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間的根本矛盾在哪裏?
文章來源: 2010的冬天2018-10-02 10:57:35

中美之間的根本矛盾不是意識形態,不是貿易逆差,不是朝鮮問題,也不是台灣問題。

中美之間的根本矛盾是中國試圖在石油交易中去美元化。

中國的這項戰略國策動了美國的國本,所以才導致美國兩黨團結一致要對中國施壓和反製。

我們都知道,二戰之後,美國通過控製石油將原先的貨幣結算體係由金本位製變成了幣本位製,美元成了世界上唯一的硬通貨。美國享受了幾十年的美元紅利,需要錢的時候,開動印鈔機就可以了,因為你手裏隻要有美元,你就可以在世界上買到任何東西,但是沒有美元,至少有一樣東西你是買不到的:石油。

哪個國家能不進口或者出口石油嗎?比如伊朗,由於美國的製裁被踢出了SWFIT,伊朗無法通過國際銀行體係進行貿易結算,所以石油根本無法出口,從而也沒有辦法去其他國家買需要的物資。所以為了買到石油,全世界每個國家都需要一定數量的美元作為外匯儲備。這也是為什麽美國政府每年超發國債,即便你再不情願,你也不得不買。

有了美元紅利的美國,製造業一落千丈有什麽好奇怪的?我需要任何東西都可以通過印美元的方式在全世界買到,那我還自己製造幹嘛?全世界就是我的工廠。用什麽來證明我的觀點?下麵這張圖,這是美國76年製造業就業崗位變化。大家注意80年那個時點。

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在中東打了五次戰爭,最後一次戰爭結束是在1982年,中東徹底和平,美國人才真正意義上開始享受美元紅利帶來的繁榮,但是於此同時,美國的製造業開始萎縮,而且從2000年之後,美國人鈔票印得越多,製造業萎縮的速度就越快。現在知道美國人為什麽對以色列那麽好了吧?不僅僅因為他們是上帝的選民,還是美國控製中東石油的白手套。

但是從今年開始,這個情況發生了改變。因為中國宣布任何接受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的石油出口國,都可以在上海黃金交易所將石油變成黃金。有了黃金,什麽東西你還買不到?

中國使用這招釜底抽薪也是無奈為之,因為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為了買石油不得不儲備大量的美元。中國以極度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的方式生產出大量的廉價工業品去換回美國人印出來的紙,然後再用這些紙去購買石油,這樣的“生意”,擱誰誰願意永遠做下去啊?

所以中美之間的這場博弈,歸根結底是石油美元和石油人民幣之間的博弈。明白了中美之間的這個根本的矛盾,對於中美之間最近發展的政治事件就很容易理解了。為什麽美國要撕毀伊朗核協議不允許任何國家向伊朗買石油?為什麽要製裁中國軍方向俄羅斯購買武器?因為,這兩個國家明確同意中國可以用人民幣購買石油。

至於中美貿易戰?大家根本不需要把它過分放大。即便兩國完全停止貿易,對雙方的GDP的影響也不會超過0.5%,動不了國本。但是石油美元還是石油人民幣,卻關乎美國的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