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史是鏡、近史是屎
文章來源: 石假裝2013-12-24 22:58:35
  
   
     到日本留學第一年的8月,驕陽下路上沒有行人,快到大學的時候被一個拿著小本本的人叫住:我是××新聞的記者,你怎麽看今天在廣島舉行的原子彈殉難者紀念儀式?

        我答:怎麽看?這幾天報紙電視都在紀念,感覺你們隻講被美國扔了原子彈,不講為什麽扔到了日本。這種隻講結果,不講原因的紀念方式,起不到紀念的意義。

       第
2天剛到學校就有人告訴我:你上報了,你說得真好! 後來還有幾個人讚揚我說了他們也想說的話。
 
     那天的報上白紙黑字印著我的名字和我的原話。看了報紙,除了覺得痛快,還佩服起他們的報紙來。好賴也是一家知名大報,能這麽
及時如實地報道一個普通的中國留學生的見解,對還沒有太多言論自由國度的人來說還有些震驚。

      後來看過
NHK電視台的一個專題節目:討論日本的曆史課,日本史對昭和部分一帶而過,特別是侵略史不細講。

      後來了解到教材上雖不細講,但有良知的教師會抽出時間細講戰爭的`罪惡,無良知的教師會設法逃避或找茬否認。

      日本民間記述戰爭體驗的書很多,很多人甚至自費出版。報上常常看到老年人講戰爭的悲慘性,呼籲防止發生戰爭。但是,曆史課為什麽不教昭和史呢?

      這與曆史課的任務有關,曆史課是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課,誰家都不願意直接告訴孩子“你爺爺是殺人犯”。

     人們總把德國與日本的戰後進行比較,其實兩者有著根本的不可比性。戰後納粹德國解體,取而代之的是德意誌聯邦共和國。美國占領日本後,為了便於管理、便於日本國順從地轉型,保留了天皇製,還延用了舊體製中的領導層人物。乃至日本對過去發動的戰爭認罪不徹底,遮遮掩掩反反複複。
                      

      體製延續是思想延續的前提,思想延續是體製延續的後果。這適用於任何國家。
 
     看到“內地大學抵製聖誕節 學生高喊誓死效忠毛澤東
這則新聞,很多人氣憤了,罵現在的年輕人。氣憤之前、罵他們之前勸你去看看中國學生的曆史教科書。看看關於反右、大躍進、文革的介紹有多麽粗略,就能想像他們對中國現代史的理解程度了。文革初期的口號能讓那麽多國家的無產者有產者著迷,自然能吸引現在的年輕人。更何況文革中還有很多得勢者,他們能不懷念那個時代嗎?

曆史課是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課,可以教上幾十代皇帝的不作為,絕不會告訴學生他爹那代的醜聞和失策。爹那代的醜聞失策不光影響自尊心自豪感還影響體製安穩。因為製造醜聞和失策的同僚們那以後一直在決策者的位子上。

中日兩國都崇尚“以史為鑒”這個詞,這個“史”是遠史,不是近史。遠史是鏡,近史是屎。臭物要加上蓋子,蓋久了就會發酵膨脹。“以史為鑒”是想避免悲劇重演,給屎加蓋則悲劇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