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 想
文章來源: cw2016-01-31 22:54:38

上周去以前教過書的大學,這尊塑像是當初羅丹親自操刀的這種大尺寸的第一個,1904年完成送來聖路易斯的世界博覽會。以後轉來轉去,最終安放在這個校園裏。羅丹去世之前,他鑄了八個這樣尺寸的。這一個是原鑄加第一。

“Le Penseur”,“The Thinker”,中文有“思想者”,“沉思者”,“思想家”等不同的翻譯。在微信上分享這張照片的時候,用了”思想者“這個名字。

“思想”的”思“和”想“,如果按”思考“和”想象“來解,是人的兩種不同本能。思考講究的是理性,理性代表約束。想象講究自由,不要條條框框的限製。

對教育而言,無論文科理科,培養學生思考和想象的能力似乎是天經地義。不管是做人還是做學問,不思不想不行。而“思想課”究竟應該是”思“和“想”還是教“思想”,卻是個問題。

回想當年國內學校的各式“思想”課,充斥是各種黨文化黨八股,除了扼殺理性思維和自由想象,真想不出其它還有什麽功能。

教育要做的,應該是培養學生思和想的能力,並提供已知的思想體係做為被打破、被發展的對象和素材。教育最不要做的,就是給學生灌輸什麽“顛撲不破”“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宗教和科學的區別,在信仰和思、想之間。宗教要的是接受“思想”的信徒。科學要的是“思”和“想”的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