿裏那個數學競賽之間還是有很大的一道鴻溝。典型數學係的學生,不做專門的培訓和準備,按“常理”是不可能在這種競賽裏取得好成績的。薑萍好像並沒有係統的學大學的數學課程。她是因為有個特別的老師,一個專攻那個競賽的人。如果直接對標那個競賽,加上她的天賦,也許是可以事半功倍超越“常理”,在那個競賽中比大多數數學專業的學生都表現好。但這不是“常人”按“常理”出牌。所以我們很難用“常理”來衡量。把“常理”放到一個“正常”學生身上,大家指出的都是真正的破綻。但是如果她本身就非“平常人”,走的不是“平常路”,“常理”就不適用於她了。

但是,“異類”做事不合“常理”也是有限度的。近幾天信息多點,有更多不太合“常理”的地方被提及,所以感覺這孩子的“異類”的“異”數越來越大了。到沒到大家可以作結論的程度?我覺得還差點。其實,更大的問題不在那些板書上的“反常”“證據”,學習體係和學習路線的奇異,而是現在第二部分的比賽早已結束了。按理說,她自己、她的老師、舉辦方阿裏,可以很容易、很簡單地就把大家的主要疑問澄清了。不知道為什麽他們不吭聲。也許還在很無聊地炒流量。多多少少有些不地道吧。

北大那個教授提到的那些問題都很實在正常。但是因為薑萍的情況特殊,他也沒有說那些問題就是什麽“致命”的證據。比如大家質疑她寫和號sigma的寫法不對。其實我的美國學生手寫的類似奇葩寫法太多了。特別是美國學生左撇子多,寫出來的東西常常讓人歎為觀止。而且,薑萍在和號上的“錯法”(上麵從左到右一橫,下麵彎兩下)其實是很常見的。(隻是她把下麵的完全當成2來寫,而不是轉些尖銳的角,這樣做的人不多)。至於她對一些具體的函數和常數符號搞不清楚的問題,對係統學數學的學生而言,確實是不可能的。如果薑萍是個大學一、二年紀的理科學生,大家早就可以斷言那不可能是她寫的了。但薑萍就是一個“野路子”,”常理“對她不好用。我也見過很聰明的學生在很多細節上“稀裏糊塗”得一塌糊塗。我現在每次看到我家老二做數學題寫的東西,我幾乎都會肝火冒。。。所以,雖然北大教授指出來了不少問題,我也同意不輕易以那些問題來評判是理性的。

我覺得比較奇怪的一點,沒有看到有人解釋其合理性,是為什麽薑萍會用到LaTex語言來寫答案。學LaTex和學數學,準備比賽,提交答案完全沒有直接的關係。除非這個比賽要求答案必須是提交非手書的文本,或者她要提交什麽計算機打印的有數學的文章,她才可能在計算機上去用LaTex。寫在手稿裏?搞笑嗎?用LaTex不僅費時,還難讀,更妨礙思考。沒有一個數學家會在解答問題或者思考的時候用LaTex。LaTex就是一個專門為計算機顯示和打印有數學符號和公式的文章而設計的程序語言。她那麽小一個業餘數學愛好者,為數學比賽而學習,學LaTex幹什麽?如果不是比賽有什麽特別的要求,實在是沒有道理,除非她好奇心很強,在學時裝學數學之外還有很多時間。

其實,北大那個教授雖然說了很多具體的書寫上的問題,都隻是在鋪墊,他隻是在表明他並不是沒有理由想和薑萍聊聊。其實他真正想說的是,這事本來很簡單,如果她是有真才實學,而且對數學很有興趣,她就應該和真正搞數學的人聊幾句,不僅可以澄清大家對她的質疑,主要的是對她會有很多好處。愛才是大多數人的共性,何況對一位奇才。所以,如果她有真才實學,不管是作為她的老師、父母、朋友、或者路人,我都會建議她和這些老師聊聊。即使不見麵,哪怕是視頻,或者語音,她的數學程度很容易就可以聽出來。我想不出來有任何普通的理由她不和這些教授聊聊。你想想,一個學琴的學生,會拒絕見一個大師的機會?另一方麵,對搞數學的人而言,不要說了解這樣一個學生的大概水平,就是對有一定造詣的人,他是數學專業出來的,還是自學出來的愛好者,或者他是不是自己這個方向的,一開口內行馬上就可以分辨出來。這就像聽一個人說中文,聽幾個字,我們基本就可以知道中文是不是他的母語了。

所以,薑萍這事,任何分析和猜測都是在浪費時間,就像我現在寫這些,也是浪費時間:)

P.S. 補一句:我其實覺得小姑娘麵相不錯,不像一個成心作弊的人。即使預賽有些老師地幫助,她能學到這個程度,就算做到能夠理解問題和理解那些解答的程度,也是不容易不簡單的。所以即使後續有什麽問題,也不能是隨便毀了這小姑娘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