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源 人棋合一 的 人生方式
文章來源: freemanli012020-10-02 16:44:26

這是轉來的,加了點自己的琢磨)

1939年鐮倉十番棋,是吳清源大師第一次十番棋決戰,對手是另一位大師木穀實。兩位大師的第一局比賽堪稱經典!精彩處始於第120手!吳老師在形勢不錯的情況下,露出一個很小的破綻,卻被木穀實老師抓住了!吳清源老師在自傳中是這樣回憶的:“我的第120手,本來是想賺取小小的兩目而伸腿,誰知竟是個失著!後來落了個被黑猛烈反擊的苦果,造成一個大劫,把我逼上梁山。此時,木穀實也好我也好,全部舍生忘死的拚了!”

正如吳老師所言,雙方在右上角出現了一個極為慘烈的劫爭,局勢完全白熱化!當棋局進行到第157手最激烈處,木穀實老師由於貧血忽然倒下,但吳老師早已進入忘我的狀態,他回憶道:“由於我的失著,本來自信為優勢的局麵,頃刻之間轉變為勝負不明。我自身血壓劇升,鮮血幾乎快從天靈蓋上噴出了。由於我隻顧絞盡腦汁地思考,所以周圍到底發生了什麽事,與其說是沒有印象,其實根本未映入眼簾。”

當時的觀戰記是這樣描寫的:“禪房裏,明亮的燈光下,表情嚴厲的吳七段正在長考,仿佛剛才的騷亂他全都置若罔聞。不!也許噪音根本就未曾入耳。在30分鍾之內,他正襟危坐,紋絲不動。突然,他抬起頭麵向天井,雙目向極高處眺望,但心神卻仍然貫注於盤麵。剛才的騷亂發生以來,吳氏始終一言不發。自黑棋第157手打下後,驚慌失措的人們,水呀、藥呀地喊個不停。然而噪音對他毫無幹擾,吳氏就這樣默默思考著度過了30分鍾。真是寸心不亂!”

大家會覺得一個人可以精神力集中到如此的狀態?不太可能吧?一般人是不太可能,但吳清源大師還真不是一般人!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唯一的一次近距離接觸吳老師的經曆和感受:

2005年應氏杯決賽第三局在北京進行,決賽的兩位選手是常昊和韓國的崔哲翰,吳老師以裁判長的身份前來觀戰。比賽開始不久,我在研究室觀戰棋局,吳老師的助手過來問我願不願意去房間陪吳老師一起擺擺棋?這天大的好事我真是求之不得!在去房間的路上,我一想到馬上要跟這位傳奇人物一起擺棋,既激動又緊張。

到了房間,我看見吳老師一個人在擺棋,非常的專注!助手向吳老師介紹我之後,吳老師朝我點頭示意一下,然後立刻又進入專注的狀態。吳老師雖然已經90歲高齡,但是思維非常敏捷,擺起變化來非常的快,稍不留神就會跟不上他的思維。有一個情節我印象很深,他當時擺出一招後問我:“這棋你如何應對?”我當時想老先生都一把年紀了,正在猶豫要不要點到為止,擺一個不要太複雜的變化時,吳老師問我:“你是準備下這裏嗎?你下這裏我可以這樣應對”,我當時很驚訝!我還在擔心吳老師可能應付不了複雜的變化,卻沒想到吳老師早就準備好了應對最複雜變化的下法!

我後來跟常昊聊起這件事,常昊笑著說:“看來你對吳老師的了解還是不夠啊!武俠小說中經常會提到劍法的最高境界是“人劍合一”,但在現實世界中,到目前為止,我是沒有看到過有人能有這樣的一種境界,可在跟吳老師擺棋的時候,我卻能感覺到他已經“人棋合一”了,他不是在擺棋,他,就是棋!”

【看了這段話,有點覺得,有些人在生活,有些人在努力生活,但是,真有差別麽?】

90年代末,吳老師在日本每兩周會在家中舉行一次研究會,邀請很多旅日棋手參加,其中就有女子世界冠軍張璿和芮乃偉。據張璿回憶:“研究會從下午一點開始,吳老先生的精神集中力非常強!他一旦坐在棋盤前,就完全進入一種忘我的狀態。

跟吳老師擺棋是很難得的學習機會,一開始大家都勁頭十足!但兩三個小時過後,大家的體力有點跟不上了(一般人擺棋兩個半小時後需要休息了),芮乃偉是我們青年棋手中擺棋體力最好的,所以隻有她還能跟得上吳老師的思路,可再過一兩個小時,年輕吳老師50歲的芮乃偉。思路慢慢也跟不上了。而吳老師擺到晚飯時間的時候,依然可以沉浸在忘我的狀態中,其精神狀態與下午一點剛開始擺棋的時候沒有絲毫的改變!我們晚輩的腦力已經完全跟不上了,很想休息,但哪好意思打斷吳老師的思路並提出休息啊!這時候吳師母出於對我們腦力不支和擔心吳老師健康的考慮,一般會打斷擺棋的進程跟吳老師說:“已經到了吃晚飯的時間了,我們先吃飯吧?”吳老師這才恍若夢醒。起身離桌,但他看著棋盤那依依不舍的眼神,仿佛一個天真孩童對一場未結束遊戲的不舍之情。”張璿說,每次研究會結束後感覺人都要癱掉了。所以棋手們私下都開玩笑說,如果誰第二天有比賽的話,前一天不要輕易跟吳老師擺棋,不然第二天體力都沒了!(笑)

晚年的吳老師都有如此對圍棋的專研精神和強大的集中力,更何況他青年時期的鐮倉十番棋呢?從25歲到40歲,15年期間十次擂爭十番棋,麵對七位江湖上最頂尖高手,每一次都是懸崖邊的決戰。吳老師雖然技術高超,但若沒有超於常人的精神力作為支撐,如何能在英雄輩出的時代笑傲江湖15年?就像吳老師在自傳中說到的:”一流棋士之間棋力之差是微不足道的。勝負的關鍵取決於精神上的修養如何!”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393327

----------

吳清源的專心和安心,好像有點禪師的味道了,沒有內心的阻力。吃飯時就吃飯,睡覺時就睡覺,下棋時就下棋。生活是否應該就是這樣?不這樣生活的人,是怎樣生活,怎樣用心?差別何在?為什麽別的棋手擺棋會覺得累,而吳清源就不會?大概人們心中其實常常有抗拒,常常是油門和刹車一起踩的。不由自主的很多內部阻力,因何而來?

【我有過許多痛苦的時刻。每當那時,我就會背誦白樂天的詩。--- 吳清源-中的精神
蝸牛角上爭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
隨富隨貧且歡樂,
不開口笑是癡人。 】

強製性地活,或者隨遇而安地活,最後都是活一場,帶不走任何東西。想留住就能留住嗎?想抓住就能抓住嗎?留住了什麽,又抓住了什麽了呢?

那,為什麽要強製地活,而不是悅心適意地活呢?石火光中寄此身,人活一場,像風刮過一樣,是什麽意思?是活了,還是死了?

吳清源(右)挑戰本因坊秀哉,1933年

吳清源、木穀實升降十番棋

吳清源和藤澤

吳清源夫婦接受采訪

吳清源夫婦與張震等討論電影《吳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