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趣事 “海外上海人”與“海外外地人”
文章來源: 東裕德2017-09-24 09:04:52
 
 
海外趣事 “海外上海人”與“海外外地人”
 
悉尼華人多,悉尼上海人更多。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去探訪了悉尼的幾個著名華人區,接觸了一些悉尼“上海人”。
感覺到有個奇怪現象:悉尼“上海人”明顯喜歡“結幫”。言談中似對悉尼“外地人”頗有微詞,自以為是,流露出一種莫名的“清高”, “不屑”與“外地人”為伍,交朋友。
 
我因為每天都去學校接送孩子上下學,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悉尼的華人父母和祖父母們,有上海人更多的是外地人。
據我觀察及與他們交流,許多悉尼外地人無論在各方麵,並不一定亞於悉尼上海人。我詫異,這些看不起“外地人”的上海人究竟憑什麽看不起“外地人”!
 
這讓我想起剛到悉尼時認識的一對上海夫婦,號稱住在上海“上隻角”。
退休前是工廠的行政幹部,太太是廠醫。移民來澳2年多,也是來澳幫助孩子帶孫輩,自我感覺特好。自認為衣著時髦,見多識廣,知天文懂地理,擅保健會養生。
極看不起早晨一起晨練的外地人。再三叮囑俺千萬不要和他們為伍,這些北方人土掉牙,衣著俗氣大紅大綠。沒見過世麵啥都不懂。除了會蒸饅頭包餃子菜煮得難看難吃,與他們在一起被同化了你就要後悔的。
 
如此評價別人服飾、飲食習慣勾起我的好奇,仔細打量這位仁兄也未見其服飾款式色彩有何特別,更談不上高雅經典與品牌。這種自豪感不知從何而來。
 
這對夫婦倒是挺熱心,晨練後經常領著一幫上海同鄉拉著購物車提著馬甲袋浩浩蕩蕩去華人超市淘便宜貨。這與上海仁兄的食不厭精,健康養生的“吃貨”格局極不匹配啊!
 
然後在購物中心“飲食廣場”的座位上侃大山,連杯咖啡和茶都不點一份“幹聊”消磨幾個小時的時光。這樣的品味叫人如何恭維!
俺思量這般做派有何值得自豪驕傲的,令人費解。
 
俺對他們不屑的“外地人”經過交流接觸印象深刻。
不要小看外地人,可能外觀其貌不揚,但是內秀不張揚,肚子裏有真本實料。
 
郭老伯東北人, 黑裏透紅的臉蛋, 初看整一個農民兄弟,高個兒板寸頭。但是說起話來有板有眼,邏輯性極周密,退休前是央企的一個技術幹部。
孩子律師、會計師曾在著名普道永華會計師事務所任高管。來澳後與朋友合夥成立了自己的會計師事務所,收益頗豐,個人投資澳洲房地產也十分成功。每逢孫輩假期孩子都會安排郭老伯夫婦周遊世界。
與郭老伯聊天很有趣味,不要說東北人隻吃大蒜不喝咖啡。郭老伯與俺聊天時“卡布其諾“叫得非常順溜。
 
張老先生北京人,更是達人一枚。張老先生夫婦退休移民澳洲已經多年,兒子兒媳早已入澳籍。目前在國內發展,是一大型私募基金公司老總。張老先生夫婦在澳的主要任務是管好孫子,負責接送上下學和衣食住行。
每年四次學校假期,張老先生夫婦都帶著孫子乘坐“商務艙”往返中澳兩地,陪同孫子與父母團聚。
 
所以啊!我真想問問那些動輒看不起外地人的上海朋友:千萬不要自我感覺太好,憑什麽看不起人家外地人!
咱們都是海外中國人,應該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