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劇、遺訓、正統---拿著康熙當理說!
文章來源: 文革傳人2014-08-14 21:49:12

鄧小平鄧大人110年舊的出生日將至,咱國在“照例”紀念,於是有了個幾十集的鄧劇在央視開播。開劇不久,有一段台詞,是扮咱黨前麵曆史人物華國鋒華大人的角色所說,大意是1976年太祖死後27天華大人抓捕“四人幫”是太祖遺訓授的權。
抓“四人幫”在當時是很得人心的事兒,有沒有太祖的遺訓有那麽重要嗎?別說,在中宣部控製的央視上大聲嚷嚷著上演,一定是重要,對中宣部上麵的一串老板們重要。而老板的最終極,就是習大人。
這個“華主席”的“新故事”一出來,網上炸了鍋。開罵最厲害的是太祖的現時擁躉,毛*左們。在毛*左們的眼裏,太祖的“正確”“革命路線”原本進行好好的,讓華一次政變性質的抓人給悲慘的斷送了。而且從那之後太祖的“革命事業”就沒有徹底翻過身來。現在編故事說太祖有遺訓讓華大人斷送太祖的“很大很大的一盤棋”,不是等於說太祖是個死後還用刀自宮的蠢貨嗎?所以此劇讓毛*左們兩眼噴火,怒射“遺訓”與其後的老板們,包括習。
習大人為什麽要惹毛*左們?自從一年多前出道以來,習大人一直是在原則上尊毛,不曾直接惹過毛*左(辦“不厚”不算,那是涉及個人存亡的利益問題)。習尊毛是為了“正統性”,而現在弄出個遺訓來還是要強化“正統性”。習大人上來後曾鼓吹“前30年”與“後30年”的一致性,換句話說就是太祖是正確的,鄧大人也是正確的,最後傳到他習大人的手上是“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正確的延伸。習大人“正統”大大地。
但是,“正統”從太祖起始,隻能正統到太祖那個層次。
太祖的一切,全部基於“槍杆子裏麵出真理”。名義上的“共和國”,卻讓他老人家躺在權力上一直到死,死了之後,他生前的隻言片語,點頭搖頭的記錄,靠他貼身幾個人傳出來的腦波活動就能左右中國人日後的生活方式。這是“共和國”嗎?就是他有一個確定無疑的遺訓,那個東西該是無限權威的天條嗎?
遺訓曆史上有過。比如那個傳說中的“傳‘於’四子”與“傳‘十’四子”的故事,康熙康老前輩的遺訓。康前輩的那個遺訓確是“正統”而有法律效率。大清王朝,“愛心”家私人的財產,康熙的私相授受是“清法”明定的,到底傳給四子還是十四子,事涉康熙死後幾十年那個邪惡的文字獄是由乾隆執行還是由乾隆的某位堂哥執行。“愛心”家族辨別遺訓的真偽是個於法於理都該做的事。
太祖呢?他的遺訓算“共和國”法律?咱黨文件?豬哥亮錦囊?絕症病童的最後心願?開過光的寶物?
都不是。太祖能躺在權力上直到死,是因為咱國一直是處在“槍杆子裏麵出真理”的現實下,“共和國”就是個立在那裏騙人的牌坊。太祖的權力在於他對槍杆子的絕對掌控。後麵華大人與同黨及對手們打遺訓的主意也是在意對槍杆子的控製。玩遺訓不在於“合法”而在於“合理”。這個理就是“槍杆子裏麵出真理”。
沒有法治,靠槍杆子這個“理”,政變是必然的。有個大諧星曾在其喜劇中說過,原本人們是沒有槍的,後來人與人間誤解太多,於是就有了槍。槍能搞定誤解,就是用槍殺人或威脅殺人。隻要“槍杆子裏麵出真理”的現實不改,政變必然,就像預測太陽會從東邊升起一樣篤定。
習大人要強化他的“正統”,可以拿太祖的遺訓說事兒。但是,隻要太祖遺訓還是個“是非”支點、標準、依據,那個“正統”就是康熙牌的“正統”,皇權的延續,與“共和國”牌法治沒有丁點關係。再“正統”也沒有控製好8341部隊來得實惠(該部隊應該與時俱進,編號改成1648)。
日後,政變劇總能有新編,素材會源源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