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名繡的起源:顧繡(多圖)
文章來源: 禦樹林楓2012-01-01 13:30:42

        刺繡作品很難保存,所以刺繡最早起源目前無法考證。 1958 年,在中國長沙楚墓中出土了龍鳳圖案的刺繡品,這是二千多年前中國古代戰國時期的刺繡品,是現在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刺繡實物之一。要談刺繡的發展,就不能不提唯一以姓氏命名的刺繡 ---- 顧繡。

                        

        顧繡是是純欣賞性的刺繡藝術。幾百年來她始終靜靜地綻放著,幽香留世。明清時期風靡全國,大有 “ 無繡下姓顧 ” 的勢頭,顧繡之專稱代替 “ 刺繡 ” 之通名,以後發展起來的蘇繡、湘繡、蜀繡等,都曾得益於顧繡的技法。

  顧繡也稱畫繡,分明是繡的,卻與畫難分仲伯,甚至精彩處比畫更甚,她傾情表現書畫的精髓,不露針跡,不顯線痕,使欣賞者實難判別是畫還是繡。

  她將刺繡藝術與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緊密融合,達到了神形兼備的境界,或先畫後繡,巧借畫色,或繡後添筆,畫繡兼容,可謂將絲情畫趣結合得天衣無縫。這種畫繡往往需竭盡繡者全年心力,方才完成尺幅大小作品,且用針用絲用料都有獨特之講究,最大限度地達到書畫精妙的神韻。顧繡的再一特點是用針用絲的出神入化,人們喜以 “ 針如牛毫,絲比發細 ” 來比喻顧繡的精細。顧繡是將繡技畫理完美結合,並神形兼備地表現傳統繪畫藝術風貌的繡種,其用針、運絲的巧、精、善,而不見絲線的繡製痕跡,又看不出繡的起落與針腳,更分不清顏色的前後承起,而由此,鑄造了似畫似繡的藝術效果,以區別於其他名繡的雅致藝術特征 —— 畫繡。



  顧繡因源於明代鬆江府露香園主人顧名世家而得名,亦稱 “ 露香園顧繡 ” 。它是以名畫為藍本的 “ 畫繡 ” ,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藝術性極高而著稱於世。顧名世是明嘉靖三十八年進士,官尚寶司丞,就是在內宮管理寶物的官吏,晚年居上海,見多識廣,藝術修養較高,在他的影響和倡導下,他的女眷們也酷愛藝術,善丹青書法,精於女紅,尤其擅長刺繡。她們從事刺繡的目的不僅於實用而是視作上層婦女的修養和更高層次的藝術追求。在盛行於世的鬆江畫派畫風薰陶下,她們研究繼承宋代 “ 閨閣繡 ” 的藝術特色和藝術技巧,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她們選擇高雅脫俗的名畫作為藍本,對表現對象深刻觀察、細心揣摩,技法上創造出散針、套針、滾針等針法用以極力模仿繪畫的筆墨技巧。她們將絲線劈為 36 絲, “ 其劈絲細過於發,而針如毫,配色則有秘傳,故能點染成文,不特翎毛花卉巧奪天工,而山水人物無不逼肖活現 ”

  顧氏女眷中較早從事畫繡的,是顧名世長子顧匯海之妾繆氏。顧繡名手中,造詣最高,最具代表性的,是略遲於繆氏的顧名世次孫顧壽潛之妻韓希孟 ( 又名韓媛 ) 。她繡的《洗馬圖》、《白鹿圖》、《鬆鼠葡萄》、《扁豆蜻蜓》皆為精品,這些作品已達到讓人分辨不出是繡還是畫的意境。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還為韓希孟的刺繡書寫對題,並稱其為 “ 針聖 ” ,董其昌極為推崇顧繡,他為顧繡八駿圖題曰: “ 顧太學家有鐵聖,繡此八駿圖,雖子昂用筆不能辯,亦當一絕。 ” 她的作品,為達官貴人爭相高價收藏,她的傳世作品,均為珍貴文物,為各大博物館所珍藏。


《鬆鼠葡萄》

        此圖為《韓希孟繡宋元名跡冊》之第六幅,在白色綾地上繡成。一根虯屈蒼勁的葡萄藤盤曲而出,一隻鬆鼠竄躍其上,似欲攫取成熟的累串果實。這是秋季自然界中倏忽即逝的一幀小景,作者敏銳地捕捉住這一瞬間,將其定格於畫麵。畫幅上鬆鼠仰爬於葡萄藤上,活脫靈動的身姿和炯炯有神的眼睛,將鬆鼠警覺機敏、垂涎欲滴的神態刻畫得惟妙惟肖,妙趣天成。

        在刺繡技法上,由於鬆鼠粗長的尾部在畫麵中占據顯要位置,故刻畫尤為精心,其茸毛劈絲如發,細密入微,從尾部中心到四周,毛發由濃密而至稀疏,及至邊緣,細如毫絲,質感逼真。畫幅配色鮮明,用色有深綠、淺綠、淡綠、黑、黑灰、黃、淺黃、藍、淺藍等。黑灰色的鬆鼠置身於淡綠色草坡和綠色葡萄葉及藍色的葡萄之間,色彩反差大,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作品對細節的刻畫逼真入微,如一片葡萄葉被蟲蛀後形成的蛀洞和蛀洞邊的枯黃色均反映了出來;葡萄葉色彩的深淺過渡自然,葉的主脈和支脈清晰可見;葡萄以藍、淡藍或淡藍、淺白表現,反映出葡萄成熟度的不一致。這些細微之處無不顯示出作者對生活細致深入的觀察及其深厚的繡藝功力。

       對頁為董其昌題詩:“宛有草龍,得之博望。翠幄珠苞,含漿作釀。文鼯睨之,翻騰欲上。慧指靈孅,玄工莫狀。”

  顧名世曾孫女顧玉蘭,因家道中落,逐設帳授徒,曆 30 餘年,將家傳秘繡技藝傳於外姓。其時,城中四鄉許多婦女習顧繡以營生,形成一定規模,當時有 “ 百裏之地無寒女 ” 之說。達官顯宦、富商巨賈爭相購藏顧繡珍品,使顧繡身價陡增。但是,顧繡的卓絕是以高素質的藝人和大量的工時為代價的,製約條件很多,所以難以普及,難以為繼。清末,顧繡逐趨湮沒,以後幾乎被人們所遺忘,被吸收顧繡技法和營養而崛起的蘇繡所替代。


《杏花村》

        目前收藏顧繡最多的是遼寧省博物館,其中印有“韓媛繡”、“韓氏女紅”的繡品有八幅。上海博物館藏有韓希孟的《藻蝦圖》等四幅繡品。此外,江蘇南京博物院、鎮江博物館、蘇州博物館等也收藏有傳世的顧繡,如《杏花村》、《山水三壽》等圖軸。

        顧繡是民間繡藝與文人畫結合的產物,從業人員須具備傳統的書畫修養。正因如此,它很難普及,且製作費時耗工。彌足珍貴。 20 世紀初,鬆江出現了鬆筠女子職校的顧繡班,現年近九旬的戴明教老人曾為該班學生,她是近半個世紀顧繡在鬆江的代表性傳承人,著有《顧繡針法初探》一書。


        戴明教 13 歲那年,執意向父母要求,到鬆筠職業女子學校刺繡班上學。 70 年前的中國,民間對女性的要求,仍然隻是認幾個字、會寫自己名字足矣。戴明教的父母並沒有反對女兒上學的要求,因為當地刺繡之風極盛,幾乎每個女子都會繡枕套、鞋麵。刺繡班三四個年級, 100 多個學生,學的都是鬆江地區本土的繡法 —— 顧繡。

顧繡的內容是文人字畫,色彩也摹擬字畫原先的顏色,素雅清淡。戴明教說,兒時在學校裏,除了學刺繡外,還要學畫畫,熏陶藝術修養。這也是為了繡,繡出畫麵的境界。  戴明教畢業後已是抗日戰爭時期,不久後刺繡女校被一把戰火燒掉。戴明教成了學校最後一屆畢業生。當年 100 多個同學,之後繼續以刺繡為生的,隻剩戴明教一人。

  學校裏學的是複雜的技法。畢業之後,那些 “ 齊針 ” 、 “ 別梗針 ” 、 “ 接針 ” 等全用不上,戴明教和普通女子一樣,粗針快繡一些日常用品。直到 1976 年她進了鬆江工藝品廠,這才回到闊別 30 多年的顧繡,可以定下心來用心刺繡。

   “ 顧繡對針線的要求高,為了繡出水墨山水的高遠意境,一根繡線最多可劈成 48 份。 ” 老太笑著說, “ 針是到蘇州定做的,線是自己劈的。那時哪有什麽機器。 ” 戴明教保留的另一幅作品《小亭嬰嬉》,選自宋代畫冊,繡品中嬰兒的頭發,用的就是一根繡線的二十四分之一。

  針線細得費時,戴明教說,完成一幅 0.5 米 ×1 米的作品,至少需要 100 天,每天工作 8 小時。問起老太年輕時速度最快能繡多少幅,戴明教說 40 幅,可是需要 10 年。


更多“對家暴說不”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