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跑邊遊】塞納河美景
文章來源: plum592022-09-28 09:08:03

今夏李子夫婦的歐洲遊的集中在瑞士。坐了半個月火車,遊遍了整個瑞士。中間插了兩個德國和列支敦士登的一日半日遊。巴黎是回美前的最後一站,停留四日。已經九月份了,旅遊季高峰已過。主要景點應該不太擁擠了。

主要是很久沒來了,想看看巴黎有什麽新氣象;然後跟法國的老同學會麵敘敘舊,吃頓飯。以前來巴黎專挑離塞納河邊近的酒店住。這次住的酒店在巴黎第十九區,比較雜亂的地帶。除了火車站外,離哪兒都遠。我家領導堅持說以前沒來過這個區,要體驗一下不同的環境。下了火車坐七號地鐵。酒店夾在斯大林格勒和克裏米亞兩站之間,聽起來似乎是很暴力的地方。其實巴黎再亂的區也亂不過紐約Bronx,Harlem,幾乎沒有可比性。

在巴黎跑步最理想的場所是塞納河邊。住的酒店周圍環境還是不錯的,缺點就是離河邊太遠,除了街道外無它路可走。第二天一早的計劃是從酒店跑到河邊,穿過河心島到河對岸兜一圈,再原路返回,距離是十四五公裏的樣子。

出了酒店大門就是一個池塘。這是三條人工運河的匯集處。其中一條叫聖馬丁運河,向南通向塞納河。這幾條運河是十九世紀初拿破侖一世花老百姓酒錢修的。據記載,開始這是個引水工程,到後來被用來劃船遊樂。

池塘邊上有停靠遊艇的碼頭,還有不少各式餐館。

沿著運河跑應該不會跑丟。可是這條聖馬丁運河兩公裏以後就從地麵消失了,變成了地下水渠。所以我隻得順著一條大致平行的街道。這條街叫聖馬丁大街,是一條比較熱鬧的街,有幾個值得駐足的巴黎地標。

巴黎東站 (Gare de l'Est)

聖馬丁凱旋門 (Porte Saint-Martin)

這個凱旋門是1674年路易十四為了慶祝戰爭勝利修建的,比最有名氣的巴黎大凱旋門早了一個多世紀。原來這個地方是巴黎十四世紀的老城牆,進了大門才算進了巴黎。照維基百科上介紹,巴黎有四個凱旋門,一大三小。最老的一個是聖丹尼門(Porte Saint-Denis),也是路易十四建的,比這個聖馬丁隻早了兩年,離這裏隻有兩條街。除了大凱旋門,盧浮宮還有一個凱旋門。

蓬皮杜中心。這是個綜合文化中心,裏麵有圖書館,現代藝術館,音樂廳。

很多年前就聽說過蓬皮杜中心,這次是第一次見到。

聖雅克塔(La Tour Saint-Jacques)。

這裏本來有個十六世紀的教堂。法國大革命期間,革命群眾把教堂拆了,隻剩下了這個塔。這個哥特式建築造工精細,而且花裏胡哨的,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保護地榜上有名。

接著就到了塞納河河邊。這座橋叫Pont Notre-Dame。過橋前麵就是河心島île de la Cité。

從橋上向河上遊遙望。照片左麵是塞納河右岸,右麵則是河心島。巴黎聖母院就在島上。

因為塞納河的彎道太多,很難區分河岸東南西北,隻能順著河的流向確定是左岸還是右岸。塞納河在歐洲是一條很不起眼的河流,記得我中學時代地理課本裏壓根沒提過。它起源於法國東部的Dijon附近,總長七百七十多公裏,在諾曼底的Le Havre注入英吉利海峽。要不是流經巴黎,誰也不知道它叫什麽。

過了橋向左手一轉就到了巴黎聖母院。

這座輝煌的法蘭西哥特式建築是十二世紀開始建的,花了一百八十多年才完工。在建成後的七個世紀裏,經曆了無數次戰爭和災難。巴黎聖母院為什麽這麽famous?據說它是法國文化的一個象征。維克托·雨果風靡世界的小說就是沾了它的光。不光我們老中知道,全世界每年還有一千多萬遊客慕名而來。就連拿破侖都知道來這兒給自己辦加冕典禮。

如今聖母院已經關門三年多了。二〇一九年四月一場大火把這個老教堂化為灰燼。當時聖母院正在修繕當中。據最早的傳說,失火的原因是工人階級的一個煙頭。但很快被否定了,因為工人階級不答應。

修複中的巴黎聖母院。

仍然屹立在聖母院堂外的飛扶壁。大堂的鉛皮屋頂和上麵的尖塔被大火徹底摧毀。

聖母院朝西的正麵

工地四周有一些官方的牆報,介紹火災後的搶救工作和修複工程的進展。

看了介紹才知道,鉛頂棚是由上千根橡木組成的框架支撐的,屋頂上的尖塔也是木製結構。隻要一著火就不可收拾。

法國方麵舉行了多次起火的原因的聽證會。最近的調查結果傾向於防火警報電線短路造成的。因修複而導致的修複,因防火而導致起火--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法國邏輯。真正原因可能是個永遠的謎。

大火發生後,法國收到了全世界十億歐元的捐款。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誓五年之後教堂要修複完工,以迎接二〇二四年的巴黎奧運會。看現在的工程進展,估計奧運會前完工無法實現了。不過他們有信心:隻要堂內能開始每周的禮拜目的也就部分實現了。法國官方也有說辭:“自從一一六三年聖母院奠基以來,修繕工程不是從來就沒停止過嗎?” 

過了個小橋,就離開了河心島,到了塞納河左岸。

這個橋是卡魯索橋,橋對麵就是盧浮宮。

這個建築是奧賽美術博物館。

雖然奧賽沒有盧浮宮名氣大,但也收藏有不少Master piece。雖然第一次來巴黎時來此打過卡,這次領導要來看莫奈又有何新作:)所以兩天前又陪領導來了一趟,算是舊地重遊。雖然觀光季高峰已過,看展的人還是人滿為患。想看名畫得有耐心排隊。成群的年青人前來打卡,有的喜歡在梵高或莫奈的畫前自拍留念。現在奧賽每周四有晚場,晚六點到九點四十五分。門票優惠,幾乎是常價的一半價錢。等我們白天參觀完後才知道有這個deal。

托馬斯·傑弗遜的雕像

傑弗遜在美國建國初期擔任過住法國大使,所以法國人對他不陌生。

回到河右岸就是盧浮宮博物館。

離博物館開門時間還早,現在大門口一個人沒有。

盧浮宮金字塔,是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的傑作。

圍著盧浮宮廣場繞場一周,來到另一個凱旋門跟前。

卡魯索凱旋門 Arc de Triomphe du Carrousel), 由拿破侖一世1806年開始修建,兩年後完工。

門洞裏頂棚上的雕刻

拿破侖在世時同時興建了巴黎大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還沒等到完工時,他早就戰敗死在英國人的監獄裏了。

今天晨跑的路線

今天的morning run將近兩個小時,十四公裏距離,路線經過巴黎的七個區,甚有成就感。

酒店豐盛的早餐

【待續】

其它遊記:

冰島遊精華-斯奈山半島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