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遠遊?
文章來源: 勤學好吃2012-08-25 18:32:58

在這陰雨的周六下午,讀著陳默的 父母在不遠遊 ,心情也隨之有點淡淡的 blue 。不妨也說說吧,說到哪兒是哪兒。。。

記得三年前的夏天,趁著放假在家,我約請了幾家好朋友周末來聚聚。爬梯正要開始時,朋友馨的老公打來電話,說他們家來不了了,因為早上接到國內家人的電話,馨的爸爸過世了。他們一整天都在和國內親人通電話。

放下電話,我默默地裝了兩個飯盒,讓老公招呼客人,自己出門去了馨的家。很近,走路 5 分鍾就到。路上我想,他們肯定一天沒吃飯了,我該怎樣安慰安慰他們,勸他們吃一點東西呢。

敲門後,馨開的門。立時,我抱著她大哭,是那種上氣不接下氣的哭,想壓抑都壓抑不住。連我自己都奇怪。最後反而是馨安慰我,說她有思想準備,且爸爸已經信主。

這兩年來,接二連三地有朋友父母去世。每次我都特別動情。其實我是一個輕易不流淚的人。從小很少哭,被人稱堅強。流淚最多時是在戀愛中。後來一次是 8964 時。再後來是在美國學業結束、找到心儀的工作要搬家時。我猜想啊,也許我總體上屬於沒心沒肺型,但心裏有個軟弱的地方。每次流淚可能是因為心底的軟弱被觸動,從而激發出強烈的愛、同情、無奈、不舍、感恩等等,不是單純的難過。

我的朋友大都四五十歲年紀或更年長。父母應該都在七八十歲左右,正是接近或經曆風燭殘年。我想如果我仍在國內工作的話,在聽到朋友父母生病或去世的消息時,可能一樣會同情、遺憾,但可能不會心裏那樣脆弱。這樣的脆弱,也許是因為遠隔萬裏造成的牽掛、無奈、和深深的愧疚感。

前幾天去外州看女兒,還向她感慨媽媽正處在最好年華:下一代已經成人,上一代依然健康,媽媽自己仍然年輕,工作也順心。心裏有滿滿的感恩,也巴不得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下去。但現實是父母已經 70多 歲。每增加一年,就意味著他們的健康風險指數上升一點點。除了禱告,我還能為他們做什麽呢?

老人不願來美居住,也不要我們給錢。他們喜歡短期旅遊。那我就每年夏天帶他們出去遊玩一下吧--不跟旅遊團,自己家人住在一個地方,悠閑地逛逛玩玩吃吃。這算是我的一個小小的“孝順計劃”。今年夏天我們去了香港。我提前訂好賓館:父母住海景房,我和妹妹住對麵(當然能省就省了:))。吃喝逛一星期,他們很開心,我也很滿足,雖然其間不乏和爸爸打嘴仗以至於惱羞成怒。

現在離明年夏天還遠,爸爸已經盤算著要去哪兒玩了,每次打電話都和我鄭重其事地商量商量,好像下星期就成行似的。可見他有多麽期待。

最後祝願天下父母親健康長壽,與兒女關係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