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鎔基的白發, 薑瑜的著裝及其它。。。
文章來源: arge2011-04-26 13:30:25


“82
歲的朱鎔基退休後少在公開場合現身,近日他滿頭銀髮但精神抖擻現身清華為該校百年校慶賀壽。他滿頭銀髮但精神抖擻。。。終於看到一位滿頭白發的中國領導人的形象了, 不過還是退休的, 好象也沒有打油, 稀鬆鬆的, 比較順眼。 他身邊那位頭發又濃又密又黑又有營養, 標準的當代國家幹部發型。文中還提到了朱鎔基還對中國現行教育製度,大學擴招, 假論文現象以及政府補貼汽車工業等問題提出尖銳批評。。。

 另外, 幾天前, 好象還有這麽一個帖子: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薑瑜:通過著裝凸顯一個大國的形象裝 裏麵雲:薑瑜的每次出鏡,都從某種程度代表了國家形象,所以她講究一下無可厚非

 朱總理憂國憂民,當年在位期間大力推進經濟改革,實行市場經濟,大肆提高公務員待遇, 希望以錢養廉, 財政稅改大刀闊斧,金融係統提拔了一批得力幹將親信(遺憾地說,鐵不成鋼,最終很多還是進去了)。高校產業化導致高校擴招(這恐怕是主管教育的李嵐清的功勞),還有國企改革,醫改和房改中極少數人從中漁暴利,加劇貧富兩極的迅速分化。這恐怕不是朱總理當年的理想和預期的目標。朱隻能算得上一代鐵腕英雄壯誌未酬。

拿薑瑜出鏡說事,是不是有人八卦惡搞? 暫且不論大國發言人的風範和氣度,她的著裝品味實在不敢恭維, 怪紮眼的,總覺得哪兒不對勁。 也許她的發言表現更紮眼吧, 光鮮漂亮的衣著也絲毫掩飾不了她的言行。

俺見識短,政治嘛就飄過去了。咱隻講點外在的表麵的東東,和一點膚淺的感性認識。

薑瑜也好,眾多官員也好,他們的發型和衣著的確能反映人的精神麵貌和代表國家形象。不象俺,整天蓬頭垢麵的, 走在路上, 沒人搭理, 更不用說多看俺一眼。 一頭鑽進辦公室,半天也瞅不見兩個半人。這種自暴自棄,倒麵子的行為,該檢討!自己邋裏邋遢, 沒品位, 又沒幾件象樣的有品牌的衣服,瞅人家幾十套不帶重樣的衣裳光鮮體麵亮相直泛酸水。該狠批!

自己不講臉麵, 但中國官員形象, 這些年一直是有目共睹的。總的感覺,衣裳齊整漂亮起來了,豐滿的人越來越多, 頭越昂越高。但視覺上有點臉譜化,個性缺乏,顯不出個人魅力和親民程度。他們的發型和衣著,總是情不自禁地落入俺不爭氣的眼球。印象中的官員,頭發濃又密,不論男女都蓬老高,而且油光閃閃亮 (也是,這裏的人,到了知天命的歲數,頂上隻有幾根毛的大有人在),5070這一年齡段的好象都有永不發白的滿頭黑發,生命力旺盛地立在那裏,再配上那威武模登的西服/套裙。一看就知道我們的官員閃亮登場了。就象小時看電影, 人物一出場, 好人壞人一目了然。官員的定格, 就是這個樣子。當然,這隻是俺的泛泛印象,不指所有的。溫總理就是個例外。他一絲不亂的頭發裏似乎也出現了縷縷白發,再配上那十六張便裝照,不用痛哭流涕就已經讓無數網友潸然淚下了。影帝嘛, 其它一般政府官員怎麽比得上呢。好象以前有位鐵娘子吳儀,舉著滿頭白發受人稱道, 因為沒有家庭拖累, 敢作敢為, 頭發也不染得入官流了 (恕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還有位學者官員徐匡迪頭發可能太少, 曇花一現, 不知現在身居何位?

國家的形象其實不光光是靠那筆挺的發式和衣著來體現的。記憶裏,鄧爺爺當年出訪美國, 往吉米卡特那兒一站,個兒雖小但特偉大,特有氣勢,一點兒不輸給身旁的任何人。他的發型和服飾, 俺可是從沒留意過。說個老百姓英雄吧, 當年的鐵榔頭郎平在女排隊員裏算不上漂亮的了, 但如今的郎指導越看越有味兒, 說不出的舒服 (比帥哥劉翔要受看N倍, 劉的粉絲輕砸俺)

不是說鄙視儀表,俺欣賞麗人兒。英國準王妃凱特(KATE)現在確實青春無敵,魅力萬千。但,衣飾容貌之外,自己的個性和風格好象也挺重要。特別是中年過後,青春美貌讓位給氣質和內涵。即使萬般美麗的玉婆最後也會灰飛煙滅, 神話不再。 中國的形象日漸強大, 政府官員的個人形象也應當顯示出同樣強大的內涵和生命力。 而不應再是千人一麵,中庸開道,官腔保身的官樣。如果看到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生動的人,然後再是政府官員的堂堂儀表,大國的氣派才能盡顯無疑。

同理,麵子工程固然重要, 奧運、世博給中國掙足了麵子, 讓人民豪邁了好一陣子。但真正太平盛世光靠麵子是不能維係長久的。何況,倘若以無數下層民工、藍領工人的衣裳襤褸換來的體麵也是沒什麽好驕傲於世的。

俺也明白,當領導其實不易, 為人民鞠躬盡瘁不說,被無聊的人品頭論足, 說三道四, 太不象話。還是俺們平頭老百姓自在, 想穿啥不穿啥 (不穿恐怕不行, 落得跟艾未未一樣傷風敗俗進去了都沒法向世人交代), 無所謂。天馬行空, 輕鬆自得,不必靠華美的服飾束縛一生。

不同意本人愚見的請自由飄過, 要砸也請下手輕柔些。 俺胡攪蠻纏, 您千萬不要跟俺一般見識。嗬嗬~

所有跟帖(from 我的中國): 



文章連接論壇:我的中國