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家暴說不”對話“真妮咖啡屋”
文章來源: 對家暴說不2011-03-15 00:44:27

讓一顆麻木的心早日覺醒

我們在最近的文學城博客導讀上,看到了蔡真妮女士寫給一個家暴受害人的回函。 對待這一類比較通常的家庭暴力問題,我們“對家暴說不” 群組希望借此澄清一些錯誤觀念,說明我們的看法,並且糾正在這個問題上蔡真妮女士對當事人的錯誤指導。

這裏,首先要說明的是,我們非常感謝蔡真妮女士對家暴受害人的幫助和關懷之心,也無意否定蔡真妮女士在其他方麵的成就。蔡真妮女士的優美文筆,她的優雅與才思,受到很多讀者的喜愛。我們對蔡真妮女士的美滿 婚姻和家庭幸福,帶著美好的祝福;對蔡真妮女士的熱心助人的行為,表達無比的敬佩。但是,我們也不得不遺憾地指出,蔡真妮女士既沒有家暴受害者的切身經曆,也不具備有關家庭暴力問題的專業知識。她僅僅以自己的一個家庭幸福的女人想當然的“道理”來指導家暴受害者的谘詢。對這種方式方法和它帶來的影響與後果,我們表示深切的擔憂。

那麽,讓我們來看看蔡真妮女士在幾篇貌似合情合理,並且十分體貼人意的回函中,她所傳達給當事人以及讀者大眾的錯誤觀點和方式方法吧。

蔡真妮回函裏的錯誤之一:

她對家庭暴力的錯誤觀念:女人被打是自找的,因為都是女人的錯

蔡真妮在她的回函中,沒有表達過對當事人的同理心,沒有正麵的支持她堅持報警的行動。相反地,從文章的開始,她就站在一個高姿態之下,強調女人要在自己身上尋找原因。這也是我們專業上所一貫批駁的“被打之人總有可打之處”,“家暴有理”的觀點。這種觀點,也就是西方所說的“Blame Victim”,往往是對受害者的第二次傷害。

回函的開頭,蔡真妮說:“你們一定是爆發了劇烈的爭吵,因為你文章一開始就說自己嗓子壞了,一定是歇斯底裏喊了不少”。 這樣的評論,意在影射當事人自己衝動,說了一些刺激丈夫的話,引起老公的施暴行為。在受害者報警引起警察上門你幹涉之後,受害者老公攝於法律的威力,變成“在憤怒之時”“扇著自己的耳光”。

根據心理學專家們的研究, 自己體虐自己,是有暴力傾向和暴力行為的人,給對方施加心理壓力 的常用方式。其目的就是為了讓被暴力的一方感到自責。蔡真妮女士不能夠認識到有暴力行為的人的行為特征,相反地,她主觀認為,該暴力男不僅僅施暴是受害者的錯,連他自殘自虐,也是受害者的錯。

蔡真妮的作法,實際上是幫助了那個有暴力傾向的人,來教訓被打的女人去認識自己所謂的錯誤。

在這裏,我們不得不再看一下蔡真妮在另外一篇文章裏對於讀者的誤導。該文因為讀者反彈得厲害,被作者連主貼帶跟貼一起刪除了。該文主要說一對未婚夫妻,經濟上女孩靠男孩的多一些,男孩的母親有些控製欲,晚上女孩用電腦上網。,男孩的母親想讓她睡覺,她堅持上網,於是男孩母親堅持在旁邊陪伴,女孩給未來的婆婆臉色看,於是男孩大怒,發短信讓女孩滾,女孩覺得自己做得不對,問真妮該如何補救。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真妮讓女孩給男孩母親道歉,要到“痛哭流涕”的程度。

我們讀了那篇文章,不得不長歎一聲——國人什麽時候能給自己的孩子,給廣大的民眾上一堂有關“自尊自愛”的課。且不論文中到底是誰的是與非,難道不我們不可以學習怎樣良性溝通,哪怕道歉也可以有尊嚴地道歉嗎?“臥薪嚐膽”的故事中國人沒有不知道的,但是這個故事我們認為是中國文化中的糟粕。臥薪沒有問題,嚐膽也沒有問題,惡心的是這個故事字麵裏沒有表達出來的情節,為了早日逃脫,身為一國之君的勾踐恥嚐夫差的大便。如此行為扭曲的國君,在消滅了敵人之後,不能想象他會成為一個心態正常的人,枉論一個心態正常的君主。

痛哭流涕跟下跪求饒,都是用把自己的尊嚴踩在腳下的形式來道歉,這樣被教導出來的人可能尊重別人的尊嚴嗎?

我們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誤區:一個男人為女人自殘,或者一個女人為男人自殘,旁觀者會勸那個人說,TA這樣做是因為愛你,不惜傷害自己來愛你。

一個人把自己的自尊踩在腳下來屈就對方,旁觀者更會說:TA愛你愛得自尊都不要了。

錯,這是一個錯誤的概念。這不是愛,這是占有欲,不惜一切手段占有對方的感情,不惜自殘以及泯滅自尊來達到讓對方歉疚的目的,這種人往往帶著毀滅性的,施虐性的人格,跟這種人結成伴侶,一旦他們的目的達到,變成施虐者的可能性非常大。

在分析直接導致這次衝突的“不收拾碗的事情”上,蔡真妮評論更有甚之。蔡真妮說到:“昨晚你心裏真正在乎的其實是:他吃完飯跑沒有影了,你想知道他到哪兒 了,幹什麽去了,但卻用不收碗來表達你的不滿和焦慮,”“ 如果你就是忘記了,那倒也沒什麽,關鍵是你把自己的飯盒收起來,不管其它的,明擺著是故意的,你婆婆生氣生在這裏,她不知道你想給老公點眼色看看,以為你 在等著她收。” 蔡真妮全然無視作者自己文中說明的情況。在一天陪伴孩子在遊樂園裏玩耍,幫孩子做作業,講故事的同時,當事人同時惦記著兒子“一直未吃飯。所以,桌上的飯 菜一直未收”,以便孩子“還有可能要吃”。蔡真妮一味的強調當事人的溝通有問題,沒有就事論事,需要自己找找自己的原因。按她的說法:“我希望你能回想一 下昨晚的整個過程,想一想自己怎麽樣做可以避免掉激烈的衝突?如果你想不出來什麽辦法,衝突還會繼續發生”。

這種思想,好像在說,這個家是女人和婆婆的家,沒男人什麽事兒,所以男人怎麽做都是對的,女人要像個鋼鐵戰士,承擔一切不得有怨言才能避免挨打。

諷刺的是,在蔡真妮的新浪博客,該貼主是這樣回複的——她老公吃完晚飯出去找人下象棋去了。

吃完晚飯扔下飯碗出門下象棋,這個場景是否非常的熟悉?真像我們幼年的時候生活的鄉村情景:男人出門打牌下象棋,回來看見碗沒收,開口就罵女人——你這個懶婆娘!

蔡真妮如此這樣對男人的行為和責任不加評論,對婆婆的做法不予批評,而單方麵的要求身為妻子的女性完美,傳授她個人的賢妻良母外加虛情假意的所謂溝通方式,讓一個在家中沒有得到丈夫和婆婆的基本尊重的女人,忍氣吞聲,委屈求全的行動,避免衝突,這不僅僅是對女性的苛求,更是對家暴處境裏的女性的誤導。如此以往,女性的完美需要建立在失去自我的基礎之上,女人將一味退讓,婚姻中的施虐問題將更加嚴重。 最後當事人隻能深陷泥潭,不可自拔。蔡真妮女士的初衷可能是去幫助一個因為家暴來求助的女子,而事實,她的觀點是誤導人的錯誤思想,是對求助的女人的進一步傷害。

蔡真妮回函裏的錯誤之二:

她不了解什麽是正確的幫助處於家庭暴力中的女性的態度和方法

蔡真妮的思想,其實是患了“好女孩綜合症”的一種代表。

好女孩可能還會有一個特點——固執,她們認為自己的做法不僅正確而且實用,她們還會認為自己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認為自己是值得別人學習的楷模。”

這種思想最大的危害是,讓受害者認識不到她們所處的處境是多麽險惡,施暴者的問題是多麽嚴重,失去對這種病態的兩性關係的警惕,而是一味地檢討自己,最後發現自己一無是處,失去了最後做人的自尊和自信,精神上被施暴者完全控製,成為他們的依附。

讓我們看看專家Lundy Bancroft所建議的如何幫助受虐婦女的方式吧。

問:假如我的女兒,姐妹或者女朋友在家中受到虐待,我應該如何正確地幫助她?

答:如果您想為您所關心的受到虐待的女性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幫助,那麽就請您明確牢記這個原則:您一切行動的目標,就是要與她的施暴人的行為完全相反。例如:

1. 施虐者:給她巨大的壓力;而您應該:耐心。

請記住一個受虐者,她需要時間來理清她的思路來應付她的處境。不要讓她依照您的時間表來決定何時對施虐者說不,離開他,給警察打電話,或其它任何您要她采取的對策。您要做的是,對於她何時采取行動的問題,尊重她自己的判斷 – 這是施虐者從來不會對她做的事情。

2. 施虐者:貶低她;而您應該:平等對她。

避免居高臨下,好為人師。專業人員,一樣需要注意這一點,甚至更要小心。對一個受虐婦女,如果您表現得比她更聰明,更有智慧,她所經曆的一切根本就不會發生在你自己身上,那您無意中就表明您比她高一等,而這恰好就是施虐者對她說的。請記住,行動比語言更有說服力。

3. 施虐者:認為他比她自己更加懂得什麽是她的需要;而您應該:讓她自己當作她生活的主宰。

不要以為你比她更清楚她需要做的事情。我曾經給過一些受虐婦女我以為正確的建議,後來卻被證明在當時的情況下,其實非常糟糕。您要問她怎麽樣做最好,在不施加壓力的情況下,提供建議,如果她認為有些行動不合適,尊重她的解釋。不要命令她去做這做那。

4. 施虐者:在交談中占據主導權;而您應該:多聽少說。

您可能很想向她證明他就是個垃圾,想分析他的動機。但你要是說得太多,無意之中就顯得你的想法比她的重要,而施虐者就是這樣對待她的。如果您想讓她知道,她的情感和觀點是值得尊重的,那您就必須證明您尊重它們。

5. 施虐者:認為他有權控製她的生活;而您應該:尊重她自主的權利。

她有權作出和你的建議不同的決定,包括繼續同施虐的伴侶生活,或分居之後回到他身邊。對受虐婦女,如果你的行為顯得好像她的生活屬於你,那你就不能讓她相信她的生活屬於她自己。哪怕你不同意她的選擇,你也要支持她。

6. 施虐者:以為他比她更懂得她的孩子和他們的需要;而您應該:把她看作是一個合格的,有愛心的母親。

請記住,對受虐母親的孩子,沒有一個簡單的辦法來決定對孩子最好的選擇。即使她離開施虐者,孩子的問題不見得就結束了。分居之後,施虐者有時會把孩子的問題弄得更加糟糕。除非您對她麵臨的各種複雜選擇有一個切實深入的了解,否則您無法幫她選擇如何做對孩子最好。

7. 施虐者:替她思考;而您應該:同她一起思考。

不要把自己當作教師和救世主。您要做的,是和她組成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團隊

請注意,和施虐者相反,並不表示處處和他說相反的話。如果他乞求她:“不要離開我,不要離開我,”而你在另一麵一再強求:“離開他,離開他”,她就會覺得你和他一樣,你們都在強迫她接受你們的選擇。你們誰也沒有鼓勵她去思考和麵對這個問題:“你自己想怎麽辦”?

(原文請見: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02&postID=17388)

總之,求助的人,需要的是具備專業知識的指導,而不是去接受“好女人”思想的洗腦,成為進一步受傷害的替罪羊。蔡真妮對於當事人在壓力之中,努力培養起來的一些珍貴的自信心,非但沒有鼓勵支持,反而提出質問,讓其產生自我懷疑,和無條件的退讓。這樣的方式方法,不是教育人幫助人,而是讓人倒退,對當事人的進一步傷害。

蔡真妮對自己這樣的指導持有這樣的理由——她是老公要離自己都堅決不離的人,他家為什麽可以在國內生兩個小孩?她老公在外麵有本事,她不要離婚。這一點沒有什麽好勸的。

這話更讓人無語——谘詢者因為自己不懂,不知道該怎麽做,才會來谘詢,如果事事都按照谘詢者的意願來說,那還要專業人士幹什麽?好比一個癌症患者上來谘詢,按照病情,醫生應該建議開刀後輔助化療或者放療,而病人堅持說,我不希望開刀,開刀後身體不再美麗,難道醫生要順著她說,不開刀你也不會死,保守療法一樣能保命?

如果患者說,我借助精神的力量宗教的信仰也可以治病,你醫生該持什麽態度?

醫生的態度應該是——我把真像和事實告訴你,選擇權在你。醫生也需要尊重患者的決定。

關注這個遭遇家暴而求助的女子

我們是女性家暴受害人的SupportingTeam。我們將遵循愛護和支持受害人的原則,聆聽求助者的傾訴,陪伴受害婦女,共同思考,走過難關。下麵是我們向這位求助的女士提供的參考意見:

1. 我們堅決支持,這位求助女士所堅持的打人報警的行動。我們認為這是對她人身安全的一個保障。我們同時會建議她,教育孩子學會報警。因為很多時候,沒有法治的有力約束,打人的行為還會重演。

2. 我們希望,這位求助的女士能深切認識到自己婚姻裏的危機。如果這樣的施虐行為繼續地惡劣,她要有離婚的決心。因為沒有這個決心,光靠報警,對於改變家庭暴力沒有效果。

3. 我們希望,這位求助的女士不要對施暴者再抱有幻想, 因為他的原生家庭也有施暴的傾向,而且原生家庭非常介入他們的生活。我們建議,這位求助的女士需要在婚姻中做好保護自己的措施,其中包括,經濟上爭取自己的權益,保護自己的經濟利益,設法保留一些應急的私房錢。對自己的職業不要放棄。對個人發展有所目標和規劃。在生活中,我們希望這位求助的女士,建立起一個自己的Supporting Group。 不封閉自己,保持自己的自信心,保持對施暴者的有意識的洗腦行為采取高度的警覺。

4. 我們建議,這位求助的女士從一件件小事做起,逐步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建立起自己的疆界。比如,我們翻看了貼主以前的博文,貼主丈夫的父母重男輕女現象嚴重,婆媳曾經就子女的教育問題發生過衝突,婆婆是根本性的思想問題,媳婦最多是方式方法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貼主唯一能做的就是堅持自己的心理疆界,堅持原則,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不退讓,但是戰術上要迂回委婉,盡量保持有理有節的態度。

實在秀才遇到兵無法溝通的時候,隻能做好婚姻破裂的準備。

保持婚姻,不能以犧牲下一代的健康成長為代價。

我們願意以我們最真誠的態度和熱情,擁抱每一位遭遇家暴前來求助的姐妹們,為大家排憂解難送溫暖。讓我們走到一起,共同“對家暴說不”。


本博相關博文鏈接

  • 我拿什麽來“教”你,我的姐妹?
  • 沒有存款和收入,照樣能打離婚官司!(下)
  • 心理疆界:中國人最缺的一堂心理課
  • 沒有存款和收入,照樣能打離婚官司!(上)


    《相關信息僅供參考,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