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靜靜的頓河》
文章來源: 打魚船2021-11-27 08:36:19

  首先要表示對於肖洛霍夫的敬佩,能夠在那樣的環境寫下這麽客觀的一部巨著,既沒有美化紅軍,也沒有醜化白軍和暴動的哥薩克。特別感謝當時的蘇聯政府對這樣一部立場不清晰,政治不那麽正確的作品,網開一麵,允許出版,讓世人有幸讀到這部恢宏巨作,這在某些地方是難以實現的。到底是有文化底蘊的俄羅斯,讓真正的藝術作品超越了政治偏見。

  確實是一部偉大的作品,不是浪得虛名。讀得人心潮澎湃,蕩氣回腸。那些場景描寫,如同俄羅斯的油畫,大氣磅礴又寫實,對景物的描寫,非常動態,讀者似乎親眼見到那廣袤的頓河黑土平原,那初春的紫色煙霧,那隨風起伏散發著清香的牧草。英俊健壯卻又辛勤勞作的男人,風情萬種卻又忙碌不停的女人。

  格利高裏的成長軌跡也是反反複複,曲折多變,讓人唏噓不已。哥薩克男人曆來有從軍打仗的曆史,策馬揮刀是鐫刻在他們血液裏的記憶,驍勇善戰的他們也因此成為雙方爭奪的對象,今天幫白軍,明天幫紅軍,結果兩邊不落好,原本倉鼎實,衣食足的豐繞家園,最終“萬戶蕭疏鬼唱歌。” 格裏高利也是糊裏糊塗地闖入這場混戰,血與劍的猙獰和殘酷把他從一個青澀的哥薩克,打磨成一個飽經風霜的成年人,從一個魯莽衝動的熱血青年,變成厭倦戰爭,向往平靜,希望回歸土地,擁抱家人。

  他與阿克西麗婭的愛情,當初可能也就是肉體之悅的男歡女愛,最後升華成生死相依,血肉情深呢。我開始也為他對娜塔莉亞的冷漠而憎恨他,厭惡他,但最終也隻有對命運的安排歎氣,他要是可憐娜塔莉婭而留在家裏,違背他的本心,痛苦的就是他,因為他的痛苦,娜塔莉婭不但會受冷漠,或許還會遭受暴力。

  總之命運是公平的,他和阿克西莉婭得到了多少愛情的歡欣,後來就嚐到了多少痛苦的折磨和生活的艱難。為了愛情受多少苦都是值得的,隻要曾經擁有,哪怕木有天長地久。這是阿克西莉亞的心聲,格利高裏恐怕也有同感。誰都逃不過命運的安排。唯一為之扼腕痛惜的人是娜塔莉婭,那麽美麗善良,人畜無害,卻被命運大大的傷害。

  這部不僅敘述了哥薩克人的苦難曆程,也是對殘暴的揭露而召喚人性的複蘇。俄羅斯文學總是給人一種沉重的悲天憫人的情懷。

  轉抄書中一段哥薩克古歌,看起來似乎文字直白簡單,但要是配上俄羅斯特有的悲愴音樂.........

噢噫,靜靜的頓河,你的流水為什麽這樣渾?

啊呀,我靜靜的頓河的流水怎麽能不渾!

寒泉從我靜靜的頓河的河底向外奔流,

銀白色的魚兒把我靜靜的頓河攪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