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雅女人”的話題觸動了誰的神經?
文章來源: 東風飄2012-01-04 04:55:23

(前語:兩篇有感而發的關於“優雅女人”的小品文都受到了一些質疑、不滿、甚至不太優雅的人身攻擊,甚感疑惑。因此在閣下閱讀本文前鄙人特此聲明:在下不才,有興趣舞文弄墨以文會友,當然不怕批評,放在這裏就是讓大家評頭論足,善意的批評全盤照收,盡管有些不那麽喜歡。不太善意的批評也請使用比較優雅的詞語,免得精神汙染玷汙大家的眼睛。)

今年入冬以來,北京的大霧、空氣汙染指數、可吸入顆粒物(PM10PM2.5)一再成為國內外輿論的焦點。這讓我們想起百年以前被稱為“霧都”的倫敦。當時的工業大國、世界強國大不列顛的首都同時也是世界上汙染最嚴重的地方。可是經過長期的治理,今天的倫敦已經沒有了“霧都”的前綴,而藍天白雲則成為一種常態。生活在西方的我們麵對國內超長的經濟發展速度,我們現在隻能常常自嘲的誇耀我們在這裏的自然環境。

其實能夠吸引我們生活在西方的另外一個要素則是這裏的社會文明程度。我們不否認這裏依然還有小偷流氓,強奸殺人也時有發生,甚至“小流氓”也時常也會騷擾一下社會,但是與百年以前我們從狄更斯描述的那個時代的英國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現今能夠體會到的這裏的社會文明程度依舊是目前世界上比較優秀的社會文明。這種社會文明不僅僅表現在他的民主、自由的社會製度,也表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的溫文爾雅、禮貌、秩序以及我們可以看到的各種生活小節。因此優雅是這裏生活中常見的形態,互相禮讓、無處不在的謝謝、Sorry會讓我們感到生活的隨意和精神的舒適,這似乎不是我們提倡一下“新生活運動”、五講四美、八榮八恥就能夠達到的程度。

就像北京的大霧現象可能需要一個治理過程一樣,中國的社會文明的進步也需要一個漫長的進步過程,不僅僅是民主的進步需要逐步漸進的一個過程,日常生活的文明進程也同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前多年備受批評的隨地吐痰現象在大城市似乎有了好轉,但是依舊無法杜絕。這幾年車輛增加了,但是不太文明的開車舉止似乎又成為讓人心煩的現象,亂竄道、超速、酒後駕駛給社會帶來了很多麻煩,連韓寒都對強光燈現象感到無可奈何。國內來的朋友在看到西方的駕駛現象後無一不連連感歎。因此社會文明是每一個人都渴望要達到的一個目標,我相信沒有人會對一個亂糟糟的社會秩序感到愜意,除非那些唯恐天下不亂之徒。

回到“優雅女人”的話題,目睹某些不優雅的現象,感歎一下“做優雅的女人”,這個話題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都不應該是一個讓人不舒服的話題,如果有些話語用詞不當,某些說法略顯突兀,那也是觀點之爭、水平之爭而不應該成為被嘲諷或者攻擊的理由。但是這樣的事情還是發生了,自然令人愕然。

讓女人成為優雅的女人也是一個漸進文明的過程,優雅不是像容貌一樣與生俱來,優雅的舉止不分容貌的美醜。如果鳳姐不是以醜為美、以無知裝高深,她也不應該受到粗暴的對待。因為在文明社會,無論長相如何每個人的人格在精神上是平等的,即使殘疾、即使醜陋。所以我們譴責拿殘疾人取笑、我們蔑視以貌取人。上天賦予我們生的權利,每個人都有權利在這個世界上自由飛翔,我們為此而奮爭、而進取。

優雅不是取悅於男人的偽裝,更不是征服男人的手段。優雅應該是女人自我追求的一種境界,是對文明的一種敬畏,是自我人生追求的一種精神升華。

女人不能拿我行我素來為自己的不優雅行為而開脫,優雅是一個人對自己人生意義上不斷進取的一個過程。在英國,我們常常會看到那些白發蒼蒼的老人,他們或單獨,或相依,盡管他們步履蹣跚,盡管他們滿臉滄桑,但是他們依然西裝革履、長裙飄飄、神采奕然。我們已經無法說他們美麗漂亮,但我們可以說他們優雅依舊。

我們無法為優雅做一個定義,因為這實在無法以數學的精準給出確切的含義,由於筆者的才學淺陋,同樣無法像培根那樣寫就一篇《論優雅》的傳世之作。作為一個普通人,一個普通的男人,滿懷讓世界更美好的質樸願望,滿懷讓所有女人更加文明而優雅的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一絲感性,讓我用法國時尚界泰鬥——熱納維耶芙·安東麗·德阿裏奧夫人所著的那本《優雅》的書中的一句話作為本文的結尾吧:

“優雅是一種和諧,非常類似於美麗,隻不過美麗是上天的恩賜,而優雅是藝術的產物。優雅起源於何處是很容易追溯的。優雅從文化的陶冶中產生,也在文化的陶冶中發展。”

願天下女子都優雅的生活吧,粗俗不屬於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