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軍事件給人的啟示---長篇宮廷評話S2-80(九十九)
文章來源: 蒲匯塘漁夫2012-08-06 23:34:34
第二季 第80回《舉國體製層層篩選要金牌,全民體質年年下降尋原因》------------------------------------------------------------------------------------------------------------------------本回繼續說那體育故事。這次奧運會大陸金牌有望再次蟬聯第一位,也算是體育競技金牌大國了。這個金牌大國是如何造就的呢,說書的就以自己親身經曆為看官們說些原委,看官就明白什麽叫做舉國體製,何謂金牌生產線了。------------------------------------------------------------------------------------------------------------------------這要回過去,說當年國際體委製定了一整套的金牌戰略,除了走出去,請進來等專業訓練方麵的措施外,最主要的就是從娃娃抓起這個最根本的手段了。---------------------------------------------------------------------------------------------------------------------以跳水為例,各個基層體育學校(通常稱作少體校)的教練們在幼兒園裏從三歲的小朋友開始挑苗子,教練們會跑遍每一個幼兒園,到小班裏去挑孩子,挑選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讓小朋友照著教練的動作做幾下,那學的又快又像的,個子還矮小的就被挑上了。通常一個幼兒園大概會挑上2-3個,基數大概就是100人左右了。這樣挑下來,一個區裏大概有60個小朋友。注意他們全是3歲的孩子。------------------------------------------------------------------------------------------------------------------------這些孩子的家長會收到一個通知,讓你自願去接受很初級的跳水訓練,而且費用很低廉,大概一個學期才幾十元。如果家長答應了,就要送孩子去訓練了。開始的時候大概每周3次,主要是是練習基本動作,例如拉拉韌帶,做做翻跟鬥這樣的基礎訓練。並不下水的。看上去和練體操頗為相似的。------------------------------------------------------------------------------------------------------------------------到了一個學期結束,已經有20個小孩不會再去了,原因各種各樣的,反正人數肯定是越來越少的。這個時候,沒有所謂的淘汰的概念,隻是看家長有多少恒心而已。因為如果沒有家長的支持,一切都是浮雲啊。剩下的孩子就繼續練,當時強度開始加大了,要練長跑了。每次訓練開始,做完熱身運動,小朋友就開始繞著一個大型建築物轉圈跑,大概要跑將近千米。注意這個時候小朋友大概3歲半。跑完以後就繼續連各種肢體動作,而且開始練習臂力了,例如倒立,或者掛在類似單杠的架子上。------------------------------------------------------------------------------------------------------------------------這半年的訓練對於孩子而言開始是很痛苦的,因為除了單調以外,還要費力氣,很多孩子掛在單杠上都是在哭泣著,場麵有些悲切呢。自然開始有孩子不願意了,當然更主要的是家長是否願意繼續下去了。經過這半年,又有部分孩子不練了,這時候大概就剩一半人了。也就是30個左右。------------------------------------------------------------------------------------------------------------------------現在,教練開始讓孩子入水了,通常一個月會入水一次,教一些基本的水中動作,保證孩子跳入水裏不會有問題。其他時間依然在岸上練習各種基本動作,難度也繼續加大了,長跑也要繼續的。這個時候,有些孩子怕水的,就不敢繼續了,還是家長自己做決定的,如果堅持的話,有些孩子就會過了這一關,如果不堅持的話,孩子就不會再練下去了。等到這半年結束,堅持下來的孩子已經可以在水裏遊泳,踩水,反正在水裏不會有問題了。這時候,大概會剩下25個左右的孩子。------------------------------------------------------------------------------------------------------------------------接下來的話,就開始讓孩子上跳板了,從最低的開始,動作也很簡單,就是所謂的插蠟燭,一個人筆直跳下去。而入水次數也比較頻繁了。陸地上的動作已經很難了,開始練習空翻了,長跑,力量練習已經變成家常便飯了。等到這個學期結束的時候,幾乎每個堅持下來的小孩都上了最高的跳板跳下來了。雖然很多孩子在從最高處往下跳時是極不情願的,可是,在教練的嚴厲訓斥和威逼下,孩子們不得不從上麵跳下來,因為教練會說,如果不跳的話,就讓你多跳幾次。小孩子哪裏知道,被教練一嚇,一般都隻能聽話的。等到這個階段,一般就剩下20個左右了。--------------------------------------------------------------------------------------------------------------------------接下來,教練就開始分類了,有大概10個左右的孩子會被挑出來作為苗子培養,另外10個就陪太子讀書,願意練的話,教練也教,可是動作難度就不上去了,就在那裏練一些基本動作,而作為苗子的孩子練習的難度就一下子提高很多了,幾乎平日裏看到的體操動作很多都在練習了。空翻對這些孩子而言已經是小菜一碟,厲害的就開始團身空翻了。當然跳水的事情還是繼續的,隻是苗子們的訓練和陪同的已經很大不同了。陪同的大多是在水裏玩著,苗子們就開始相當正規的跳水訓練了。------------------------------------------------------------------------------------------------------------------------最後半個學期,就培養苗子了,陪同的也就自動退出了。等到這半年結束的時候,苗子也隻剩下一半左右的人了。大概就是5-6人。這剩下的苗子,真的可以說已經是半個跳水天才了,無論動作,體形都比一般同齡孩子要高出很多了。而現在就是家長們極為糾結的時候了。教練們開始遊說家長,讓這些孩子直接進入少體校讀書,其實哪裏是讀書,就是訓練啦。一般家長都不會願意讓孩子一開始就進入少體校的,所以,最後大概也就2-3人被留下來,進入少體校,這個時候,孩子剛滿6歲。可是,厲害的已經可以站在10米台上從容跳水了。-------------------------------------------------------------------------------------------------------------------------從進入少體校的那一刻起,如果沒有中途變化,這些孩子的使命就是為了將來的金牌而生活的,每天都要進行各種訓練,如果是個天才的話,大概3年以後,就可以開始參加比賽了。以上海為例,當時有10個區,10個縣,少體校大概有15個左右,每個學校2人,上海每年的跳水儲備人才就是30人,當然其中可能又有一半在三年後被淘汰了,剩下10-15人繼續練習。到了13歲還沒有被國家隊選中的話,就基本可以結束跳水使命了。不過,這個時候,小孩子必須從頭來過,因為文化課程基本就是空白,大約就是小學三年級的水平了。-------------------------------------------------------------------------------------------------------------------------在少體校的很多費用都是國家買單的,對於家境貧寒的小孩而言,少體校可能還是一個不錯的地方,可以吃的比較好,還有衣服發。代價就是基本上出來以後就是半個文盲了。而且對社會上的事情幾乎一無所知。所以很多專業選手,即使拿了世界冠軍,退役後也很難在社會上生存的。因為他們從小開始就幾乎與世隔絕,在封閉的體校裏不停練習。所謂台上三分鍾,台下十年功是真實的寫照,沒有半點誇張啊。--------------------------------------------------------------------------------------------------------------------------而舉國體製對於教練也給出很有激勵的獎勵措施,凡是任何一個世界冠軍,從啟蒙教練起到當時的冠軍教練,都有獎金可以拿的,所以,從3歲挑出的娃娃,隻要日後成了世界冠軍,教練也是有功之臣呢。教練們也會很用心地挑選好苗子。--------------------------------------------------------------------------------------------------------------------------而上海大概10年出一個世界跳水冠軍,所以,這個冠軍真的就是人間極品了。而有多少墊底的算一下就知道了。不過,跳水並不是沒有代價的,就是不出任何意外,視網膜脫落是一個職業病,這在媒體上也已經公開討論了。-------------------------------------------------------------------------------------------------------------------------相信其他地方的情況和上海類似的,所以,大陸長期保有世界跳水冠軍的頭銜,說書的真的不會意外的,以這樣的機製保證跳水人才源源不斷地輸送著,隻要教練不是犯傻,水平不要太低,這10多億人中挑出幾個天才應該還是沒有問題的。-------------------------------------------------------------------------------------------------------------------------看官可能立刻會有問題了:如此有效的話,那麽其他項目依樣畫葫蘆不就也可以了嗎?事實上,少體校的確希望做到這一點,可是,除了體操跳水(最近才知道還有舉重)等項目外,大球類項目到目前為止無法複製這個過程,可能大球類項目要等小孩子完全發育以後才可以決定的,而過早投入,可能事倍功半,所以,大球類采取的是重點學校的措施,也就是某些小學,中學是所謂的XX球重點學校,如果發現有些好苗子,就送到這樣的學校裏,等著長大,而這些重點學校參加高水平比賽的機會要多很多,也就容易被更高一級的教練發現人才。而可能到目前為止,大球類的教練們還沒有完全入門呢。------------------------------------------------------------------------------------------------------------------------事實上,以中國男子足球為例,中國少年隊幾乎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支強隊相媲美,水平據說在世界前10吧。到了青年隊,就掉下很多,大概就是亞洲前三。再到國家隊,就更慘了,說書的都不想說了。這其實已經不是教練水平問題了,而是製度本身的問題了。可是製度本身的缺陷對於像少體校這樣的機製選拔出來單體項目的反而是一個保障。這也是中國金牌大國的奧秘所在。-----------------------------------------------------------------------------------------------------------------------而對於類似單體運動的項目,隻要花錢可以搞定的,隻要真的花了錢在運動器材,教練和運動員上,都會有收獲的。所以,很多項目就是為了金牌而專門訓練的,和大眾無任何關係的。所以,體育已經變成一個專門的行當,製造奧運金牌的行當,和大眾健康已經毫無關聯的。事實上,獎勵機製還延伸到了國外,對於幫助大陸運動員取得世界冠軍或者奧運金牌的,當局毫不吝嗇給予重獎,像訓練了劉子歌和葉詩文的澳洲的遊泳俱樂部,最近透露一枚奧運金牌獎勵25萬澳元,葉詩文兩塊金牌,那位澳洲老人今年外快就50萬澳幣呢。------------------------------------------------------------------------------------------------------------------------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大陸國民的體質卻隨著奧運金牌和世界冠軍的增多而下降,故連官煤也開始討論這個現象了。可是說書的毫不奇怪,其實體製內的人個個都知道為什麽,說書就把上海體製內的專家們的見解告訴看官,這樣就容易理解當下的問題所在了。------------------------------------------------------------------------------------------------------------------------上海規定,若是學校出了學生意外傷害事故,必須由學校的經費自行負擔,就這一條規定,讓全上海的中小學對於學生的課間和課外體育活動都噤若寒蟬。過去發生了一係列實際的案例,因為學生在課間或者體育課上受到意外傷害,學校被迫支付高昂的費用,雖然有所謂的保險,可是,這僅僅隻能支付醫療費用的大部分,剩下的例如康複的費用,死亡喪葬的費用,精神損失費等等不在保險範疇裏的費用,都必須從教學行政費用裏支出。而對於目前的現狀,隻要有一例事故,一個學校一年的費用可能就徹底泡湯了。所以,以小學為例,幾乎所有的小學現在都禁止學生在課間到操場上去玩!很誇張吧。有人說不相信的,尤其是教育局的人會說,你在造謠,我們經常去學校看的,每次都有學生在操場上活動的。可是說書的要說,每次有教育局或者什麽人大代表來學校的時候,學校就讓孩子到操場去的,這是真實的情況,可是,隻要沒人去,學校就不讓孩子去玩,這可是孩子們自己發現的規律。連部分體製內的專家也知道這個情況的。------------------------------------------------------------------------------------------------------------------------事實上,一個學校一年被檢查的次數是有限的,所以,大部分時間,孩子們都是被禁止玩耍的。這就要命了啊,小孩子不讓動,體質如何會好呢?加上現在各種補課盛行,自然視力,體力都下降了。體質變差是必然的趨勢。------------------------------------------------------------------------------------------------------------------------或許,當局隻要從超多的體育經費裏拿出一小部分,作為學校意外傷害的賠償基金,就可以解決這個讓每個校長擔憂不已的問題。當然,若是官員們肯少吃幾餐天價飯,少喝幾瓶酒,這些費用都出來了。不過,說書的完全清楚,這是根本不可能的。這也是大陸當今的痛處所在吧。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有些問題,隻要換個方向就可以很容易的解決掉,可是就是有人不願意啊。-------------------------------------------------------------------------------------------------------------------------其實,為了金牌而進行的金牌戰略,產生了一係列的怪胎,結果反而讓大陸體育搞得灰頭土臉,而背後引發的各種利益糾葛,更讓本來應該讓國民強身健體的體育事業,變成了一個間接損害國民體質的寄生產業。假球,興奮劑,賭博無一不是圍繞體育產業而進行的,媒體的加入,更是推波助瀾,你若是以為CCTV轉播國際足球賽是為了娛樂P民,那就徹底搞錯了,這是為了賭球而開設的!CCTV才不會關心P民們是否娛樂呢。用屁股想一下就知道說書的意思了。而薄熙來,徐明之流的深度介入,更讓這個和政治陰謀密切相連了。------------------------------------------------------------------------------------------------------------------------奧運金牌固然讓每個人都興奮不已,隻是以為金牌就可以代表大眾運動水平的高低,可能會得出怪論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