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方舟子的《中藥毒副作用備覽》
文章來源: 惡俗老狼2013-01-19 08:43:50

關於方舟子的《中藥毒副作用備覽》

1. 本文的性質

我去原文看了一下,正文前有這麽一段話:“方舟子根據藥監部門的通報、醫學研究文獻、專業網站的資料搜集、整理。未包括所有已知有毒副作用的中藥。重點放在有腎毒性、肝毒性和致癌性的中藥。另外,大部分中藥的毒副作用因缺乏研究,至今不明。”

也就是說,他的這篇文不是他自己的研究結果,而是摘抄相關文獻,頂多算一篇綜述吧。

2. 文章引用數據的來源

實際上,有關中藥對人體的毒副作用的研究可以用鳳毛麟角來形容,我以為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目前對中藥管理沒有一個係統的安全的模式,仍然停留在純粹“經驗科學”的水平。隻有當某些中藥的副作用引發一些媒體的轟動效應後,才逐漸引起相關部門重視,而進一步研究,之後出台一些政策法令。

因為方舟子的原文沒有提供這篇綜述的具體資料來源,所以很難斷定其結論的科學性和普適性。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據我有限的了解,目前國內沒有太多設計嚴謹的關於中藥毒副作用的大樣本人體臨床試驗。所以我猜測,除了最一開始提到的含汞,砷,馬兜鈴酸等已經研究得比較透徹的藥物外,大部分可能是基於動物水平,甚至細胞水平的科研結果(注意,這是偶滴猜測)。至於人體是什麽反應,隻有這些研究結果隻能提示,但不能證明相關結論。

3. 是藥三分毒

即使是人體必須的維生素吃過量,都有可能中毒。所以幾乎每種藥物都存在其毒副作用。原子彈可以毀滅地球,也可以造福人類。同樣道理,藥物可以殺人不見血,也可以挽救無數生命,關鍵是科學合理地應用。

4. 暴光中藥的毒副作用是一件好事

目前老百姓心目中,中藥沒有毒副作用,或毒副作用少的概念仍然根深蒂固。在相當多的中醫藥從業人員中,也是這樣認為的。這不可避免地會導致一些中藥的盲目濫用,而可能引發一係列的嚴重後果。

實際上,嚴謹的關於中藥毒副作用的大樣本人體臨床試驗是大勢所趨。國內的藥監部門也看到了這一點。但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各種來源的阻力,包括理念,人員,資金,管理模式等等,都會造成空有政策,沒有實施的結果。

所以這種來源於民間的“警鍾”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5. 方舟子(或者本文)的軟肋

既然“是藥三分毒”,那麽藥物就應該全麵禁止嗎?

如果方舟子本文的用意在此,隻能說他不是一個醫生(實際上,他跟醫藥也不沾什麽邊),或者說他眼光的狹隘。

可卡因有毒嗎?劇毒!入藥嗎?臨床是有其應用價值的。

肉毒堿( Botox )有毒嗎?劇毒!入藥嗎?臨床是有其應用價值的。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比如麻黃在美國“被禁”,其初衷並不是因為麻黃劇毒,而是一些廠家打著“中藥減肥”的標語,銷售含麻黃的產品,導致麻黃濫用,而出現一係列相關毒副作用致病甚至致死的案例。但是麻黃的主要成分麻黃堿是一種重要的強心藥物,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所以關鍵是在於“用毒的人”!

藥物可以殺人不見血,也可以挽救無數生命,關鍵是科學合理地應用。

西藥如此,中藥也是如此。關鍵是需要培訓懂得藥物的藥理作用和毒副作用的專業人員,和一整套保障藥物安全的政策法規。在這一點上,可以毫不客氣地說,西藥的安全管理比中藥要科學完善很多。這並不等於妄自菲薄,拋棄所有中藥,而是敦促相關部門盡快完善相關法規。在有關法規出台前,應當學會保護自己,盡量避免因為中藥安全沒有毒副作用而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