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觸感到的印度(中)
文章來源: 小百臉2015-01-05 16:57:59

                                                          我觸感到的印度(中)

           第二天一早我們上山頂的老虎堡。我問南都昨天有沒有去看遊行,他答:下午去看了。那晚上幹什麽,找女人啦?答:(誇張地搖了搖頭)哪有呢!少少喝了點,然後看電影。天天晚上看電影啊?答:天天看,不看電影幹什麽!是不是那種好多漂亮姑娘唱歌跳舞的電影啊?答:對,我喜歡。電影裏不是常有富家飄亮姑娘喜歡又窮又帥小夥子的麽,你是不是希望你兒子也碰上一個?那時你就發啦!答:哎,那是電影,movie, movie, movie。
賣盜版碟的小攤,南都最愛逛的地方:

     印度的空氣汙染比中國還要嚴重,公路上灰塵遍布。我剛去過華北,河南的情況差不多也這樣,是不是霧霾我說不上來。在印度的將近二十天中,我們沒見到那怕一角藍天白雲。南都說十幾年前不是這樣的。這些年工廠多了,錢多了,車多了,空氣也差了。我問他,聽大家都說腐敗很嚴重喔?答:厲害啊,整個社會都腐敗,everywhere。能舉個例子嗎?答:就上個月,我被警察抓了超速,開單要罰500盧比,我塞給他100盧比鈔票就放我走了。去政府機構辦事要賄賂嗎?答:要,不給賄賂什麽都辦不成。那打官司能賄賂啊?答:當然能。我說你們不是有選票嗎,下屆可以不選他啊!答:不選他我選誰啊?哪個黨上台都腐敗。但他接著又說這個新總理穆迪(人民黨)挺可以的,主張並力行清潔運動,個人操守方麵口碑不錯,再讓他做幾年估計能更好。

泰姬陵落日,可見空氣汙染嚴重:

      比空氣更令人痛恨的是垃圾和糞便,神牛遍街都是,野貓野狗、大象、駱駝.......還有人。不管是首都老城還是旅遊區,人行道上處處都是雷區,一不小心就中獎。牛糞曬幹了用來燒火,大街旁男人隻要背對廣眾就能屙尿(這令我回憶起1970年代的上海郊區奉賢縣城也如此)。不過印度教徒有個很好的風俗值得我們學習:人死了一律火葬。連甘地都是火葬的,隻留個小紀念碑供人瞻仰:

城裏到處是牛群:

旅遊區路上的駱駝拉車:

牛糞曬幹了用來燒火:

 

載牛糞餅的小三輪:

 

但願這些口號能兌現:

 


    一路上除了欣賞公路兩旁的風光,我們都在聊天。老婆對印度人的生活非常感興趣,愛問南都很多雜七雜八有關家庭的問題,包括他家庭的房產、財產、收入、衣食住行、夫妻關係、婆媳關係、父子關係、兄弟關係、妯娌關係,等等。他也毫不在乎,有什麽說什麽。例如:你有幾個孩子?答:三個,一男兩女。多大啦?答:女孩14和9歲,男孩10歲。什麽時候又再生下一個呢?答:不幹啦,養不起呀。你常回家嗎?答:每年五六次吧,每次個把星期。你每月能賺多少錢,花多少?答:好的月份有兩萬盧比(320美金),在新德裏租一間房約6千盧比,吃飯喝酒約3千盧比。老婆來看你嗎?答:每年來一兩次,每次十多天。家裏多少人吃飯?答:23個,父母兄弟和兒女侄兒輩。有幾畝地?答:3.5acre。收成夠吃飯嗎?答:夠吃飯和其他日常開銷。全家有幾間住房?答:一間大屋,臥室有8間。你家在村裏算有錢人嗎?答:算普通人吧。你賺的錢回家交給誰?答:我母親,因為她掌管全家開支。那你有沒有偷偷留些給你媳婦呢?答:當然,每次都偷留一些。你兄弟媳婦知道嗎?答:肯定猜得到。她們有意見嗎?答:她們拿不到把柄。你女兒定親了嗎?答:還沒有,我打算讓她讀書,日後到城裏工作。女孩子多大歲數結婚?答:不一定,有的十四五歲就出嫁了。男孩呢?答:二十歲左右。政府有規定結婚年齡嗎?答:沒有。要上政府登記嗎?答:用不著。那要是將來要離婚怎麽辦?答:沒有離婚這回事,that is impossible。你的女兒嫁什麽人誰決定?答:我;要和誰商量嗎?答:我爸媽和我老婆。要征求女兒本人意見嗎?答:我會先找到門當戶對的人家,再征求她的意見。假如她不喜歡呢?答:她不會反對的。假如她還是不幹呢?答:那不行,還是得嫁。聽說嫁妝很多啊?答:(歎口氣)Yes,a lot, A-LOT! 我們一路談的可多了,可惜沒法在這裏一一羅列,但我感覺他說的都是實話。
    我問南都,聽說農村治安也不太好?答:沒錯。都是窮人幹的嗎?答:有窮的,也有不窮的,遊手好閑的壞蛋。那你們怎麽辦?答:開槍啊!你有槍嗎?答:當然有,家家都有,我家就有兩把。合法的嗎?答:一把合法,一把沒登記。真打死人怎麽辦?答:No problem,打死壞蛋 no problem。你開槍過嗎?答:那倒還沒有,可你家要是沒槍,that is impossible。
    由於語言交流困難我無法就種姓這種很intricate的問題和南都詳細認真討論。他說種姓隔離早就被法律禁止了,他們那裏已經不存在因為種姓而隔離的問題。但我能感覺印度的等級觀念肯定是非常森嚴的。別說種姓,職業和財產方麵的階級差距就已非常明顯。南都自己就是一個例證:開初幾天,無論我們如何熱情邀請他和我們一起吃中飯,他總婉言推脫,自己坐在小車裏吃自帶的午餐。老婆隻好預先買些餅幹糕點礦泉水送他,他很高興地收下了。
   路上看到農村孩子坐著拖拉機上學,我們也問南都他三個孩子讀書的情況。答:大女兒讀中學,兩個小的讀小學。學費貴嗎?學費倒不貴,校服、書本和其他費用貴。住校嗎?答:沒有,我們那兒是社區辦的公立學校。有錢人上私立學校,可以寄宿的。

坐拖拉機上學的孩子們:

 

到處都能遇見學校組織學生到景區參觀:

 

沒有土地的農民湧入城市住的帳篷,這家還不是最差的。我們見過很多一家子蜷在別人家屋簷下住的(頗似紐約街頭的無家可歸者):

 

街頭流浪漢:

 

無家可歸者:

 

用手壓機從地下汲水的老人(三十多年前我嶽母家也曾是這樣取水的):

 

賣食品的小攤:

 

公路上的人貨兩用小車:

 

 


和黃牛不同,水牛不分公母都有主人,要幹活的:

 

理發攤:

 

在工地上幹重活的兩夫婦:

 

運活雞貨車:

 

運花生貨車: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