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看完琅琊榜
文章來源: 嘮嘮叨叨2015-11-25 21:33:45
 
Untitled document
 

琅琊榜終於看完了

 

自從領導棄劇以後,隻好一個人鍛煉時看,總算耐著性子一覽了國產一流劇之風采。看完還深刻反省了自己審美情趣與廣大群眾的差距。

 

1,為何不感動

小殊殊是何等奇才何等大義,為何我不感到欽佩?思考良久,明白了本劇的致命缺陷:所有的情節都是梅長蘇一人設計,沒有天意在裏麵。所以顯得敵人愚蠢,所以沒有懸念,所以無法讓人長歎。一個以一個人的智慧來詮釋世界就是顯得單薄與不自然。

 

2,為何不審美

男人的美是身體的強壯,頭腦的智慧,意念的堅定,心胸的寬廣。

 

我們偉大的小殊殊在第一點上完全缺失。最後一集以為要展示這一部分,結果穿上戰袍的林殊依然毫無英姿,戰死沙場也沒有任何陽剛之美,實為遺憾。留給人們的依然是一副病病歪歪,沒精打采的形象。拍攝的敗筆。

 

第二點是人物刻畫的重點,但因為梅郎站在一個“無不知”的高度,與其說智慧,不如說是麵麵俱到,其他人物隻是牽線木偶,所以就顯出作者刻意的用心,刻意的雕琢,所以讓我常常跳戲,時時感到作者的存在。一個劇的高潮其實不是大家都聚在一起把真象挑明,而是人算不如天算,置於死地而後生,就算是譽王謀反那段也毫無懸念,因為作者已經給觀眾了一個梅郎必勝的前提,所有的戲都成了過場,而過場裏又毫無以外,都是按部就班。

 

第三點如果沒有正當手段的支撐,就顯得萎縮與無意義,甚至是無情無義。最後的大鬧皇帝生日宴,雖然目的是沉冤昭雪,但用的還是逼宮的方法,執念得忘記了手段的正當性,忘記了手足情是情,父子情也是情。所以沒有大情懷,隻有為了目的不顧一切的狹隘的正義而已

 

第四點是男主人的又一大缺陷。因為他是劇裏的神(全知全能全公義),所以他展示了人要想成為神時所表現出的無法滿足。他要奪權,要翻案,達到目的以後還要再做回林殊。不管他用什麽名義,他始終都是一種貪婪,他跟郡主說來生做普通人是最虛偽的一句話。

 

也許我期許多高,看得不能痛痛快快,沒有淋漓盡致的感覺,所以想了那麽多。

 

其實我看得很仔細,比方說看到最後幾集,發現演員們都相當勞累,妝容下麵的皮膚顯然不如以往,敬王成為太子前後滿臉紅彤彤,估計是皮膚過敏了。他的母妃也長了很多包包。梅郎的皺紋也從幹燥的皮膚裏顯出來。想想50多集,演員和工作人員也是受罪啊。

 

如果說有看頭的地方,第一是布景很好,衣服也不錯,這次發現劉濤很漂亮,胡哥看造型還行,人物不喜歡。敬王更是架子,沒什麽靈魂的角色。倒是謝團夏江老梁王這幾個反麵人物戲演得好。雖然人物本身也不具合理性,但演員的表演還是很賣力氣的。

 

最可圈可點的是譽王,他開始是被作者當傻子耍的典型,但是最後知道自己的身世後造反,失敗了也無怨無悔,最後和老梁王對峙的時候後頭撞牆的演繹,讓人有幾分心痛。這個角色到最後是有些說服力。

 

如我以前說的,這個劇的節奏是觀劇一大障礙,過於拖遝,重點細節和沒用的細節摻在一起,不仔細看落掉關鍵,仔細看又沒什麽味道,是非常不友好的拍攝方法。

 

也許大家說你這麽不喜歡,不也看完了,還寫了那麽多?我承認輿論的力量,口碑好還是讓我不敢忽視。但作為全民喜愛的大劇,不得不說還是有很多缺陷的。

 

後來知道作者隻是職場一介小女子也就釋然了。大男人的情懷讓小女子去寫,也著實委屈了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