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兩個問題,三個關係
文章來源: freemanli012021-05-07 19:12:11

最近這一段進一步明確了一些事情:人生就是兩個問題,三個關係。

兩個問題就是生死問題+生活問題。
三個關係就是
人與自己的關係(真我和假我的關係,所謂自勝者強,就是真我戰勝假我。本來就應該這樣,總不能讓假我戰勝真我吧:)。
人與別人的關係(A的真我+假我 vs B的真我+假我),假我就是真我的工具、寵物,需要照顧,但是不能被它迷惑。不能因為個性脾氣傷了情誼。
人與上帝,與自然的關係。

人與別人的關係解決生活問題,感情交流,物質交流,互通有無,讓生活更舒適。
人與自己的關係解決的是生死問題,要命的問題。每個人都必須留一點時間用來與自己獨處、認識自己,因為別人沒法替代啊。
人與上帝的關係涵蓋前兩者,關乎生死和生活。其中還加上客觀規律做為邊際條件(物質規律,經濟、心理規律)。

中國這幾十年的問題在於,人們否認了生死問題的可解性,同時取消了三個關係中的兩個,先是取消了宗教,取消了人與上帝的關係,然後又讓人和自己失去了聯係。最終隻剩下了人際關係。進一步,在迷惑中試圖用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法來解決生死問題。以為打倒別人自己就可以得救了。沒想到一輩子打了東家,來了西家。打了高崗,又出個彭德懷,打了彭德懷又出個劉少奇,打了少奇,林彪又來了。天天都是小妖來報,大王,又禍事了。不知道那妖是自己造出來了。天天蓋著鍋蓋燒水,它能不冒蒸汽嗎?
這樣的社會,三個關係砍掉兩個,妄圖用自己代替上帝和別人,越俎代庖,即使想和諧,又怎麽可能和諧?
...
經過這次大選,對政治家也有了認識。如果有人真的出於愛心、公益,搞政治,我佩服,如華盛頓、傑弗遜、亞當斯、林肯等。
如果有些人隻是為了個人意氣,隻是為了打倒別人,以吃飯睡覺打少奇為樂,以能打敗別人為能事。玩的就是心跳,過把癮就死,其他不管不顧,人類滅了也不管。我覺得那也是生的迷糊,死的糊塗。真正高級動物。沒什麽意思。
一輩子打遍天下無敵手,最後如白素貞喝了雄黃酒,躺床上一籌莫展。被黑白無常拖著腳後跟,就像屠宰場待宰的羔羊,扭頭還要問一句,李醫生,你看我還有救沒救了。周圍人還幫著掩蓋,這是我們的神,千萬別讓人知道了。我覺得很可笑!
...
如果按老子的說法,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那打敗天下無敵手,但是最終不明白自己、不能戰勝自己的人,也不過還是大力士。可以有彘肩、熊掌、甲魚吃,而已。嗬嗬。
...
不信那樣的生活,真的不信。俗話說,好望角已經發現了,為什麽死海裏還有千帆相競。
...
感覺還是佛教有真實的方向。
以後還是多花時間在那上麵,一段時間可能會少發言了。:)
不過愛心永在。
水平不夠,不能做連貫動作,隻能先練分解動作了。
(當然我也是相信信基督上天堂,就像心念佛的人最後有阿彌陀佛接引上佛國一樣。大概也是各看緣分何在)。

==============

以前一直沒有十分搞明白人際關係問題(我說的是正麵的,家庭,朋友等等的關係),關心,到底應該怎麽表達?現在想來,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基於不同的文化、宗教背景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要解決兩大問題(生死vs生活),就要知道互相提醒,你這方麵有沒有解決,那方麵有沒有解決。我們的家長,提醒子女要注意這個,要注意那個,無非是說那個問題比較重要,不要忽視了。比如學習,比如人際。

但是比較少提醒子女要注意禮拜上帝,要注意打坐(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可能會互相提醒吧)。這個提醒的意思就是,在這段時間,你要把時間放在自己身上。別人的同情、幫助(哪怕是來自父母,朋友),也都不能替代你自己的親身實踐。

這也讓我們突然認識到,原來每個人都是個獨立的個體,你看到自己的父母,子女,明確地意識到,當他們離開時,你還會繼續存在,當你離開時,他們還會繼續存在。在中國文化裏,這種獨立個體的認知多少還是欠缺的。突然認識到父母、朋友在麵對死亡的問題時,都不能替代你,是一個衝擊。所以要主動、及早,給每個人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去獨處。

相濡以沫和相忘於江湖,都應該有其時間,都是有必要的。讓大家都明確地接受這一點,看來也是為友之道的一部分吧。總不至於,到死了,才突然意識到必須麵對,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