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鎮 西塘
文章來源: la-vie2019-12-09 07:49:57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的江南是詩是畫。

我的江南是鵝卵石/青磚道小巷;拱型木橋/石橋;小河流水;粉牆黛瓦,木格子窗,帶天井的院落;我的江南是院裏的洗衣聲/炒菜聲/笑聲/吵聲/歌聲/哭聲。小河流水是江南的景,河邊人家的茶米油鹽喜怒哀樂是江南的魂。

回國看父母。被一群比他年輕得多的遊伴稱為“團長”,“領隊”的我爸應一個朋友要求組織去烏鎮。跑遍各旅行社想去的那幾天都不發團,最後跟一家跑國外線路的旅行社簽了個西塘烏鎮2日半自由行,旅行社出車出司機,幫訂旅館訂餐館,其餘自理。

半自由行價格比旅遊團貴一倍還多,原先報名的大多數嫌貴取消。我倒是開心他們取消,人少玩起來畢竟自由。於是我爸帶上我媽,我妹和我,加上6個遊伴,一行10人開啟古鎮2日遊。早上車子接上大家直奔西塘,快到時司機特意走小路讓我們看看已經難得一見的大片稻田。

雖然知道如今的古鎮不再是鎮,僅是景點,但一天走下來還是挺心痛一個秀氣美麗的小鎮被毀。

“西塘,江南六大古鎮(周莊,同裏,甪直,烏鎮,西塘,南潯)之一。小橋流水,粉牆黛瓦,煙雨長廊一樣沒缺,枕水而居的人家卻被客棧,餐館,小店取代。拚命想象著曾經的韻味,曾經的風情,可見到的隻是舉著手機相機的遊客,穿著租來的漢服的姑娘,帶著孩子的小夫妻,還有結伴成群的老人。 小鎮沒了,魂沒了,剩下個紅火的景點。是該高興呢還是該可惜,該悲哀。” -----11月5日

朋友們各抒己見:

  • “高興,可惜,悲哀都不該,麻木就對了。”--- 既然無能為力不如麻木。
  • “現在多數古鎮早已麵目全非,成了旅遊景點完全商業化了。修繕後的古居也沒了原樣,好多原住民也都搬離了古鎮。水鄉古鎮全都快雷同了。”--- 所見略同
  • “慶幸吧,小橋流水,青磚瓦房還有那世世代代人踩踏過的石板小路依然留存,阿門!”--- 也是,至少保留下一個殼。
  • “不必悲哀。也許那些原住民離開此地,住進樓房還高興著呢?”--- 這點肯定。 “隻要房子沒拆,還是有希望變回來的。”--- 希望
  • “是商業的勝利,文化的失落。”--- 有人在乎文化的失落嗎?
  • “要用發展的眼光看。上次與LD去看他小時後住過的房子,在上海非常好的地段,可進去一看,真是一腳踏進舊社會。殖民時期留下的,真應該改造了。”--- 改造初期為啥不做長遠的總體的規劃呢?多好的小鎮,沒了。

自然,站在不同的角度態度肯定不一樣。原居民慶幸小鎮被開發成商業景點,他們得以拿到一大筆錢,新房有了;政府高興古鎮改造成景區後得到巨大收益,政績有了;商家滿意景區帶來大批遊客,財源多了。可能多數遊客覺得有個景區拍拍照,吃吃小吃,買買土特產,小倆口/全家/朋友度個周末/假日,也不錯。我這樣可惜文化失落,心痛小鎮底蘊和魂被抽掉的人大概會被批為矯情。

不過,盡管可惜小鎮的生活味蕩然無存,但管理很好。一條條小街,一個個角落被打掃得幹幹淨淨。遊客們(包括商家們)隨手丟下的垃圾,隨口吐出的痰馬上會被收拾幹淨,連一個個垃圾桶都有人用水擦洗。指示牌標得很清楚,廁所也是隨處可見,且基本沒異味。作為一個商業景區,西塘不錯。

撇開商業味,西塘很漂亮,秀氣的漂亮。一個朋友說:“喜歡那裏的石板路,很多石橋”。我也是,喜歡長廊小街,喜歡石橋石板路,喜歡聽著河水淌過。如果沒有紅燈籠,沒有滿街的遊客,就是我記憶中的江南。作為一個小鎮,西塘曾經是個好居所。

1) “生活著的千年古鎮”,以為能看到生活著的古鎮,遺憾看到的是個沒有生活的景點。

2)曾經枕河而居的人家 3)

4)煙雨長廊。江南雨多,長廊給居民日常生活帶來很多方便。

5)青磚路石板路 6)

7)石橋

8) 9) 10) 11)

12)小店

13)

14)

15)小鎮到處見到穿著漢服的女孩,我妹說是有漢服出租。江南小鎮穿漢服太不搭,應該穿印花藍土布偏襟衫,穿布旗袍才是。

16)西園 17)

18)旅行社安排的餐館。午餐晚餐都是300¥/桌,肉價貴,蔬菜為主,做得比較清淡,味精味也不那麽濃。同行者都滿意,說比旅行團的團菜好很多。小鎮小吃店到處是,我倒是中午寧可不吃餐館,嚐嚐各種小吃。 19) 20)

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