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時代指定的名勝:惠林寺
文章來源: 石假裝2016-04-01 06:48:36

          要去山梨縣長走,當天往返太累,索性在那裏住一夜,順便看看富士山。於是預定了能看到富士山的旅館。
 
出發前突然想起ID標哥發飆在天龍寺的跟帖說的名寺惠林寺在甲州市,憑直覺感到不會太遠。上網一查,惠林寺在我們返程相反方向,開車去大概要一個小時。長走後的第2(2016-3-27)早上從旅館出發,開車直奔了惠林寺。
 
千年古寺都有一些故事,惠林寺的故事美麗而又淒愴。
 
1330年甲斐國的守護職二階堂貞藤捐出自己的莊園,請夢窗疎石在自己的莊園設計開發禪寺~惠林寺。夢窗疎石是位高僧,被七朝天皇賜予“國師”稱號,素有“七朝帝師”的美譽。他開發設計京都的天龍寺、西芳寺被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其他幾座均為日本國家名勝。惠林寺是他(56)的早期作品。
 
惠林寺的悲愴故事發生在15823月。織田信長滅掉甲州首領武田信玄後,要求惠林寺交出逃進寺裏的武田的盟友佐佐木次郎。惠林寺拒絕交出,織田派部下火燒了惠林寺。看著燃燒到三門的大火,惠林寺主持快川紹喜在三門上寫下了“安禪不必須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的偈語後跳入火海,隨他修行的一百多僧人也跟其一並跳了進去。(寫到這裏突然想到去年的NHK大河連續劇曾經出現過這段故事。)
 
火燒惠林寺3個月後,織田信長被謀反的部下燒死在本能寺。德川家康得天下後,找回那次從火海中幸免的末宗瑞曷,命其重建惠林寺。
 
現在看到的惠林寺的四角門和夢窗疎石修建的庭院於明治38(1905)被指定為國家名勝,四角門於明治40(1907)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產。

 
1 惠林寺正門。




2 穿過正門是一段通道。




3 赤門。




4 穿過赤門那一瞬。




5 進赤門後左側一片池水。




6 左側池水的另一端。




7 赤門右側也是一池水。




8 右側池水與左側池水相連。




9 右側池水另一端。




10 四角門(該寺的三門)明治40(1907)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產。門兩側是快川紹喜和尚的絕世偈語。       
                 安禪不必須山水      滅卻心頭火自涼



11 我去的那天正好有法式,無法照到開山堂的正影。




12 網上找來的開山堂正影。




13 四角門側影,遺憾那棵櫻花還沒開。




14 庫裏。門口擺著自動售票機,300日元/人。進去時將買好的票放進一個箱子裏,自己取一張說明書。




15 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屋頂。




16 庫裏院的一角。




17 地麵是石子做的枯山水。




18 庫裏前的石碑。



這裏是武田信玄的菩提寺。這是他軍旗上的4個大字。



 
賣紀念品的一角。




 
19  按著指定的參觀“順路”走,第一個看到的是這個明暗景色。




20 方丈。




21 方丈前的枯山水。




22 同上圖。




23 回廊。




24 小橋上的回廊。




25 通向武田信玄廟。




26 這段叫“鶯走廊”。地板是活動的,人走上出地板發出的聲音像黃鶯啼叫。





27 不許拍照的地方,網上找來的。




28 後院的老樹。




29 後院的水渠。




30 開山堂側影。




31 別人在上圖的反方向照的(網圖)




32 我站在上圖橋邊照的。(隻看圖,別跟上圖對比水平)




33 37圖均是惠林寺庭院。




34




35 那棵垂櫻如果盛開的話,院子會更多彩。




36




37




38 別人在37圖位置上照的圖片。




39 庫裏入口處的灶台。




40 老鬆。




41 庫裏前。




42  庫裏用過的鬼瓦。(鬼瓦:屋簷上用來避邪的瓦)




43 廁所。




44 正對女廁門的竹壁。




45 在前院轉轉。




46 鍾樓。




47




48 水從後院流到前院。




49 明王殿。




50 遺憾明王殿不開放。




51 三重塔。




52 老櫻樹要靠支柱支撐。



 
上圖的老櫻樹開著飽滿的花。




 
53  估計沒有幾個人了解“滅卻心頭火自涼”的悲愴背景,人們在這裏賞花、休憩。生活在和平年代真好,有到處走走看看的權利真幸運。





54  轉了兩圈,該往回走了。




55  又回到了“雜華世界”。


 
惠林寺珍藏的文物裏有夢窗疎石的坐像,頭部木雕鑲有玉眼,眼光有神,又很自然,下載不成,有興趣的朋友自己去看吧。http://erinji.jp/
 
================================
 
56  畫蛇添足。雜華世界的這一幕像不像在中國什麽地方,特別是那幾個在晨霧中跑步的女孩子。去惠林寺那天早上在山梨縣河口湖旁的旅館窗內看到的情景。



謝點閱!

----------------------------------------------------------------
更多文章
  
街串村看日本(圖)
  
日本點滴 


   即興隨筆
  
不是笑話

  
“紅太陽”照耀下  
  
錦州“一步半”的家
  
華北平原的青年點

   
重返錦州(圖) 

   希望你們都活著~!
   有機會去參加一次同學會


   胃大吃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