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比19----文革均貧富的具體實踐
文章來源: 文革傳人2014-03-11 18:22:39

 

“文革小報”尋根第四篇

文革,後來故事裏傳說是均貧富理想得以實踐的美好時光。誰也別多吃多占,有特權的都給丫的剝奪了。什麽大走資派、大資本家、大明星、大權威,大啥都不行。文革到底有多均富?幾乎到了此刻霧靄麵前人人平等的份上。

先看這個例子:



這是北京地質學院的。馮景蘭的工資從345元減到31元,大概是家裏一個大人十二塊五加一個孩子十八塊。這位楊遵義先生從287元減到67元怎麽算出來的就不得而知了。



富,不隻工資,還有走資派把著的權位,權位下麵有資源。比如話語權。

那時候沒有互聯網,百姓的話語權基本靠吼,就是在可享用貼大字報權利的美好時光期間,一份大字報能有幾百人看就不錯了,出書還是話語權的首選。話語權誰占著?劉少奇大人這個XXXXXX,他沒貪錢但是貪出版大權為己用,被小將們揭出來了:



好嗎,劉少奇1962年前出版自己的著作兩百多萬本,1962年後出版一千七百多萬本。總計百萬富翁乘上1919282544本),天文數字!與一位老農民說一句話平均隻有兩個聽眾的話語權天差地別,丫一個人占那多資源,不文革行嗎?!

資源必須合理平均分配。

比如用在真正的革命事業上:









不算太祖爺的“選集”、“選讀”、“詩詞”等一幹大部頭,光“紅寶書”就是三億五千萬(350000000本)。這還隻是1967年一年的印數。太祖1年完勝劉大人17年,35019。整個文革期間,“紅寶書”發行總量超過10億本。

太祖獨享出版資源需要被均貧富嗎?不需要,因為太祖的書裏出奇跡:



就算讀了太祖的寶書出奇跡,七億人,幹嗎要印十億本?

首先,有些出口了,外國人民也需要揭開癌的奧秘。另外,有些耗損。當時咱國防手段稍差點兒,“紅寶書”有多重功能:


檔子彈是純物理問題,消耗難免。

太祖擁有沒被均貧富的十億本話語權,“光焰無際”的那啥都“勝利凱旋”了,文革咋還是沒成?敵對勢力破壞:



(這個圖書館說得是廣州中山大學)

回到主題,文革時有的事兒貧富均了,有的事兒把貧富差別推到了極端,十億本為了“勝利凱旋”的極端。最後的結果是貧富沒均成。沒均成的主要原因是敵對勢力。

後記:才查過,E-Bay1967年原版的“紅寶書”現時交易是35美元,不知當年那三億五千本還剩下多少本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