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廣場上的軍人
文章來源: BeijingGirl12023-06-04 07:01:05
  • 我的六四文: 2020 《31年, 這些舍命保存的照片》
  • 2021  《暗戀的你, 倒在那年的今天》
  • 2022 《昨天, 憶起文學城老人老文章》

一季季的花開,一年年的六月。 一篇篇的文述說那年那月那天發生的事情,也記載自己的思考和成長…

紐約中城第六大道正在籌辦一個展覽。 占地185平米的展室收入的展品包括剪報、寫給入獄的抗議者的信、一條血跡斑斑的橫幅和一頂帳篷。這些展品去年在華盛頓展出過。 組織者表示,他們目前已籌集到50萬美金, 目標是至少是200萬美金,能把展覽擴大到一個博物館。

是誰動用了軍隊? 當時的軍委主席是鄧小平,國家主席是楊尚昆。 楊尚昆和當時的國家總理李鵬是支持和要求鄧小平出兵的。 同時還有很多的元老,拍著桌子要求維持秩序,要“保證國家的運行”。 鄧不簽字, 部隊是不能調動的。

5月18日,當鄧問楊尚昆,戒嚴後北京能調集多少部隊? 楊說“解放軍和武裝警察的全部兵力為18萬人。”。 中央軍委的調兵命令中提到,執行北京戒嚴任務的部隊有北京軍區的北京衛戍區、陸軍第24集團軍、27集團軍、28集團軍、38集團軍、63集團軍、65集團軍,沈陽軍區的陸軍第39集團軍、40集團軍,濟南軍區的陸軍第54集團軍、67集團軍。

當時中國解放軍總共擁有24個陸軍集團軍。 得到命令的部隊有10個集團軍。 當然,並不是每個集團軍都傾巢出動,隻是出動一部分,主要兵力還是要在原駐地執行日常的任務。

坦克部隊接到命令的是原北京軍區的坦克一師,六師,和七師。 因為一師在北京薊縣,六師在南口,七師和當時的28集團軍一起, 在山西大同。 真正進京的是一師和六師的部分坦克,因為離得近。

5月20日, 北京開始戒嚴。但是沒能阻止學生們的滿懷激情, 天安門廣場仍然有大批的學生, 並且工人、市民也參加進來。 進京的軍車受到阻攔。 市民在街上設路障。 這時進京的軍人都沒有發武器, 接到的命令也是不能和市民學生動手對抗。

一邊執行命令要進城,一邊擋住不讓進。 有的地方就起了衝突。 有軍人被打傷和燒軍車的事情發生。 這時政府就開始說,運動的性質變了,是暴亂了。

廣場的學生一直在堅持,而另一方的部隊在集結,進入了指定地點。 這期間中央一直在打架。 有人堅決要“鎮壓暴亂”, 有人堅持認為學生的本心是好的。 “本意是好的,就要推翻現政府嗎”? 這個問題一提出來, 政治局就找到答案了。 日期就定下來了。

軍人的做法也是不一樣的。 39集團軍被調進京參與6.4 清場。 其中 116 師師長,大校許峰就進行了消極抵抗。 他的部隊被發派了武器彈藥, 接到的命令是淩晨必須到達天安門廣場。 但他借口通訊設備壞了, 讓部隊在京郊的營房裏待命不動。  其實有的戰士們都聽到電台一直在呼叫 “116 師, 你們在哪裏?”。  拖延一個多鍾頭, 許峰才命令部隊開拔。

116師當時有個中尉李曉明(上左5), 軍校畢業, 出生知識分子家庭。 他說116師 5月22日奔赴北京, 出發前 “上級對所有士兵傳達非常明確的指令:‘誰要是開第一槍,誰就要對曆史負責。’”。 但116師到達天安門後,情況就變了。 首先是前一天發槍發子彈,然後當置身到處開槍,還有軍人受傷的環境中,有人就充滿了報複似地也使勁開槍了。

李曉明說, 後來每個軍人都被發了“首都衛士”的紀念冊,一塊手表和一個紀念章。 他在四年後退伍, 2000年持學生簽證到澳大利亞, 現居墨爾本。他的師長,許峰默默地違抗了命令,並在六四屠殺過後的幾個月裏被迫轉業。

六四的英雄是各種各樣的。 希望中國走向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真正有思想有行動人,不是隻喊廉價的口號。 參加六四死傷的學生和市民,胡耀邦、趙紫陽、許峰、李曉明,包括下令的鄧小平,英雄所做出的各種犧牲才成就了中國之後加速的改革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