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瑩兒與太極
文章來源: 京燕花園2013-11-17 09:23:31
燕兒從小習武弄墨,懶散多年,有意重拾。斯作文以記之。

墨,是父親看管。武,是母親學校的牛師父傳教。俗話說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燕兒小名瑩兒,本是一塊璞玉,所以你知道的,燕兒沒有那麽翻飛的本領,師父慧眼,對瑩兒說,你柔韌有餘,耐心多多,不如我教你太極拳吧。瑩兒眼前浮現兒時住姥姥家四合院時,鄰居老爺爺練太極的情景。瑩兒心裏納悶,這太極是老爺爺老太太的把戲,瑩兒年紀尚小,學他作甚?看師兄師姐在一旁舞槍弄劍,好生羨慕。

不過,瑩兒從來聽話,還是依了師父的主意。要說我的師父,個頭兒中等,虎背熊腰,慈眉善目,那時年紀約莫四五十。在八十年代,旁人以西裝革履為傲,他卻腳蹬青口布鞋,一身師母縫製的衣褲。他為人和藹可親,身懷絕技,秉性謙和,這就是真人不露相。

Untitled

那年瑩兒十三,每天下學後就直奔到媽媽學校操場。瑩兒雙生的哥哥也一同拜師習武,與兄弟們打成一片。其實不是打,是練。師父教我們,身學藝,要有武德,修身修心,決不可打架。每天報到,先在室外水泥舞台邊上抻筋壓腿,目標是下巴嗑兒夠到腳尖兒,然後一溜煙兒雙掌上立,十字平衡,腳尖踢鼻尖,當然是年複一年,日複一日,也未必達到。。。

一日瑩兒去姥姥家顯擺,“姥姥您看,我的胳膊肘能夠到地麵”,姥姥那時六十歲出頭兒,說 “來,瞧瞧姥姥的!” 腳跟並攏,膝蓋繃直,一下腰,手掌夠到地麵,姥姥可真棒!媽媽也說自己從小窩腰劈叉燕式平衡。說實話,五六歲時,瑩兒也沒有這麽軟。到了這十幾歲,反而越來越柔。

再說師父教瑩兒太極,口中念念有詞,“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雙腳站立,雙肩放鬆,深呼吸,吸氣如聞花香,吐氣如冉冉青煙,收下巴,向上,若頭頂空氣。眼觀鼻,鼻觀口,口問心。。。動作中眼神隨手行。

一切準備就緒,身體重心移到右腳,慢抬左腳,橫移與肩同寬,落腳時頗有講究:大腳趾二腳趾。。。小腳趾慢慢著地,及至腳掌,腳跟。動作平緩,呼吸均勻,意象隨行。身體重心隨移到中位。各位看官,問我為何一個起勢還沒說完,就囉嗦這許多?太極要從起頭就練心,精心耐心,從別人看不到的細小動作裏傾入意念,才得回報。

今日暫記到此,瑩兒習武去了,更多故事,且聽下回分解。

b120eb92-5b40-4074-9f62-e8ae0ef10667
~~~~~~~~~~~~~~~~~~~~~~~~
~~~~~~~~~~~~~~~~~~~~~~~~


瑩兒回來了,兩天之後,記下之二:

這兩天練一練,起初艱澀零落,突然間行雲流水,漸入佳境。如彈琴的人,音符在指尖流淌。身體的記憶帶我回到少年時代。。。

雲手,手揮琵琶,攬雀尾。。。師父教我練的吳氏太極,各個動作一百多架勢,如果耐心,全套練下來四十分鍾,不耐心,十幾分鍾了事。後來我在北京大學生武術比賽中獲太極第三名。比賽限時三分鍾,有道是“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雖然我那時已經不是天天練,哥哥跟我說,女孩會太極的不多,你長了的本事不會忘的。第一年的比賽我得了第四,有點兒超時,沒有獎牌。

第二年我學乖了,請師父過目,自己先把難的動作編排到一起,表現實力的什麽海底針啊,扇通背啊,高探馬,再來個雙擺蓮(左右橫掃踢腿),順勢有下勢,穿插著好看舒展的斜飛式,玉女穿梭,白鶴亮翅,差十秒的鈴聲一響,幾個倒攆猴,雲手,回到起點,收勢,抱拳。得了第三名,學校張貼大字報賀喜。

後來的文藝匯演上,有人報幕說雙生兄妹對打,我心裏暗笑,隻是同台,沒有對打。哥哥安排我最先出場,打太極,一兩分鍾後,我退到台後方繼續表演,他和兄弟們分別表演長拳,形意拳,單劍,雙刀,長槍,九節鞭等等。我就算是他們的背景吧,然後一起收勢,抱拳。

92c1751c-ce24-4dc0-84c3-8da2f1287c64


我出國的這二十年,每次回國都拜見過師父,從大寶一歲多,到上一次大寶十歲,他依然和藹地問我,還練武術嗎?我有些無言以對。隻以忙孩子做借口,我跟孩子說,“師父是功夫大師。” 師父跟大寶說,“讓你媽媽教你武術,她很會的。” 我有些無地自容。我知道他的笑眼裏有多少期望。對武術的愛,對人生的真。可我如何開口說自己沒有心思?想起小時候,心定才練得穩健。

哥哥常常告訴我師父的近況。師父師母有二女一男,我們稱為大姐二姐三哥。依然記得他們家最美味的餃子,涮羊肉,師父師母的熱情好客。虎虎生威的三哥和我一起練過武術,讀過宋詞。活潑溫柔的二姐和我們一起去過北戴河。溫文爾雅的大姐為我查視力,那時她已經工作結婚,師父常常惋惜她沒有天天練,她身輕如燕,耍雙刀的身手了得!後來師父也教了我那套雙刀,我好喜歡,耳邊風呼呼作響,雙刀打花⑧字型把自己裹在裏麵,前後蹈細步。。。啊,我要拾起的東西太多了。櫃裏的雙劍也該醒醒了!

網上看到師父八十高齡身體靈活,近年來還參加全國武術比賽,獲幾項老年組冠軍和銀牌。而且媽媽告訴我師父很多武術研究會頭銜,網上一張照片,年輕時的他獲大刀冠軍,他從未跟我提起過。就是他,也可以默默無聞,也可以盛名之下,寵辱不驚。武術鍛煉了他的身心,他對我們言傳身教,樸實的話語裏滿含人生哲理。師父,小徒瑩兒不才,這廂有禮了。

網上錄像裏師父在教新徒弟,他的動作那麽自如,架勢比年輕人還低而穩。是哥哥在錄像,師父在講我熟悉的話語“武術要領,不前栽,不後仰,不左傾,不右斜,身位要中正。” 望著他陌生的新徒弟,我突然心生小小的嫉妒,他們會象我一樣用心學嗎?我曾經是那個近在咫尺,受點撥的人,為何到遠走天涯之時,才知道那時有多麽榮幸?多年後,看出師父很有遠見,如果我不是少年時代就苦練太極,我永遠也不會有那麽低的架勢。太極教會我做人的道理,以柔克剛,內斂柔和,不偏不倚,不慍不火。

雪兒回家了,我跟她說我想重拾太極,我在網上看到我的師父了,他年紀大了,我有種要落淚的感覺。他曾經那麽器重我,對我這不可琢的瑩玉下苦心,我卻撇下武術許多許多年。雪兒問為什麽?我想我是曾經對中國和中國的一切,交織著太複雜的情感。我以為我長大了,不需要再學再練。那裏的文化是我不能承受之重,避而遠之。好像一個含著金鑰匙的孩子,不懂珍惜,隨手把寶貝甩到一旁。而那粒愛的種子,一直藏在心底,從未走遠。。。


附吳氏太極,這是我在網上找到的,和我當年練的比較接近,她動作勻稱飄柔,功底好,架勢底。平時我會把這套慢慢地運行40分鍾。她是在比賽表演,所以加快了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