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西西裏】古城錫拉庫薩
文章來源: plum592022-04-06 15:00:29

這趟西西裏之行是個帶主題的7日私團遊,主要目的是觀賞島上被UNESCO列入世界遺產名單的古代遺址。名曰UNESCO private tour。 一共就三個人:李子夫婦加上導遊兼司機安娜。安娜是本地人,大學本科是學語言專業,會講英法德俄四種外語。畢業後專業幹導遊,有意大利導遊執照,如今已經幹了二十二年了(我們真是很走運)。

自駕遊和私團遊各有優缺點:前者優點是自由度大,時間景點自己定。缺點是要絞盡腦汁,周密計劃部署,研究tourbooks, 租車自訂旅館;後者優點是省心,一切由旅遊公司操辦。缺點是沒靈活機動性,有想去的地方去不了,不想去的地方也得去。要單從經濟觀點考慮,還是自駕遊能省些銀子。

早上九點鍾離開卡塔尼亞,南下到錫拉庫薩和諾托一遊。在卡塔尼亞登陸的第一天算D-Day,今天是D+1。

錫拉庫薩(英文:Syracuse)是西西裏東南部沿海的一座古城, 公元前八世紀古希臘人在這裏建立了獨立王國。公元前三世紀後期羅馬人征服了希臘人。城內既有古希臘遺跡,也有古羅馬遺跡。2005年錫拉庫薩城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單,是很多外國遊客必訪之地。

尼波利斯考古公園(Parco Archeologico della Neapolis)是錫拉庫薩沒有之一的Top attraction。公園由幾部分組成:石窟,古希臘劇場,古羅馬角鬥場,還有一些古墓。

這公園裏麵有幾個很大的石窟,而且形狀各異。古希臘時期,這些石窟是用來做監獄的,關戰俘,小偷流氓,專政對象,地富反壞右分子。

安娜介紹說,這些石窟是兩千五百年前古希臘人的采石場的遺跡。采走的岩石用來蓋房子建廟。石匠很偉大,能創造千年曆史,看看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就知道了,能保留到今世的都是石匠的傑作。她說的真對。木匠和泥瓦匠就差遠了,能留幾百年就很不錯了。可是,要沒有人為石匠造出得力的工具,石匠也隻能一籌莫展。造工具的一定是鐵匠。安娜同意, 說青銅器硬度不夠,肯定不行。可是開采岩石的工具至今沒能發掘到。

石窟甲和乙

這個石窟形狀像個耳朵,叫做狄奧尼修斯之耳 (Orecchio di Dionisio)。在裏麵即使輕聲說話也能產生很大回音,讓人感覺聲音被放大很多倍。這是因為石壁反射,聲音產生共鳴,跟北海回音壁可能是一個道理。

古希臘時期,錫拉庫薩的暴君狄奧尼修斯一世(Dionysius I,c. 432 – 367 BC )把一群反對他的異見人士嚴刑拷打後用大鐵鏈子鎖在這個洞裏。他在上麵鑿了個窗口,欣賞洞裏犯人的痛苦呻吟(夠狠吧)。犯人的密謀他也能聽的一清二楚。

走不多遠就是古希臘劇場,裏麵能坐一萬多觀眾。這個劇場現在還在使用。每年夏天在這裏舉辦一些露天表演和音樂會。這些工人正在忙碌搭表演台,看樣子最近會有大型演出活動。

這是古羅馬人的體育館。名曰階梯劇場,實為角鬥場。場中央池子上麵鋪的是活動地板。雙方運動員站在上麵角鬥,失敗一方的死屍從地道口丟到下麵,然後從地道抬出場。參觀完,李子整個人都不好了。唉,古羅馬人的體育也太殘忍了。幸虧現在人類進步了,發明了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不然還在排隊買票看殺人。在西班牙,人們不是還在津津樂道的看鬥牛嗎(西班牙人真是缺心眼兒)。

周圍的石壁上是史前的古代墓穴,至少有三千多年了。屍骨放進洞裏,然後用陶土或者石頭封住。

離開考古公園後,來到錫市的市中心的一個廣場。邊上這個教堂很有曆史了,是錫市的主教堂(Duomo di Siracusa,全名叫Cattedrale della Natività di Maria Santissima)。

教堂是由古希臘多利斯人建的雅典娜神廟改建的。公元9世紀錫拉庫薩被穆斯林征服後,神廟又被改建成清真寺。十一世紀諾曼人把穆斯林趕走以後,又改回天主教堂。這個門臉是十八世紀重建的,屬於西西裏巴洛克(Sicilian Baroque)風格。原教堂在1693年大地震中被毀。

教堂側麵露出古希臘的痕跡。

大教堂內部景象

路過一個城裏的露天的農貿市場,在這兒能買到各種魚類瓜果蔬菜。

熱情的攤主抓起一個Oyster,讓李子拍照。

這種菜花在美國沒見過。

西西裏出產的血橙 (blood orange)。

這是市內一個古希臘阿波羅神廟的遺址。

這邊已經不是西西裏島了。安娜說,此地是一個地理上獨立的島,一條天然的運河把它跟西西裏本島隔開,中間隻靠著兩座石橋連接。當然,這兒仍然是錫拉庫薩的一個區。

中午用餐的地方是一個緊鄰港灣的餐館,名叫“老洗衣房”餐館。

午餐是海鮮Pasta。

為什麽叫老洗衣房?原來這玻璃地板下麵是個廢棄不用的洗衣房。人可以走到下麵參觀。

這地方大概有幾百年曆史了吧。真是個很別致的地方。

李子的一位留法四十餘載的老同學說過:“意大利人對美得感受無與倫比”。在意大利人眼裏,舊不等於醜。

錫拉庫薩的老街深巷,把你帶到另外一種境界。殘破的外表壓抑不住內在的美。

一步一景,步步是景,景色美不勝收。

錫市的海堤。

現代化的商業區。遠處那個錐形建築是個豪華酒店。安娜講了個笑話,一名導遊帶著旅遊團來到這兒,指著那酒店對他們說,“不是跟你們吹牛,我爺爺在那裏住了很多年”。眾人投來一片羨慕的目光。其實那是個監獄新改建的酒店,以前裏麵關的全是黑手黨慣犯:)

諾托(Noto)是個內陸的古城,在錫拉庫薩西南20英裏處。

公元九世紀,穆斯林入侵, 西西裏島變成了酋長國。到了十一世紀,諾曼人攻占了西西裏島,穆斯林被趕回老家,諾托是穆斯林在西西裏的最後一個據點。1693年的大地震把諾托的老建築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西西裏式的巴洛克風格(Sicilian Baroque)建築。

這是諾托的老城門

尼古拉教堂

聖多米尼克大教堂

弗朗西斯教堂

這邊還有一個聖女奇亞拉教堂。

諾托的教堂多如牛毛,一共五十個。這兒的人口總共才一萬。

尼古拉教堂的對麵是杜切齊奧廳(Palazzo Ducezio),市政廳大樓。按照傳統,政府機構建築的高度要低於教會。

市政廳前門的牆上有塊匾,上麵有意英法三種文字刻的UNESCO贈文,總結了剛才看過的建築:

“Eight towns in south-eastern Sicily,Caltagirone,Catania,Militello Val di Catania, Modica,Noto, Palazzo Acreide, Ragusa, Scicli, were rebirth after 1693 on or beside towns existing before the earthquake of that yea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se towns represents a considerable collective undertaking accomplished successfully with a uniformly high archetectural and artistic standard. While adhering to the late Baroque style od the day, these towns depict distinctive innovations in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own registered in UNESCO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list

June, 2002"

有很多闊佬兒住在諾托,安娜領我們去看了城裏一家大戶的豪宅。現在是個博物館。

這是他們家朝街的陽台,一共有八個,各個雕龍刻鳳,而且不重樣。

這是他們家的後院。主人可以騎馬從這個台階走上二樓的前廳。 有錢人就是任性!

諾托的一個僻靜小巷。

 

天色漸晚,必須動身北上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