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運組織普遍缺乏民主機製和規則
文章來源: lvlaotou2023-12-14 05:20:32

——呂洪來對中國民主運動的反思之二
中國民運組織普遍缺乏民主機製和規則

一個民主政黨或者組織,必須要有民主的機製和規則,才稱得上是民主政黨或組織,就是說這些政黨或組織本身就應當是民主的。如果一個政黨或者組織,隻有一個章程,其組織架構、運行機製、和內部管理都跟共產黨沒有什麽區別,卻要自稱是民主黨,這也是在“掛羊頭賣狗肉”,而這就是現在海外一些民運政黨和組織的實際現狀!

綜觀中國民主運動40多年來的實際情況,內鬥持續不斷,分裂一再出現,特別是1989年六、四事件後,在當時的國際大背景下,海外民運迎來了大發展的機遇,有的民運組織據說發展到了上萬人的規模,最終卻都垮掉了。這其中的原因和教訓很多,但是應當說:沒有明確的政治路線,不知道中國民主化的道路究竟應當如何走,以及沒有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民主機製和規則,造成內部管理混亂,相互爭鬥,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要建設一個強大的政治反對派,形成中國民主運動的主流團隊,不是僅有個政治綱領就能行的,還需要有正確的政治路線,需要有民主的機製和規則,民主機製和規則的核心是民主決策。當代中國民主運動40多年來四分五裂、一盤散沙,沒有民主機製和規則,沒有民主決策、少數人暗箱操作、應當是最重要的原因!

中國的民主運動到目前為止已經建立了差不多上百個政黨和組織,可是這些政黨和組織究竟有幾個能夠真正達到民主政黨的標準呢?又有幾個真正能夠稱得上是民主政黨呢?哪怕隻有一個,中國民主運動也不會是今天這樣一種局麵吧!

一個真正的民主政黨本身必須按照民主的程序和規則來運作,民主的顯著特點就是:民主管理、民主決策,組織的決策權屬於全體黨員,少數服從多數,大家互相競爭、優勝劣汰,輪流坐莊,隻要你在黨內能成為多數,能夠贏得多數黨員的支持和擁護,這應當成為一個民主政黨的常態。隻有這樣黨內才能容得下不同的意見和聲音、容得下不同的派別、容得下反對者、容得下競爭對手、容得下相互之間的意見相左和對立,容得下黨內不同派別之間的爭論、競爭和鬥爭。

如果我們的民運政黨和組織都真正做到了按照民主機製和規則來運行,將決策權真正交給全體成員,那麽組織內存在不同派別、存在競爭和爭論,存在著輪流坐莊,就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怎麽還會上演一出又一出的政黨不斷分裂的鬧劇?為什麽還會一山難容二虎?還會有那麽多的山頭、一盤散沙?一句話就是沒有民主機製和規則,不是真的民主嗎!

特別是當各方麵的政治精英和有識之士齊聚在一起的時候,或一個政黨或者一個組織初具規模的時候,這個時候“民主機製和規則”就顯得格外的重要,就成為將大家聯係、組織、凝聚在一起的紐帶,成為保障和維持政黨或者組織正常運轉、正常發展的至關重要的保障。

現在中國國內的社會矛盾日趨嚴重、黨內鬥爭日趨激烈,中共政權已經開始搖搖欲墜,形勢迫切急需要建立一個強大的民運主流團隊,聽說一些朋友正在為此做準備,這應當是一個可喜的開端,但是如果仍然找不到切實可行的政治路線,仍然不能建立起真正的民主的機製和規則,那結果必然是又一場鬧劇!

民運組織如果沒有民主的機製和規則,就不是真的民運組織,同樣道理一個民主政黨,如果不能按照民主的機製和規則來運作,也一定不是一個真正的民主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