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從醫生的角度腫麽看“如何取悅病人”。
文章來源: 惡俗老狼2015-04-24 18:18:30

大概去年,我所在的一家醫院組織了一次全院範圍的討論會,邀請所有的醫生/護士/行政人員都參加。主要議題是如何看待病人滿意度評估(patient satisfaction survey)。

先是相關的行政人員宣布了一下病人滿意度調查結果,提了一些改進建議。接下來是點名幾個醫生和護士發言討論。
很有趣的一個現象:

1. 幾乎所有的醫生都對此反感不已:我們醫生是治病救人的,不是旅館服務生。
什麽對我們來說最重要?治好病人,而不是病人滿意度。你看看病人滿意度裏的最差項都是那些?基本上都是就診環境吵啊,等待時間太長啊等等跟醫療質量基本不相關的事情。基本上沒有抱怨醫生醫療水平太差,或態度差的。與醫生最相關的病人抱怨多的是,交流時間不夠,希望能更多交流。
這個點名的醫生說,我的病人都是從五湖四海來的疑難病例,有時候需要1-2個小時才能跟他們解釋清楚病情,診療方案。現在這個診療環境,不是我不願意,是臣妾做不到啊啊啊啊!

2. 幾乎所有的護士都表示對病人非常理解。
因為他們是照顧病人站在最前線的“戰士”,他們對病人的痛苦心情最有體會。

3. 力推病人滿意度的基本上是行政管理人員。
但是他們都手拿數據證明:提高病人滿意度,有利於醫患間的溝通和交流,有利於提高醫療質量,減少診療失誤,減少法律訴訟。

當時老狼正好在準備寫這方麵的文章,在搜集材料的過程中看到一篇文章,說有些醫生為了達到醫院製定的“病人滿意度指標”,更多地給病人開一些不必要的藥物(如止痛藥等等),來“取悅病人”。取悅病人實際上有可能導致一些不良後果。當時老狼也就此作了即興發言。

最後,院領導(也是一臨床醫生)做了總結性發言,說病人滿意度是當前醫院的方向,雖然存在這樣或那樣的潛在危險,但目前的研究顯示,提高病人滿意度(不是僅僅依靠一味逢迎病人各種需求),有助於提高醫療質量。希望能夠得到廣大醫生的支持。

後記:
跟某些國內來的童鞋的理解不同:醫生提高醫療技術,是自己的事情,跟醫院沒有毛關係。醫院有義務監控醫療質量,但沒有必要為醫生提供技術培訓(除非進新儀器等,可能需要做相關技術培訓)。

醫生如何提高自己的醫療技術:
1. 通過日常診療,積累經驗。
2. 通過閱讀文獻,參加學術會議,了解最新醫療知識和動向。
3. 對於教學醫院,經常有相關講座,大查房,醫學教育等,主要目的是為培養住院醫/醫學生,同時也為醫生提供學習提高的機會。這一般是科室範圍內的活動,全院範圍的極少。
4. 對於社區醫院,基本上不提供類似活動。
5. 醫生根據各州法律要求,定期renew license,續執照時,需要說明自己過去N年修了多少學分等等,這都是個人的事情。醫院在續簽合同的時候,也會調查學分情況,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